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名词解释。
竖向设计;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创造为高低变化和谐统一的设计。
园林工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山石,水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一定原理,方法和功能要求进行加工的工程。
花街铺地;是指用碎石,卵石,瓦片等碎料拼成的路面,构成各式图案。
塑山;用雕塑艺术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园林工程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造景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假植 :临时性非正规地将苗木埋在土中。
裸根苗木可以平放地面,覆土或盖湿草,也可以挖浅沟斜放;土球苗木应尽量集中,将苗木直立,将土球垫稳、码严,用土培好。
如果苗木放置时间较长,应适量喷水。
驳岸;水体与土体相连接处为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扩大水面而建造的垂直结构工作。
消能石(谷方);为了防止大径流,对地面冲刷而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达到降低其流速的山石。
置石;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状或附属状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或布局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礓镲;又叫慢道路,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一般纵坡大于15%时,本应设台阶,但是为了车辆通行而设置的锯齿状坡道。
景观墙;如果场地处于同一高程,用于分隔、界定、围合的挡土墙仅为景观视觉需要而设,则称为景观墙体。
(在景观建设过程中,由于使用功能、植物生长、景观要求等的需要,常将不同坡度的地形按要求改造成所需的场地,并用不同形式的挡土墙围合、界定、分隔这些空间场所。
如果场地处于同一高程,用于分隔、界定、围合的挡土墙仅为景观视觉需要而设,称为景观墙体。
)地形设计;即是一个美学要素,又是一个实用要素,是指在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上进行规划设计。
工程均衡:减少工程量是造园工程不得不考虑的。
假山必须结合地形和周围环境,将主观要求和客观要求的可能性以及所有的园林组成因素统筹安排。
粉壁置石:指布置于墙前壁下的山石,也叫壁山。
道路的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成品保护: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管,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
填空假山分层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收顶——检查——完形。
置石景观的种类:一、特置,二、对置,三、散置与群置,四、土坡叠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砌石:如建筑入口的“如意踏跺。
”、山石“蹲”“配”、建筑外拐角的“抱角”,建筑内拐角的“镶隅”。
常用护坡形式:1.草皮护坡 2.块石护坡 3.编柳抛石护坡。
园路的常见问题: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
铺地的分类: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
挡土墙类型:重力式挡土墙、半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后扶垛挡土墙、木笼挡土墙、园林式挡土墙。
园林绿地中用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生活用水 ②生产用水 ③造景用水 ④消防用水。
给水管道基本布置形式:①树状管网②环状管网。
暗沟的布置形式:①自然式,②截流式,③耙式。
水的几种造景手法:1.基底作用2.系带作用3.焦点作用4.整体水环境设计。
水景设计中可将水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风景园林道路的路基横断面:主要有3类,路堑型(城市型)道路、路堤型(公路型)道路和特殊型道路。
小半径弯道设计包括:超高、超高缓和段、加宽及加宽缓和段。
按路面材料和做法,园路可分为4类:整体路面、块材路面、碎料路面和特殊路面。
挡土墙排水处理:1.墙后土坡排水、截水明沟、地下排水网;2.地面封闭处理;3.泄水孔;4.暗沟。
重要数据:池深:池深为500到1000毫米为宜管道埋深:冰冻地区应埋设于冰冻线以下40cm处。
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cm。
园路按功能分:主干道(一般为3.5-6.0米)、次干道(一般为2.0-3,5米)、游步道(一般为1-2米)。
一般来说:地面坡度超过12°时应设置踏步;超过20°时,一定要设置踏步;超过35°时,应在踏步两侧设立栏杆。
为防止踏面积水、结冰,每级台阶应有1%-2%的向下坡度。
挖土工程:当土质良好时,抛于两侧的土方(或材料)应距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排除地面积水的方法: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一般多采用明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0.2%。
道路挖方及低填方路段,为保证排水,采用不小于0.3%的纵度。
暗沟沟底纵坡:沟底纵坡不小于0.5%。
风景园林道路:最大坡度值宜取imax≦8%,在不考虑车速的条件下,公路局部地段允许达到12%。
游步道一般在12°以下为舒适的坡度,超过15°应设台阶,超过20°必须设台阶。
土方工程的边坡坡度:工程界习惯以1:M表示,M是坡度系数。
坡度系数是边坡坡度的倒数,如边坡坡度为1:3,则坡度系数M=3。
简答:一、园路常见“病害”及原因1、 裂缝与凹陷造成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基土过于湿软或基层厚度不够,强度不足,在路面荷载超过土基的承载力时造成的。
2、啃边路肩和道牙直接支撑路面,使之横向保持稳定。
因此路肩与其基土必须紧密结实,并有一定坡度。
否则由于雨水的侵蚀和车辆行驶时对路面边缘的啃食作用,使之损坏,并从边缘起向中心发展,这种现象叫啃边。
3、翻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地下水位高,特别是对于粉砂行土基,由于毛细管的作用,水分上升到路面下,冬季气温下降,水分在路面下形成冰粒,体积增大,路面就会出现隆起现象,到春季上层冻土融化,而下层尚未融化,这样使土基变成湿软的橡皮状,路面承载力下降,这是如果车辆通过时,路面下陷,邻近部分隆起,并将泥土从裂缝中挤出来,是路面破坏,这种现象叫翻浆。
二、喷灌系统在风景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的意义有哪些?答:1 )提高生长量:根据供水条件和植物需水规律进行精确供水。
在热风季节采用喷灌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可收到良好效果;2)节约用水量:灌水均匀,利用率高;3)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植物,受地形条件限制少;4)可节省劳动力三、园路的结构由路面、路基和附属工程三部分组成。
附属部分:①道牙②明沟和雨水井③踏步与坡道④礓礤⑤蹬道⑥种植地。
路面部分又包括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路基由土质或石质材料组成。
((路基和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
路面部分有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基层、下基层、垫层。
P95,图2-25道路构造组成(路面+路基))四、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 1、竖向设计应充分考虑排水需求;2、充分发挥植物的护坡作用,以创造出多变的植物景观;3、工程措施①谷方②挡水石③护土筋④出入口的处理。
五、地形设计的方法:1.高程箭头法。
优点:对地面坡向变化情况的表达比较直观,容易理解;设计工作量较小,图纸易于修改和变动,绘制图纸的过程比较快。
缺点:对地形竖向变化的表达比较粗略,在确定标高的时候要有综合处理竖向关系的工作经验。
2.设计等高线法。
优点:这种方法能比较完整的将任何一个设计用地或一条道路与原来的自然地貌作比较,很清楚的判别出设计的地面或路面的挖填方情况。
3.断面法。
优点:此法的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联系紧密,很难把两者割裂开来,此法也方便施工;缺点:是不能一目了然地显示出地形变化的趋势和地貌细节,另外,这种方法在设计需要调整时,几乎要重新设计和计算,比较麻烦。
六、挡土墙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①重力式挡土墙;特点:它借助墙体的自重来维持土体的稳定。
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
②半重力式挡土墙;特点:加设少量钢筋,减薄墙身,节省混凝土用量。
③悬臂式挡土墙;特点:施工方便,通常做倒T形或L形,高度不超过7到9米时较经济。
④后扶垛挡土墙;特点: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在高墙时较悬臂式经济。
⑤木笼挡土墙;特点:在开口的箱笼中填充石块或土壤,可在上面种植花草,极具自然特色,基本上属于重力式挡土墙。
⑥园林式挡土墙。
将挡土墙的功能与园林艺术相结合融于花墙、围墙,照壁等建筑首建筑小品之中。
常做成小型花坛的装配式预制构件,便于施工,也便于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图案构成和花草种植。
七.花坛土建施工要点有哪些?一、定点放样:按设计图纸定点放样,用测量仪器把花坛中心点坐标及各个角点测设到地面上。
二、砌筑花坛墙体:1、基槽的开挖宽度应比墙体基础宽10cm左右,深度根据设计而定一般在12-20cm之间。
2、槽底土面要整齐、夯实,有松软处要进行加固,不得留下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3、在砌基础之前槽底应做3-5cm厚的粗沙垫层作基础施工找平用。
4、墙体一般用砖砌筑按设计要求一般高15-45cm。
墙体筑好之后回填泥土将基础埋上,并夯实泥土。
、填土整地:三.花坛种植床整理 1、在已完成的花坛范围内进行翻土作业翻土同时清除土壤中杂物。
2、一般花坛土壤翻挖尝试不应小于25cm。
3、若土质太差应当换新土填入花坛中。
在填土之前先填进一层肥效较长的有机肥作为基肥,然后才填进栽培土整平。
八、路面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面层:直接承受人流车辆和大气等因素的破坏从工程上讲,议程设置要做到兼顾,平稳,耐磨耗。
,具有一定的。
粗糙度少尘埃。
基层:一般在土基上,启承重作用,一般用碎石灰土或各种工业废渣等组成。
基层要求比面层低。
一般用碎石灰土或各种工业废渣的构筑。
结合层:在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为了结合和找平而设置的一层。
一般用3到5厘米厚的粗砂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即可。
垫层: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翻浆的路段上,为了排水、隔温、防冻的需要,用煤渣土、石灰土、钢渣土等的组筑成。
路基的作用和设计要求: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不仅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的镜基面,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载荷,也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经验认为,无特殊要求一般粘土或砂性土开挖后用蛙式夯实三遍,就可直接作为路基。
在严寒地区,严重的过失冻胀土或是软成橡皮状图土,一采用1:9或2:8灰土加固路基。
其厚度一般为15厘米。
遵循薄面、强基、稳基土的结构设计原则。
附属工程:1.道牙。
道牙一般分为立道牙和平道牙两种形式。
他们安置在路面两侧,使路面与路肩在高程上起衔接作用作用,并能保护路面,便于排水。
道牙一般用砖或混凝土制成,在园林中也可以用瓦、大卵石、切割条石等。
2.明沟和雨水井。
是为收集路面雨水而建的构筑物,在园林中常用砖块砌成。
3.台阶、礓礤、磴道。
一般台阶不应连续使用,如地形许可,每十到八级后应设一段平坦的地段,使游人有恢复体力的机会,。
为了防止台阶积水、结冰,每级台阶应有1%到2%的向下的坡度,以利排水。
在园林中台阶可以用天然山石、预制混凝土砖、塑木纹板等材料施工。
九.大树移栽过程中确保其成活的措施有哪些?1.要尽量在休眠季节挪树:秋季树木落叶后和春季萌发新叶前为最佳时间,休眠期间挪树,树木根系对断根的耐受能力强,树体蒸腾少,有利于进入生长期后发根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