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按摩油的组成和性质精油大多数是由几十种至几百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从保加利亚玫瑰油中已检出275种混合物。
精油虽组成成分复杂,但多数种化合物占较大比例,为主成分,从而使不同的精油具有相对固定的理化性质及物活性。
精油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四类。
一、萜类化合物精油的组成成分中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成,且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其含氧衍生物多是该油中生物活性较强或具芳香气味的主要成分。
如薄荷油含薄荷醇80%左右;山苍子油含柠檬醛约80%等;樟脑油含樟脑约50%;松节油中含蒎烯80%;桉叶油中含桉叶素达79%。
二、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精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多为小分子的芳香成分,在油中所占比例仅次于萜类,存在也十分广泛。
有些事苯丙素类衍生物,多具有C6~C3骨架,且多为酚性化合物或其脂类,如桂皮油中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桂皮醛(cinnamaldehyde),丁香油中具有抑菌和镇痛作用的丁香酚(eugenol),八角茴香油中的茴香醚(anethole)。
有些事萜源化合物,如百里香酚(thymol)。
天然精油中无环单萜类的代表化合物有月桂烯(myrcene)又名香叶烯,罗勒烯(ocimene),香叶醇(geraniol),橙花醇 (nerol),芳樟醇(linalool),香茅醇(citronellol)又名香草醇,柠檬醛(citral),香茅醛(citronellal) 等。
单环单萜类的代表化合物有苧烯(limonene),双戊烯(dipentene),松油烯(ter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松油醇(terpineol),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香芹酮 (carvone),1,8-桉叶素(1,8-cineole)等。
双环单萜类的化合物有蒎烯(pinene),3-蒈烯(3-careen),崁烯 (camphene),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葑酮(fenchone).倍半萜类代表化合物有金合欢醇(farensol) 又名法尼醇,橙花叔醇(nerolidol),蛇麻醇(humulene)又名葎草烯,石竹烯(caryphyllene)又名丁香烯,柏木烯 (cedrene)又名雪松烯,柏木脑(cedrol)又名雪松脑。
天然精油中芳香族类的代表化合物有卞醇(benzylalcohol),B-苯乙醇(phenethyalcohol),桂醇(cinnamic alcohol)又名肉桂醇,丁香酚(eugenol),百里香酚(thymol),大茴香脑(anethole),苯甲醛(benzaldehyde),桂醛(cinnamic aldehyde),香兰素(vanillin)又名香草醛,黄樟油素(safrole)等。
三、脂肪族化合物一些小分子的脂肪族化合物在精油中也广泛存在,但其含量及作用不如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根据他们所具有的功能团,可分为以下几类:醇类:如正十四醇存在于当归的种子中,正葵醇-1存在于丁香精油中,正壬醇(n-nonyl alcohol)存在于柑橘、玫瑰油中,人参炔醇(panaxynol)存在于人参精油中。
醛类:未成熟的植物中醛类含量比成熟的植物中含的多些。
由于未成熟的植物中常有低级醛类存在,往往令精油带来不适气味,如鱼腥草精油中的癸酰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既鱼腥草素等。
酮类:如甲基正癸酮(undecanonge)存在于鱼腥草精油中,还有紫罗兰酮(ionone)、鸢尾酮(irone)等。
酸类:有些精油中含高级脂肪酸,如鸢尾油中含85%的肉豆蔻酸,秋葵子油中含棕榈酸等。
四、其他类化合物除以上三类化合物外,有些中药经过水蒸气蒸馏能分解出挥发性成分,如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含有以下多种成分:苯酞类成分藁本内酯(ligustilide),洋川芎内酯A(senkyunolide A),洋甘菊薁类(azulenoide)化合物蓝香油薁(chamazulene),芥子油、大蒜油等,也常称“挥发油”。
这些成分在植物体内,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经酶解后的苷元随水蒸气一同馏出而成油,如黑芥子油是芥子油经芥子酶水解后产生的异硫氰酸烯丙酯;杏仁油是苦杏仁苷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醛,大蒜油则是大蒜中蒜氨酸经酶水解后产生大蒜辛辣素(allicin)等的挥发性有状物。
由于自然界的多种原因、植物内在的遗传变异或其外在的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种在外观形态上产生了变异,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含量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化学变型,生物种不同化学变型的生理活性和毒副作用也有不同,但有些外观形态相同的生物种也会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在选购植物芳香精油时要注意化学变型的问题。
如茶树精油,其来源植物都是互生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但却有几个不同的化学变型。
在精油产品总要标出其化学变型名称。
如Oil of Melaleuca,Terpinene-4-ol(茶树精油萜品烯4醇)。
在百里香中已发现了3种化学变型:含百里香酚高的红百香精油(Red Thyme),含醇量高的甜百里香精油(Sweet Thyme),温和、无刺激性;含侧柏醇高的百里香精油,刺激性强。
商品中商品标示香芹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Carvacrol)或百里香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Thymol)的精油含酚量高,对皮肤刺激性强。
因此,应当选购标示的甜百里香(Sweet Thyme)精油,或标示香叶醇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Geraniol)、里拿醇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Linallol)的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尤其是用于按摩。
五、化学变型由于自然界的多种原因、植物内在的遗传变异或其外在的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种在外观形态上产生了变异,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含量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化学变型,生物种不同化学变型的生理活性和毒副作用也有不同,但有些外观形态相同的生物种也会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在选购植物芳香精油时要注意化学变型的问题。
如茶树精油,其来源植物都是互生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但却有几个不同的化学变型。
在精油产品总要标出其化学变型名称。
如Oil of Melaleuca,Terpinene-4-ol(茶树精油萜品烯4醇)。
在百里香中已发现了3种化学变型:含百里香酚高的红百香精油(Red Thyme),含醇量高的甜百里香精油(Sweet Thyme),温和、无刺激性;含侧柏醇高的百里香精油,刺激性强。
商品标示香芹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Carvacrol)或百里香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Thymol)的精油含酚量高,对皮肤刺激性强。
因此,应当选购标示的甜百里香(Sweet Thyme)精油,或标示香叶醇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Geraniol)、里拿醇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cv.Linallol)的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尤其是用于按摩。
一、精油的性质精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多具浓烈的特异性气味,其气味常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有辛辣灼烧感。
大多数精油呈透明无色(薄荷)、淡黄色(薰衣草)、淡绿色(佛手柑)、琥珀色(广藿香)或是深咖啡色(岩兰草)。
少数精油具有其他颜色,如含薁精油多显蓝色,佛手油显绿色,桂皮油显暗棕色,麝香草油显红色。
,满山红油显淡黄绿色。
万寿菊精油便呈现蓝色墨水一般。
许多精油的粘稠度就像水或是酒精,例如薰衣草、薄荷、迷迭香的精油。
其他像没药及岩兰草市浓厚而粘稠的质地,奥图玫瑰在较低的室温下呈现半固体状,气温升高则又变成液状。
冷却条件下精油主要成分常可析出结晶,称“析脑”,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滤去析出物的油称为“脱脑油”,如薄荷油的脱脑油习称“薄荷素油”,但仍含有约 50%的薄荷脑。
精油常温下可自然发挥,有一定的挥发性。
如将其涂在纸片上,较长时间放置后,精油印挥发而不留痕迹,可与脂肪油区别。
如将几滴玫瑰油滴在闻香纸上,不久室内就可嗅到芬芳的玫瑰香气。
精油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85~1.065。
精油几乎均有化学活性,比旋度在+97℃~117℃。
多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
精油的沸点一般在70~300℃。
精油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
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溶解。
精油具不稳定性,与空气及光线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使精油的相对密度增加,颜色变深,失去原有的香味,形成树脂样物质,而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光线、湿度 (水份)、空气对精油质量都有不利影响,可使香气变劣,质量下降。
精油组成成分常含有双键、醇羟基、醛、酮、酸性基团、内酯等结构,故能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如与溴及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与阱类产生缩合反应,并有银镜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皂化反应及遇碱成盐反应等。
精油有可燃性,是可燃烧的。
一般精油燃点为45~100摄氏度,如柑橘油、柠檬油燃点为47~48摄氏度,它们在高温下容易起火。
一般精油属三级液体易燃危险品,因此要储存于阴暗处。
二、精油的香气特征每种精油都有着独特的香气,又称香气特征。
通常香气指令人感到愉快舒适的气息总称,是人的嗅觉器官所能感知的。
根据精油的香气特征,可分为以下香气类型:1.柑橘型(柑橘类):佛手柑**、葡萄柚*、柠檬*、橘*、甜橙*、莱姆*、橙*;2.花香型(花类):天竺葵**、洋甘菊***、奥图玫瑰****、薰衣草*、依兰**、橙花****、茉莉**、白兰花**、水仙花**、晚香玉**、蜡菊*、万寿菊*;3.香草型(药草类):洋甘菊***、薰衣草*、薄荷*、迷迭香*、马郁兰*、快乐鼠尾草***、百里香*、香茅*、菖蒲*、桉*、白千层**、茶树*、圆当归*、胡萝卜籽*、留兰香*、蓍草*、罗勒*;4.辛香型(香料类):芫荽*、小茴香*、葛缕子*、黑胡椒**、姜*、肉豆蔻**、小豆蔻**、肉桂*、丁香**、大茴香*、莳萝*;5.树脂型(树脂类):乳香***、榄香脂*、没药**、白松香**、愈创木**、安息香**;6.木质型(树木类):雪松*、檀香***、松*、杜松**、丝柏*、桉*、茶树*、白千层**、香桃木***;7.土质型(异国风味类):广藿香*、岩兰草**、马丁香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