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学统计物理 第一章 课件

热力学统计物理 第一章 课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其更普遍的表述 形式为: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 一个物体,在传递与转化中能量的数量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外一种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1.6 热容和焓
热容
一个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 作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

引进状态函数H,名为焓,定义为 H = U + pV
在等压过程中焓的变化为
ΔH = ΔU + p ΔV 这正是在等压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即等压过程 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状态函数焓的增值(这是焓 的重要特征)。 利用状态函数焓可将定压热容Cp表示为
作用,可以用描写系统平衡态的状态参量表达出来。

如图,当系统在准静态过程中体积发生无穷小的变化 时,外界对系统作功
dW pdV
由此式可知,
p
p
A
dx 当系统体积膨胀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即系统对外界作功。
当系统体积收缩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正;
如果系统在准静态过程中体积发生了有限的改变,例 如由VA变到VB,则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自然界中任意系统都可以用一些“量”来描述,这些 量之间存在很多具有明确函数形式的依赖关系。 ——自然科学第一定律 状态参量、状态函数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状态函数
Volume
体积 V
几何参量
Presure 压强 P 力学参量 化学参量:质量、摩尔数 Good P Physicists Have Studied Under Very V 电磁参量: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Famous Teachers.
上述四类参量都不是热力学所特有的参量。 热力学所研究的全部宏观物理量都可以表达为这四类 参量的函数。
系统
简单系统 ——所有参量都可以表达为V 和P 的函数。
均匀系(单相系)
复相系 非平衡系
§1.2 热平衡定律和温度
冷热程度
冷热程度不同 如何描述
热平衡定律
绝热
p1, V1
p2 , V2
n mol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其中R 称为摩尔气体常量
pnV0 R 8.3145J mol-1 K 1 T0
理想气体
从热力学角度,通常认为玻意耳定律、焦耳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 律是三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们反应各种气体在压强趋于零时的共同 极限性质。严格遵从这三个规律的气体即称为理想气体。 从微观角度看,理想气体是忽略了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 理论模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曹贞斌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1.0 热身运动
零基础 逻辑结构和逻辑体系
Good Physicists Have Studied
Under Very Famous Teachers!
§1.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及其描述
热力学研究对象
宏观物质系统——热力学系统
外界 系统分类: 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
实际气体(n mol)的物态方程
范德瓦尔斯方程
an 2 p 2 V nb nRT V
其中a 和b 是常数,其值视不同的气体而异,可由实验测 定。 昂尼斯方程
2 n n 1 B(T ) C (T ) V V 称为位力展开,其中B(T)、C(T)、…分别称为第二位力系 数、第三位力系数、…
pC , VC
pA , VA
pB , VB
pA , VA
pB , VB
A
C
pA , VA
pC , VC
换言之,对于任意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系统,必 存在一个状态函数 g ( p, V ) 当此系统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时,此状态函数与其它系 统的相应状态函数具有相同的数值。
经验表明,两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具有相同的冷热程 度——温度。所以函数
比较温度的方法。
温度计
要定量地确定温度的数值,必须对不同的冷热程度给 予数值的表示,即确定温标。
经验温标
例:水银、酒精温度计用水银、酒精柱的长度来确定温标。
理想气体温标
定容气体温度计 规定纯水三相点温度的数值为273.16,以pt 表示三相点下温度计 中气体压强。当温度计中气体压强为p时,定义气体温度的数值为
作的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亦即,在过程中通过做功和传热两种方式所传递的能 量,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对于系统经历一个无穷小过程的情况,热力学第一定 律的数学表达式形式为
dU dW dQ
说明: 内能是状态函数,内能之差与过程无关。 功和热量是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从微观角度看,内能是系统中微观粒子无规运动能量总和的统 计平均值。 在热力学极限下,内能是广延量。
经验指出,均匀系统的热力学量可以分为两类:
Hale Waihona Puke 一类与系统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成正比,称为广延量。 如 质量m,物质的量n,体积V等。
一类与系统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无关,称为强度量。如 压强p,温度T等。
§1.4 功
平衡态 静态 状态参量(p,V,T)、物态方程
过程
准静态过程 进行得非常缓慢的过程,系统在过程中经历的每一个 状态都可以看做平衡态。 理想的极限概念 判据:系统变化过程持续时间Δt >> 弛豫时间τ 性质:若无摩擦阻力,外界在准静态过程中对系统的
系统的热容C 与摩尔热容Cm的关系为
C = nCm 其中n是系统物质的量。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系统在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的热容, 分别以CV 和Cp 表示。
在等容过程中,系统体积不变,外界对系统不作功, W =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ΔU,所以定容热容
Q U U CV lim lim T 0 T V T 0 T V T V
TV 的数值
p 273.16 pt
实验表明,在压强趋于零的极限下,各种气体所确定的TV 趋于 一个共同的极限温标,这个极限温标就称做理想气体温标:
p T 273.16K lim pt 0 pt
式中K(开)是T 的单位。
热力学温标
§1.3 物态方程
物态方程是温度与状态参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
此式就是热量的定义式。
由此式易知,
Q > 0,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Q < 0,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国际单位制中,内能、功、热量的单位相同,都是J(焦耳)。
热力学第一定律
由热量的定义式,可得
UB U A W Q
此式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的意义是,系统 在终态B和初态A的内能之差等于在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
透热
热接触
p1, V1
p2 , V2
经验表明,如果两个物体各自与处在同一状态第三个
物体达到热平衡,它们彼此也必处在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
处在平衡状态下的热力学系统,存在一系列状态参量(函数)。
根据热平衡定律,对于互为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存在一个状态 参量(函数),它的数值是相等的。 ?
pC , VC
开放系统
热力学平衡态
经验指出,
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状态如何复杂,经过足够长 的时间后,将会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 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
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经验指出,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状态如何复杂,经过足够
长的时间后,将会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在长时间 内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可见CV 等于系统体积不变条件下内能随温度的变化率。
在等压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作功为W = -pΔV,由热力 学第一定律得Q =ΔU +pΔV ,所以定压热容
Q U pV U V C p lim lim p T 0 T T p T 0 p T p T p
nRT p V
简单固体和液体
对于简单固体(各向同性固体)和液体,物态方程为
V (T , p) V0 (T0 ,0) 1 (T T0 ) T p
其中

1 V 1 V , T V T p V p T
分别是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可由实验测定。 状态量的分类
被积函数 p=p(V) 就是准静态过程曲线的方程;
外界在准静态过程中对系统所作的功就等于p-V 图中 曲线 p=p(V)下方面积的负值。
说明:
面积有正负之分: dV>0,面积为正;dV<0,面积为负;
p
B
p p(V )
I
过程反向进行,作功大小相等,
但符号相反; 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与过程有关。 |
W
VB VA
pdV
积分时需知道过程中系统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p=p(V)。
p-V 图
如图:
图中任意一点确定一组(V, p)值,
p
B
p p(V )
A
相应于简单系统的一个平衡态;
一个准静态过程可以用图中的一条 (有向)曲线表示。
V
V
应用:外界对系统作功的积分式 W B pdV 可以在pVA V 图上表示出来。
II
A
V
作功:作用力与位移的乘积(即力对空间的积累) 非静态过程,过程复杂。特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 相图:也称相态图、相平衡状态图,是用来表示相平衡系 统的组成与一些参数(如温度、压力、体积等)之间关系
的一种图。
§1.5 热力学第一定律
焦耳实验
詹姆斯· 普雷斯科特· 焦耳 (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2.24-1889.10.11.) 英国物理学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