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欣赏·评述”课型教学略谈

美术“欣赏·评述”课型教学略谈

龙源期刊网
美术“欣赏·评述”课型教学略谈
作者:毛洪伟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19年第01期
摘;; 要:“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中小学美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领域的课型教学,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程规律和活动规律,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善用迁移之法,倡导学生欣赏的独立性,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欣赏评述之法,发展审美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1-0053-04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中小学美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学生中将来只有极少
数人会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行业,而大部分的人则会成为“艺术的消费者”,如何提高大多数“消费者”的美术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审美趣味。

另一方面,“欣赏·评述”能力的提高,还会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创作活动,理解了“名作之所以成为名作”,通过模仿、借鉴、改进、探索而不断提升美术创作能力和作品质量,正所谓“眼高手也不会太低”。

再者,有了高品味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美术才能得以发展。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欣赏·评述”课型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最佳教育途径。

但就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来看,教师普遍有意或无意地回避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实践,原因是未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导致学生的“欣赏·评述”美术素养培养不力,发展不快。

一、循規律,知学法
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结果,是一种相对有效且易于掌握的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
领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当然且肯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和可循。

当这些规律为教师掌握时就是教法,当这些规律为学生掌握时就是学法。

(一)循规律
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的活动过程。

学习活动规律就包含学习者(本文指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对象(本文指欣赏内容)的知识脉络的规律和学习活动(本文指“欣赏·评述”)展开的规律。

1.学生认知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