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子公告牌的课程设计.

智能电子公告牌的课程设计.

目录1 基本概述 (1)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2 单片机的简介 (1)1.3 LED简介 (2)2 设计原理 (2)2.1 MCS-51的引脚及相关功能 (2)2.2 LED显示原理 (3)3 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5)3.1 单片机系统及外围电路 (5)3.2 16×16LED点阵显示制作 (6)3.2.1 16×16LED点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6)3.2.2 用8×8LED点阵构成16×16LED点阵 (7)4 软件设计 (8)4.1 程序设计总体思路 (8)4.2 程序流程图 (8)4.2.1 系统初始化 (8)4.2.2 LED动态显示 (9)5 系统功能测试 (10)5.1 单元模块电路测试 (10)5.2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 (11)6 总结 (11)附录:源程序代码 (12)参考文献资料 (14)1 基本概述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掌握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显示原理,学习LED点阵显示数字和字符的编程方法。

(2)结合单片机技术知识,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LED点阵显示器系统,采用点阵LED作为显示器显示汉字。

1.2 单片机的简介(1)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

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

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

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运行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

(2)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

因发明微处理器,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其中4004包含2300个晶体管,尺寸规格为3mm×4mm,计算性能远远超过当年的ENIAC,最初售价为200美元。

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由于8008采用的是P沟道MOS微处理器,因此仍属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3年Intel公司研制出8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以N沟道MOS电路取代了P沟道,第二代微处理器就此诞生。

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0.64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1975年4月,MITS发布第一个通用型Altair 8800,售价375美元,带有1KB存储器。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1976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8系列8位的单片机,这也是单片机的问世。

Zilog公司于1976年开发的Z80微处理器,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工业自动控制设备。

当时,Zilog、Motorola和Intel在微处理器领域三足鼎立。

20世纪80年代初,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推出了MCS-51系列8位高档单片机。

MCS-51系列单片机无论是片内RAM容量,I/O口功能,系统扩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3 LED简介LED电子显示屏(Light Emitting Diode Panel)是由几百--几十万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像素点,按矩阵均匀排列组成。

利用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不同色彩的LED 像素点。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红色、绿色、黄色。

而蓝色和纯绿色LED的开发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

LED显示屏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的方式,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四个8×8的点阵构成一个16×16的点阵,共由256个 LED 构成。

如果 LED 的阴极与行相连,而阳极与列相连,那么只要给该LED对应的行以低电平,列以高电平,那么对应的 LED 就发光。

LED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条幅显示屏,均由LED矩阵块组成。

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而条幅显示屏则适用于小容量的字符信息显示。

LED 显示屏因为其像素单元是主动发光的,具有亮度高,视角广、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气候耐受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

2 设计原理2.1 MCS-51的引脚及相关功能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如图2-1。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制用口,作为输入口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入“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O 口接收指令节,而在程序校检时,输出指令字节,校检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

Flash编程和程序校检期间,P1接收低8位地址。

P2口:P2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例如执行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指令)时,P2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R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

Flash编程和校检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他控制信号。

P3口:P3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

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检的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震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所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乃以时钟振动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2.2 LED显示原理LED点阵显示系统中各模块的显示方式:有静态和动态显示两种。

静态显示原理简单、控制方便,但硬件接线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动态显示采用扫描的方式工作,由峰值较大的窄脉冲电压驱动,从上到下逐次不断地对显示屏的各行进行选通,同时又向各列送出表示图形或文字信息的列数据信号,反复循环以上操作,就可显示各种图形或文字信息。

点阵式LED汉字广告屏绝大部分是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这种显示方式巧妙地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

将连续的几帧画面高速的循环显示,只要帧速率高于24帧/秒,人眼看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相对静止的画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放映机。

在电子领域中,因为这种动态扫描显示方式极大的缩减了发光单元的信号线数量,因此在LED显示技术中被广泛使用。

在这种形式的LED点阵模块中,若在某行线上施加高电平(用“1”表示),在某列线上施加低电平(用“0”表示)。

则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处的LED就会有电流流过而发光。

比如,Y7为1,X0为0,则右下角的LED点亮。

再如Y0为1,X0到X7均为0,则最上面一行8个LED全点亮。

现描述一下用动态扫描显示的方式,显示字符“B”的过程。

其过程如图2-2:图2-2 用动态扫描显示字符“B”的过程8×8点阵共由64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且每个发光二极管是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当对应的某一行置1电平,某一列置0电平,则相应的二极管就亮;如要将第一个点点亮,则9脚接高电平13脚接低电平,则第一个点就亮了;如果要将第一行点亮,则第9脚要接高电平,而(13、3、4、10、6、11、15、16)这些引脚接低电平,那么第一行就会点亮;如要将第一列点亮,则第13脚接低电平,而(9、14、8、12、1、7、2、5)接高电平,那么第一列就会点亮。

AT89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

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由24块8*8点阵LED构成一块大屏幕,单片机控制进行循环扫描,用多块移位寄存器控制输出内容,并由单片机串行输出显示内容的行编码,显示屏会滚动显示数字、字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