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试卷5讲解学习

英语试卷5讲解学习

英语试卷52014
2012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二)
2012-05-04 11:58:49来源:作者: 【大中小】浏览:14次评论:0条
一.填空题(1分*10=10分)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是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__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3.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拘泥形式,死守教条的一位明代戏曲作家是________.
4.朱光潜在《文学的趣味》中认为,人们趣味的分歧主要是由“紫禀性情,身世经历和___________”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5.巴金的《怀念萧珊》选自他的著名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试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7.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要描写老渔夫___________在海上与鲨鱼较量的故事.
8.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9.《诗经采薇》:“行道迟迟,________________.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0.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
11.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
A古体诗B近体诗C七律诗D七绝诗E古乐府旧体诗
12.小说的基本特点有
A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划B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C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D生动而自然的感情流露E精炼而形象的语言表达
13.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A文学家B思想家C革命家D作家E医学家
14.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
A《威尼斯商人》B《无事生非》C《皆大欢喜》D《第十二夜》E《亨利四世》
15.下列各句中,“恶”字读“Wù”,作“厌恶”解释的句子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B管仲既任政相齐…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C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D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E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词语解释题(1分*9=9分)
16.“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捐:
17.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重:
18....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藉:
1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
20.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向使:
21.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
22.世人皆浊,何不浊其泥而扬其波?
浊:
23.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
关说:
24.历史系的陆子潇曾作敦交睦邻的拜访,所以一天下午鸿渐去回看他. 敦交睦邻:
四.翻译题(6分)
25.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6.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7.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3分*3=9分)
28.《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妙在何处? 答:这三句以人比花,取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蕴藉.一个因愁而瘦的才女形象,呼之欲出.
29.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送给大学毕业生们哪三种“防身的药方”?
答:第一个药方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丹);第二个药方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兴趣散);第三个药方是,“总得有一点信心”(信心汤).
30.从《论言谈》可以看出,培根散文在语言上有何突出特点?
答:语言洗炼精当,文笔隽永.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极强,而且常有耐人寻味的警句出现.
六.简析题(8分*2=16分)
(一)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人.
32.划分层次,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
答:从“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后断开,分为两侧;两层之间是正反对比关系
33.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比喻,排比,对偶,对比.
(二)阅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该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该诗主要抒发了游子思归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表现出诗人对人情难圆的感叹和对宇宙房屋,人生短暂的思索.
35.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6.找出使用暗示手法的地方,并指出其暗示意义.
答:“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
(三)阅读司马迁《管晏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37.这里主要揭示管仲哪方面的个性特点?
答:生活奢华,喜好张扬.
38.这样刻画人物充分体现出作者怎样的纪史风格?
答: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尊者讳,贤者讳).
七.写作题.(40分)
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紧扣材料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准确,书写整洁规范,篇幅不少于700字.
《环球时报》2005年7月27日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说,全球有3000多万在中国以外的学生学习汉语,世界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上个月底,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留学生队,让许多人大跌眼睛. 据2005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报道,一名大三学生写一份不足百字的申请书,竟然写出了28个错别字!在遭到父亲怒斥后,他辩称自己学的是工科,不学《大学语文》,以前的语文知识早就忘光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