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1课 敬畏自然》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1课 敬畏自然》课件


敬畏自然
严春友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和
主旨。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 然。
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 论》、《大自然的智慧》等。
鲲鹏
kūn
字词过关检测 yàn hāo
斥鴳 相形见绌 蓬蒿
敬畏自然 (11)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本段第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 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从字面上说就是又敬重又畏惧。
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尊
重自然界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 畏惧是因敬而畏,就是要爱护自然,况 且破坏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这是令人畏惧的。
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走到极端往 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大自 然的惩罚。 只有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 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就高科技而言,人类航天事业所了解的宇宙空 间还非常狭小。 2、人类自身的认识史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3、人类挖掘矿物所留下的矿坑可能成为人类自掘 的陷阱 4、宇宙中应该存在着比人类更智慧的生物 5、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 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 的生物。 6、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杰作。 7、大自然也很懂的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 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原则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我们人类 一样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 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 是我们的弟兄, 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 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 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怎样理解“敬畏自然”?

1、人类宣称“征服自然” 2、作者认为:a、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
普通的一部分;b、人类的智慧相对大自然 而言就像水滴之于大海。 所以,征服自然的观点和做法是无知而 狂妄的。 (总结)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智慧的比 较两方面否定征服自然的观点,总领全文。
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 的比较(2—5) 否定“征服自 然” (1) 人类智慧和宇宙智慧 的关系(6—7) 宇宙是有生命的,他 们和人类的平等的。 (8—10)
当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人类就像一个
弱小的孩童,不堪一击。我们到底该 如何和大自然相处?成为了当今人类 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像原古人类那样惧怕自然?人类显然 无法发展。像工业时代那样征服自然, 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一味的向大 自然索取,行吗?我们到底该怎样做? 也许学习了今天的课文,我们会得到 一点启示。
chù
zhǐ
咫尺
yáo

狼藉 陷阱 Xiàn jǐng
美味佳肴
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
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 足之处。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认为人要“敬畏自然”的 原因是什么?
与宇宙的智慧相比,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
自傲。 就人类的智慧和宇宙的智慧的关系而言, 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同一智慧 的不同阶段。 就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关系而言,人类 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宇宙中的其他生 命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创造的平等的 生命。
浩瀚的宇宙
挺拔峻美的石林
碧草蓝天白云
大象小象母子情深
这些或神奇,或优美,或壮美的景观,或
美丽的动植物,都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 恩赐,我们实在应该去珍惜它们,爱护它 们。 又愚蠢的理由破 坏着大自然。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必然会遭到大自然 无情的报复
人类智慧和宇宙智慧的关系
人类智慧的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宇宙
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 具。 人类智慧和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 同阶段,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宇宙是有生命的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人类只是它的一个
组成部分。 宇宙中任何物质都和人类一样,是宇宙 生命的组成部分,是生命一种存在形式。 宇宙中的其他物质是与我们人类平等的 生命。
3、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人的智慧“相形见绌”?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 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课后练习题第三大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