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入学摸底测试题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高一新生入学摸底测试题(初三化学)(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一1O —16Cl 一35.5Mg 一24K 一39Mn —55Zn —65Na —23Fe —56Cu —64Ca —40C —12 一、 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瓷碗破碎B .牛奶变酸C .轮胎爆炸D .冰雪融化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铅笔不含铅B .生铁不含铁C .水银不是银D .纯碱不属于碱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氯化钠B .冰水C .高锰酸钾D .稀硫酸4.通常人体胃液的pH 大约是—。
胃液的酸碱性为A .碱性B .酸性C .无法判定D .中性5.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都具有可燃性B .通常状况下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 .都具有还原性D .都有剧毒 6.在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作反应容器的试管口及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口都必须向上的是A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C .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D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8.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人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指向是A .分度盘的左边B .分度盘的中间C .分度盘的右边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 .氧化铜和炭粉B .食盐和泥沙C .水和酒精D .氯化银和硫酸钡10.“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 ≥LMg ≥LK ≥LNa ≥L 等,这里的Ca 、Mg 、K 、Na 是指A .物质B .分子C .原子D .离子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的泄漏12.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物质。
在K 2Cr 2O 7中铬(Cr )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3C .+6D .+7 13.硫原子与硫离子都属于硫元素的原因是A .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D.具有相同的质子数14.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A .NaOHB .NaClC .CaO 1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 )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FeCl 3NaOHKClB .KClNa 2CO 3Na 2SO 4C .BaCl 2NaClNa 2SO 4D .NaClAgNO 3KCl 17.在CuCl 2和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 ..Fe 和和Cu18.如图所示,一悬挂的铜球浸没在稀硫酸溶液中,且铜球不与烧杯接触,现往稀硫酸中投入一铁片,待铁片充分反应后,铜球所受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9.近年来,因假酒而造成中毒的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
这是因为假酒中含有过量的A .水B .乙醇C .甲醇D .碳酸 20.如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B .t 1℃时,a 点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由t 2℃降到t 1℃时析出的晶体一样多二、填空题21(6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金,(2)甲烷,(3)烧碱。
22(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点燃氢气:;(2)湿法冶金炼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空气中点燃氢气使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黑色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 3)、木炭、硫粉组成的,点燃后产生比原有体积大千倍的气体,具有猛烈的爆炸威力,反应后生成物为硫化钾(K 2S )、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8).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采用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ClO2,有的国家还颁布了强制使用ClO2的法律和法规。
请回答下列有关ClO2的问题:(1)ClO2读作,它是由(几种)种元素组成的;(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10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1)用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还可制取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该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5.(10分)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
试举一例。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I: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II: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III: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请你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现象。
四、计算题(共10分)26.将50克不纯的食盐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360克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钠全部溶解后过滤(假设操作过程中水分无损失)。
取滤液117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克白色沉淀。
试求:(1)所取的117克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每空2分)二、填空题21.(6分,每空2分)(1)金Au,(2)甲烷CH4,(3)烧碱NaOH。
22.(10分,每空2分)(1)2H2+O2==2H2O;(2)Fe+CuSO4==FeSO4+Cu。
⑶_2NaOH+SO2==Na2SO3+H2O____⑷_CaCO3+2HCl==CO2↑+H2O+CaCl2__________⑸_2KNO3+3C+S==_K2S+_N2↑+3CO2↑___23.(8分,每空2分)(1)ClO2读作二氧化氯,它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10分,每空2分)(1)A、E(或A、C)(2)B?CaCO3+2HCl=CaCl2+H2O+CO2↑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25.(14分)(1)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答案合理正确即可给分)(2分)(2)I、III(2分),方案I中,因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排除氢氧化钙的存在。
(方案III中,没有检验碳酸钙,不能证(上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分别各2分,共8分)(若有其它合理答案,请酌情给分)四、计算题26.(12分,每小题6分)(1)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