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方案
b)装配用钢卷尺必须经计量部门与本工程用的标准尺进行校核,并标贴修正值后才能使用,标准尺测定拉力为L≤30m时5kg,以确保划线、制作和现场安装的一致性。
c)号料的母材必须平直无损伤及其他缺陷,否则应先矫正或剔除。
d)划线精度
项 目
允许偏差
基准线、孔距位置
≤0.5mm
零件外形尺寸
≥1.0mm
e)划线后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和检验控制点。作记号时不得使用凿子一类的工具,少量的样冲标记其深度应不大于0.5mm,钢板上不应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划线痕迹。
6)焊缝施焊及清理
二面施焊的焊透焊缝,在反面焊接前用碳刨在反面刨至正面完整金属。
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焊完每一道焊缝后及时清理,发现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只要能保证熔敷焊缝金属的深度至少等于最终焊缝厚度的1/3,焊接工作可以在必要时中断,在中断后重新开始焊接之前,如果有预热方面的要求,应按此要求进行预热。
焊接条件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手工电弧焊SMAW
E5015
E4303
平、横焊
φ3.2
100-120
22-24
"
φ4.0
150-180
23-25
"
φ5.0
180-210
24-26
"
立、仰焊
φ3.2
90-100
22-24
"
φ4.0
140-160
23-25
"
CO2气体保护焊GMAW
1.2材质说明
根据设计要求,主钢构采用Q235B。
1.3焊材
1)焊材具体的选用情况如下表
牌号
手 工 焊
埋 弧 焊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罩
焊条
牌号
型 号
焊丝
牌号
焊剂
牌号
焊丝牌号
保护气体
Q235
J426
J427
E4315
E4316
H08A
HJ431
H08Mn2SiA
20%CO2+80%Ar
注:CO2气体保护焊所用焊接气体应满足:气体纯度不应低于99.5%(体积比),且其含水量不应大于0.005%(重量比),若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构件类型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梁
、
架
跨度最外端两安装孔或两
端支撑面最外侧距离
+1.0
-3.0
接口截面错位
2.0
拱 度
设计要求起拱
±L/5000≤10
设计未要求起拱
L/2000
0
1.8工厂焊接工艺
厂房钢结构构件制造与安装焊接在焊接工艺、焊缝质量标准和施工效率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特点:
①焊接工艺十分复杂,质量标准高。
2)焊工应按工程要求从保管室领取合格的焊材。
3)焊前,焊接材料按使用说明书或下表要求烘干保温,由专人进行烘焙焊条管理,并有烘焙记录备查。焊工焊前领取焊条,置于保温筒中,随用随取。焊条重复烘焙次数不超过两次。见焊材烘焙制度表。
1.8.6焊前准备工作
1)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方法切割的母材的边缘应是光滑的,且无影响焊接的割痕缺口,切割边缘的粗糙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焊接坡口可采用机械、火焰或碳刨等方式加工。母材边缘加工后应检查加工表面。坡口边的切割应尽可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割纹深度应小于0.2mm,局部缺口深度应小于1.0 mm;当割纹深度为1.0~2.0 mm时,可采用砂轮打磨成平滑过渡,过渡为1:10的斜坡;当割纹深度超过2.0 mm时,应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补焊和打磨。
对GMAW,平焊为8 mm,横焊为8 mm。
GMAW的最大单道焊的焊层宽度超过16 mm应采用错层焊。
5)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下料、装配时,预留焊接收缩余量,预留焊接反变形;
装配前,矫正每一构件的变形,保证装配公差符合表的要求;
使用必要的装配胎架,工装夹具,隔板和撑杆;
同一构件上尽量采用热量分散,对称分布的方式施焊。
2)焊前必须去除施焊部位及其附近30 mm~50 mm范围内的氧化皮、渣皮、水分、油污、铁锈和毛刺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显露出金属光泽。
3)焊前按照“焊接接头装配质量表”所规定的装配要求检查焊接接头装配质量,合格后方能施焊。
1.8.7定位焊
1)定位焊应由特持合格的定位焊焊工或正式焊工施焊。
2)定位焊应符合与正式焊缝一样的质量要求,焊后应彻底清除熔渣;定位焊焊缝出现裂纹,应清除后重焊。
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深度和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
最大根部焊道厚度:对SMAW,平焊为6mm,横焊为6 mm,立焊为8 mm;
对GMAW,平焊为8 mm,横焊为8 mm。
最大中间焊道厚度:SMAW为4.8 mm,GMAW为6.4 mm,SAW为6.4 mm。
最大单道角焊缝尺寸:对SMAW,平焊为6 mm,横焊为6 mm,立焊为8 mm;
H08Mn2SiA
φ1.2
导电嘴到工件的距离15-20mm
平焊
270±10%
29±7%
33±25%
横焊
300±10%
30±7%
33±25%
CO2气体流量20-25L/Min
埋弧自动焊SAW
H08A
H08MnA
平焊
φ4.0 φ5.0
导电嘴到工件的距离23~38mm
坡口根部焊道
540-600
28±7%
45±15%
焊接开始前,编制提交接缝的书面焊接方法,并提交接缝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方案,供测试试验室和工程师认可。除非得到工程师要求修改的批准,否则认可后应按认可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不得有偏差。
1.8.3焊接设备的选用
母材材质
使用位置
焊接方法
焊接设备
电流极性
Q235
Q345
对接拼板
埋弧自动焊(SAW)
BX-1000型
3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
1.5其他辅助材料
1)包括切割气体、砂轮片、气刨用碳棒等。
2)针对此工程,辅助材料单独进行造册登记,以利于成本核算。
1.6钢结构制作工艺
1.6.1钢结构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图
1.6.2加工制作准备工作
1)号料和划线
a)号料前应先确认材质和熟悉工艺要求,然后根据排版图、下料加工单、零件草图和电脑实样图进行号料。
b)钢材的机械矫正,一般应在常温下用机械设备进行,如钢板的不平度可采用七 矫平机;但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上不应有凹陷、凹痕及其他损伤。
1.6.3H型梁、柱的加工制作
屋架变截面实腹梁制作完毕后,必须在车间进行预拼装。
1) 制作流程图
1)加工制作工艺
a)H型钢制作
①下料采用多头切割机。
②组对采用H型钢组对机。
③门型焊焊三大片,焊接参数详见6.7.9.3,注意焊脚高度。
b)H柱制作
,以钢尺量取使用粉线弹出中心线。
③以定规作落样工作,标示封头板、加劲板的位置和型式。
④H柱长度切割。
c)零件装配
①依落样的位置和型式,将封头板及加劲板组立,并进行钻空工作。
②组装位置点焊。
3)钢衬垫
钢衬垫内的所有接头应为完全熔透焊缝;钢衬垫在整个焊缝长度内应连续。
4)SMAW、GMAW的工艺
对SMAW,尽量保持短电弧,需要摆动时,宽度不超过线径的2.5倍;应采用起弧返回运条技术或使用引弧板引弧。
对SMAW,当可能存在立焊时,应在立焊中使用摆动技术,焊条直径应在4.0mm以下。
对GMAW,焊接时导电嘴到工件的距离应控制在15-20mm;对SAW应控制在23-38mm。
②焊接量大,施焊效率高。
③钢构件焊后收缩变形大,高约束区焊接应力集中。
④安装焊接气候影响因素多。
1.8.1焊工资格
从事本工程焊工工作的焊工、焊接操作工及定位焊工必须具有对应的资格等级并持证上岗。
1.8.2焊接方法和焊接前的焊接工艺评定
本工程可采用下述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SMAW;CO2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自动埋弧焊——SAW;电渣焊——SES。
重要的T型和对接焊透焊缝的二端应装焊引弧和熄弧板,其材料及接头原则上与母材一致,规格:手工焊和半自动焊6×30×50mm,埋弧焊8×50×100mm。焊后引弧和熄弧板应先保留2~3mm气割切除,然后修磨平整;引弧和熄弧板不得用锤击落。
3)焊接参数的选用见下表
焊接方法
焊材牌号
焊接位置
焊条(焊丝)
直径(mm)
3)熔入最后焊缝的定位焊应用符合焊缝要求的焊条施焊,焊后应彻底清除熔渣;熔入最后埋弧焊焊缝的定位焊,对咬边、未填满弧坑和表面气孔等类缺陷可不必清除。
4)定位焊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T形接头定位焊应在两侧对称进行;坡口内应尽可能避免进行定位焊;多道定位焊应在端部作出台阶。
5)必须进行反面碳刨清根的坡口,定位焊在碳刨一侧进行。
钢结构制作方案
1.1指导思想
1)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生产。尽量在工厂内组装成型,减少现场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
2)在可能运输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结构件的分段;
3)安装所要考虑的工装件在工厂完成;
4)厂内预拼装,保证制作质量;
5)钢结构的制作,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机械操作并利用工装夹具,以减少手工操作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d)焊接
①将所用备件全部焊接完成。
②焊缝外观检查。
③防止焊接变形。
1.7钢构件制作质量检查和管理
1.7.1工厂生产过程的检查要领:
1)制作图与设计图校正;
2)足尺放样定规、型板与制作图校正;
3)钢卷尺校正确认;
1)材料确认;
2)放样尺寸确认;
3)构件组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