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 编制依据 (1)二. 工程概况 (1)2.1项目概况 (1)2.2气候概况 (2)三.施工安排 (2)3.1人员部署 (2)3.2值班安排 (3)3.3高温天气施工安排 (3)3.4应急抢险安排 (4)四.雨期施工准备 (5)4.1技术准备 (5)4.2生产准备 (5)4.3物资准备 (6)五.雨期施工方法 (7)5.1土方开挖 (7)5.2土方回填 (8)5.3钢筋工程 (8)5.4砌筑工程 (9)5.5模板工程 (9)5.6混凝土工程 (10)5.7脚手架工程 (11)5.8吊装工程 (12)5.9防水工程 (12)5.10钢结构工程 (13)5.11其他专业工程 (13)六.雨期施工管理措施 (14)6.1物资及设备管理 (14)6.2工期保证措施 (15)6.3质量保证措施 (15)6.4用电管理措施 (16)6.5安全管理措施 (18)七、风险分析和应急预案 (19)一. 编制依据1.1金牛大厦二期工程施工图1.2《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规范》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8《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二. 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金牛大厦二期工程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黄浦大街与建设大道交汇处,临近赵家条地铁站口。
建设单位为武汉交发金炜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南设计院,监理单位为武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武汉市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
本工程为一栋超高层写字楼及其商业裙楼组成。
地下四层,局部两层,地上商业裙楼五层,塔楼写字楼52层,总高232.35m,总建筑面积115680㎡,地上设四层避难层。
地下室负四层层高5.55m,负三层层高4.2m,负二层层高4.3m,负一层层高6.25m地上一层层高6.0m,,地上二层层高5.2m,地上三层层高5.2m,地上四层~地上十层层高均为4.2m,十一层为第一避难层,层高4.2m,地上十二~地上二十一层层高4.2m,地上二十三~三十二层层高4.2m,三十四~四十三层层高4.2m,四十五~五十一层4.2m,五十二层高4.25m,其余二十二层、三十三层、四十四层为避难层,层高均为5.0m,标准层面积1955㎡。
本工程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主体为钢管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2.2气候概况根据武汉地区多年的实测资料统计,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mm-400mm,8月、9月出现短期降雨,雨量较大。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大,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而在6月~9月期间,本工程证处于地下室施工阶段,为保障地下室施工顺畅,特编制雨季、汛期施工方案。
三.施工安排3.1人员部署3.1.1成立雨季防汛领导小组,组建防汛突击队,针对工程特点做好宣传和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雨施过程中工地要有领导值班,现场有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免留后患。
3.1.2雨季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林伟洪副组长:王才生技术:郭彪生产:李建平质量:雷新生安全:周宏斌材料、设备:袁啟广试验:刘寿飞值班电工:张明3.1.2项目部在5月下旬组织技术、生产、安全、临电、材料、机械、行政、环保环卫、消防保卫等相关人员进行雨季施工的方案交底。
3.2.3项目部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对施工队进行雨季施工的培训教育,并做好教育记录。
3.2.4项目部雨季施工领导小组雨季施工前,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对雨季施工准备工作和措施落实等进行检查。
3.1.5雨季施工劳动力配备:雨期施工劳动力需用量表3.2.1值班时间:当日早7:00至次日早7:00。
3.2.2值班时间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擅离职守。
3.2.3值班人员有事向主管领导汇报同意后方可自行调节,但不准交给非值班员代替。
3.2.4值班时要填写好值班记录,按时交接班。
遇有情况应立即汇报主管领导。
3.2.5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同时白天要收集天气预报,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以便调整施工计划。
3.3高温天气施工安排3.3.1在夏季高温天气,空气湿度大,各种病菌生长、传播速度快,为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重点做好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3.2做好用电管理,夏季是用电高峰期,定期对电气设备逐台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禁止乱拉电线,特别是对职工宿舍的电线及时检查,加强用电知识教育。
做好各种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试工作,预防触电和雷击事故的发生。
3.3.3加强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在露天堆放的危险品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严禁烈日曝晒,避免发生泄露,杜绝一切自燃、火灾、爆炸事故。
3.3.4高温期间根据生产和职工健康的需要,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劳动作息时间,对在特殊环境下(如露天、封闭等环境)施工的人员,采取诸如遮阳、通风等措施或调整工作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防止职工中暑、窒息、中毒和其他事故的发生,炎热时期派医务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防治观察。
一旦发生中暑、窒息、中毒等事故,立即进行紧急抢救或送医院急诊抢救。
3.3.5在高温期间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做好防暑降温安排工作。
切实关心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和高温岗位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茶水供应并配发风油精、清凉油及人丹等;适时供应职工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生活区要设置淋浴室,保证职工洗浴需要,同时教育职工不得擅自到江河湖泊中洗澡、游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现场搭设适当数量的遮阳棚,供职工休息使用。
3.3.6安排专人对生活区每天进行清扫,定期进行消毒;每天保持宿舍内的行李及个人卫生,经常通风、消毒;食堂炊事人员对食堂内卫生和饭、菜、水卫生负责,对用过的所有物品都必须随时保持干净,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
保持厕所内清洁、通风、无蚊蝇、下水通畅;对生活区内的垃圾桶随时清理、灭蝇,保持桶外干净、清洁,每天把责任区的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要求垃圾不流溢。
3.4应急抢险安排3.4.1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对全体人员进行防汛抢险教育工作。
3.4.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明确重点防汛部位,加强巡逻检查。
3.4.3每周检查排水系统,清理排水管、排水沟及集水井内的淤泥,保证系统排水畅通。
四.雨期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雨季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雨期施工生产计划,根据雨期项目施工区段编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准备好。
4.1.2认真做好施工队伍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4.1.3组织总承包单位技术、质量、工程、安全、物资、消防保卫、环保等全部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讨论雨期施工方案,了解、熟悉工程雨期施工特点、施工做法。
4.1.4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做好气象部门月、旬、周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和传阅工作,预报有恶劣天气情况时,及时通报。
4.2生产准备4.2.1提前做好机械设备进场工作,并做好前期进场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工作。
对未进场设备、机械进场时间、种类、数量等进行考察确定,进场前要进行检查、调试,确保正常运转,保证按时就位,投入使用。
4.2.3现场所有道路用混凝土硬化,并做好排水坡度,使雨水能顺利排入雨水管线。
4.2.4现场周转材料按照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好雨后的排水工作。
4.2.5对基坑四周派专人进行巡查,对薄弱地段做好加固处理。
4.2.6现场临时防淹排水措施,防洪器材要由专人管理,并按规定及时发放。
4.2.7雨季施工前,应对各类堆放堆、配电室、机具料棚、食堂、宿舍(包括电压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加固补漏,保证道路不塌陷,屋顶不漏雨,场区不积水。
4.2.8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预防措施,其中应包括现场和周边的道路、居民小区。
4.2.9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外架防护等工作,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4.2.10现场道路边设排水沟,保证不滑、不陷、不积水。
清理现场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
4.2.11检查塔吊基础是否牢固,塔基四周设置排水沟,要求在大雨过后,及时对塔吊的垂直和沉降进行观测。
脚手架立杆底脚必须设置垫木或混凝土垫块,并加设扫地杆,同时保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浸泡。
所有马道、斜梯均钉防滑条。
4.2.12在雨期到来前,做好高耸塔吊防雷装置,总承包部质量部要对避雷装置作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防雷安全。
4.3物资准备4.3.1提前做好雨期各种施工、抢险物资材料的计划工作,材料部门根据材料计划,统筹安排好所需物资材料分批、按时进场。
4.3.2施工现场所需物资材料应分类码放、分别标识。
4.3.3对现场临时堆放场进行防潮、防雨、防沉陷等检查处理,对一些需要防潮的物资材料要入库存放或覆盖。
4.3.4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
4.3.5施工资源计划主要机械设备表五.雨期施工方法5.1土方开挖雨期来临前,应落实施工现场的防雨、防雷、防风、用电施工安全教育等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雨季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5.1.1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及相应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开挖,严禁超挖。
5.1.2当现场降水等级超过中雨时,根据现场土壤情况,表层土接近或达到饱和,此时严禁进行挖土施工,以免发生机械倾覆等安全事故。
5.1.3现场基槽内如有积水,应立即用水泵抽出,抽放至排水沟。
5.1.4土方开挖时,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当降水较集中时,应加大观测的次数,发现问题时立即停止开挖及坑底的作业施工。
对未来得及做喷射混凝土的边坡,雨前应采用塑料布等覆盖。
5.1.5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在坑边及时做好排水沟和集水坑,遇有降雨时及时将坑底土体用塑料布覆盖,集水坑内安设水泵进行抽水。
5.1.6基坑边2m以内范围严禁停放各种大型车辆及物料。
5.1.7在基坑回填前的施工阶段,应该派专人监控护壁的安全情况,主要是监测以下方面:①护壁压顶的砼是否有裂缝或凹陷情况;②护壁喷浆体是否有变形或裂缝和位移现象;③护壁脚部是否有积水和位移。
观测应每天定时巡视,并做好记录,有险情应立即报告主管工长,并停止护壁下的施工作业,立即通知护壁施工单位、监理、业主到场处理,直到危险排除后再继续作业,若压顶外的排水沟破坏或堵塞,应立即修复和疏通,护壁脚部的积水应即时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