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四年级上学期)一、古诗选读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12、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23、秋思.........................................................................唐张籍 34、营州歌.....................................................................唐高适 45、凉州词.....................................................................唐王翰 56、题乌江亭.................................................................唐杜牧 67、泊秦淮.....................................................................唐杜牧78、过华清宫.................................................................唐杜牧89、赤壁.........................................................................唐杜牧910、题临安邸..............................................................宋林升1011、题西林壁..............................................................宋苏轼111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121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1314、游山西村..............................................................宋陆游14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1516、送元二使安西......................................................唐高适161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7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819、山居秋暝..............................................................唐王维1920、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20二、《增广贤文》选读21《增广贤文》(一) (21)22《增广贤文》(二) (22)23《增广贤文》(三) (23)24《增广贤文》(四) (24)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今河南洛阳。
2.玉笛:笛子的美称。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5.闻:听;听见。
6.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7.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笛曲,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油然而生呢?2、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1.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山峰。
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芦管:笛子。
一作"芦笛"。
4.征人:戍边的将士。
5.尽:全。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1.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2.复恐:又恐怕。
3.行人:指捎信的人。
4.临发:将出发。
5.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已封好的信封,再次查看。
4、营州歌(唐)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释】1.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2.厌(yàn):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3.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4.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
5.城下:郊野。
6.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7.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8.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少年。
【译文】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5、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凉州词:唐乐府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乐师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6、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2.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5.才俊:才能出众的人。
6.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
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7、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1.秦淮:即秦淮河,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2.烟:烟雾。
3.泊:停泊。
4.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5.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宫女娱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8、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1.《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2.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3.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4.次第:依次。
5.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6.妃子:指杨贵妃。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来了荔枝鲜果。
9、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1.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7.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8.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10、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1.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2.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3.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4.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达官贵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京都汴州。
1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