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砟轨道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无砟轨道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无砟轨道工程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
1、编制依据
⑴、《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兰乌二线施(轨)09)
⑵、《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兰乌二线(轨)10)
⑶、《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的通知》(铁运[2012]83号)
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⑸、《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LXS-11标梁场工区DK577+186.1~DK592+536.04段无砟轨道工程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

2、工程概况
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甘青段11标梁场工区,里程DK577+186.1~DK592+536.04,全标段正线长15.35km。

本区段箱形桥62延米/7座,中桥500.58/7座,大桥207.32/1座。

管段内采用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段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滑膜摊铺机进行摊铺,支承层宽度3400mm,高度265mm;桥梁底座板采用C40混凝土,模筑法施工,底座板宽度2800mm,高度175mm;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轨排框架法施工,道床板宽度2.8m,高度260mm。

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物裂纹一经发现后,建立观测台账,当伤损情况稳定后进行修复,一般观测时间不宜小于3个月。

无砟轨道所有混凝土结构缺损(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等)均采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3.1、支承层裂缝修复
当观测趋于稳定后,裂纹宽度≤1mm时,采用注浆进行修复。

3.2、底座板裂纹修复
当观测趋于稳定后,裂纹宽度≤0.3mm时,采用表面封闭进行修复。

>0.3mm,≤0.5mm采用注浆封闭进行修复。

3.3、道床板裂纹修复
⑴、道床板裂纹:
当观测趋于稳定后,裂纹宽度≤0.3mm时,采用表面封闭进行修复。

当裂纹宽度>0.3mm,≤0.5mm采用注浆封闭进行修复。

⑵、轨枕界面裂缝:
当观测趋于稳定后,裂缝宽度≤0.2mm时,采用表面封闭进行修复;当裂纹宽度>0.2,小于0.5mm时,采用注浆封闭进行修复。

⑴、采用表面封闭修复:
对裂纹采用表面封闭时,首先对裂纹表面两侧10mm范围内的养护剂进行清理干净,并利用钢丝刷对范围内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后对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不等有水。

采用环氧树脂水泥浆(环氧树脂1.0:二丁酯0.15:乙二胺0.1:水泥1.0)进行封闭,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采用毛刷蘸环氧树脂砂浆对待处理范围进行涂刷,涂刷3遍以上,涂层厚度达到300μm以上。

每每遍涂刷都要等到上遍涂层材料表干后再涂,且两次涂刷方向相互垂直。

⑵、采用注浆修复:
对裂纹采用表面封闭时,首先对裂纹表面两侧10mm范围内的养护剂进行清理干净,利用吹风机将裂纹内的杂物及混凝土表面水分清理干净。

按照裂纹位置每20cm打入注浆嘴,注浆嘴之间裂纹采用环氧树脂水泥进行表面封闭,利用注浆机将拌制好环氧树脂(环氧树脂1.0:二丁酯0.1:乙二胺0.12)注入裂纹内,待环氧树脂硬化后,取出注浆嘴,对裂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⑶、采用环氧砂浆修复
对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局部缺损(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等)的,采用环氧树脂砂浆(环氧树脂1.0:二丁酯0.17:乙二胺0.08:水泥1.0:砂3.0)进行修复。

首先将缺损部位及周边10mm范围内的养护剂封闭膜进行清理干净,将缺损表面的混凝土松散物及灰尘清理干净。

对缺损加大的部位,
架力钢模,灌注环氧树脂砂浆,对缺损较小部位,之间采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封堵。

5、施工设备配备
无砟轨道混凝土缺陷修复设备配备表
6、注意事项
⑴、所有待处理表面清理必须干净,表面不得有松散物、灰尘,混凝土面不等潮湿,表面的养护膜清理干净。

⑵、混凝土料按照配备进行配制,搅拌均匀。

⑶、在混凝土缺陷处理后的外露面尽可能的于原有混凝土颜色一致(控制白水泥量)。

⑷、施工过程中主要对既有混凝土表面的污染,施工完毕后对裂纹表面进行打磨,进现场清理干净。

⑸、设置专业施工班组对无砟轨道混凝土工程缺陷进行修复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可控。

⑹、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人员的防护,注意施工中的化学物品的外流。

目录
1、编制依据 (1)
1.2、适用范围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方案 (2)
3.1、支承层裂缝修复 (2)
3.2、底座板裂纹修复 (2)
3.3、道床板裂纹修复 (2)
4、施工工艺 (3)
5、施工设备配备 (4)
6、注意事项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