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的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但是在面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难免会遇到挫折。
有些同学能够较好的处理,而有些同学则消极地应对,如果处理不好,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
因此,如何去提高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就极其重要。
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受挫心理的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增强他们受挫能力都会有所帮助,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把挫折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避免事后的补救。
关键词:大学生;受挫能力;原因:建议一、导言(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来越普及,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多。
然而在值得欣喜的同时,也发现我校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感情、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有些大学生在考试失利后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从而丧失自信心。
此外也发现部分同学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时,采取错误的回应方式,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差,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解决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因此,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从部分推及到整体,以此来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的处理方式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时,可以为高校的学生心理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2、实践意义在经过对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并找到其问题的本质。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找到其问题,并提出切合我校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对以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相关文献回顾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其他人对大学生受挫能力的研究状况。
陈飞、张骞指出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客观分析抗挫折心理素质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张玉堂,王小卫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行为表现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心理耐挫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四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挫折观,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三,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第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
黄文利指出大学生受挫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以上是比较典型,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与启迪的文章。
这几篇文章比较宏观的分析了学生遇到的挫折以及处理方式,而其他的文章是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学生在就业、学习、恋爱、工作方面的遇到的挫折及其心理和生理的反映状况。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会使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提出合理的建议而服务。
二、调查过程及方式简介(一)概念及操作化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
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
—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二)、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我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共有100多名学生参与调查。
同时,这些调查对象年龄大多都在18-23岁之间,涵盖多个专业。
(三)、调查内容:此次的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我校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等方面而展开的调查,这些学生可能在大学的生活中存在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此次调查要解决的,在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会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四)、调查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通过向学校内的同学随机发放问卷,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80份问卷,问卷有效率80%,通过筛选,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卷30份,组成一个小样本,然后,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此外,我也使用了访谈法,随机采访若干名学生并作好记录。
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明确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我校学生受挫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恋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心理和行为层面的问题,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而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一些同学能够坦然处之,而有些同学则不能承受,由于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则出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失衡,比如有些同学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处理遇到的挫折,本来有能够做好的事情,由于心理出现了暂时性的问题,而造成了一些永远都无法挽回的遗憾。
左图图一表现的是我校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压力大多数有就业、学业、经济,分别达到了83%,73%和76%,而在亲情和爱情的压力相对较少。
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化解就可能出现问题,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右图图二,表现的是我校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涯中,哪方面的挫折承受能力更为重要。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爱情等方面都进行了选择,分别达到了66%、73%、70%和46%,这从侧面表现出了我校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挫折承受力有所欠缺。
接下来主要是通过对问卷的分析,而发现我校大学生在受挫能力出现的几种现象:(一)、学生学业方面的挫折左图图三表现的是学生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63%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有13%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只有23%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满意。
右图图四,表现的是在学生努力学习一门课程,但是成绩达不到预期效果时的反映态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53%的同学都能够继续努力学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有40%的继续学习,但是有点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7%的学生放弃学习,认为学与不学的结果一样。
这表明我校学生大部分还是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认真去学习。
针对上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有的同学可能因为高考失利,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或者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从而导致厌学心理。
有的同学在高中就是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后,自己变得很平庸,此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从而产生了心理落差。
有的学生自我定位过高,虽经努力,但成绩仍不理想,产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挫折心理。
(二)、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上图图五,表现的我校大学生在当朋友误会时的态度,66%的同学选择沉默,不发言,30%的同学选择据理力争。
这表明了学生在遇到人际交往出现挫折时的态度。
这几种方式都是有一定问题的。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去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采取消极的方式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然而这种方式可能还会激化矛盾,一旦双方有任何一方出现过激的行为,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了解和关注,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走极端。
(三)、学生恋爱方面的挫折上图图六,表现的是我校学生在表白失败后的态度。
有66%的同学能够把这次失败的恋爱当作积累经验,为下次恋爱准备,20%的同学能够冷静分析自己失败原因,继续表白,此外,还有13%的同学会意志消沉,不能自拔。
这表明我校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正确面对恋爱失败。
但是有部分同学不能够面对恋爱的失败。
究其原因还是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差。
在大学阶段,谈恋爱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也不是每个人的恋爱就能一帆分顺,其中可能会有些小插曲。
一些同学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结果可能就消极、悲观的对待恋爱,对恋爱产生恐惧。
(四)、在亲情方面遭遇挫折上图图七,表现的学生在遭遇亲人离世后的情绪反应。
有30%的同学能够保持正常的情绪,有60%的同学会悲痛而且情绪失控,有10%的同学会长期处于悲痛状态,这表明我校同学在亲情上遭遇挫折还是能够正确面对的。
但是有一些同学在亲人离世后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出现心理上的巨大波动,有的同学因此,变得抑郁,关闭内心的大门。
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合理的发泄渠道,不能正确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使这种消极情绪郁结在心中,无法自拔。
这对于比较脆弱的同学来说会是一个很重的打击。
(五)、学生工作方面的挫折表八图九图八,表现了不同年级遇到就业问题时的态度,共同特点是每个年级的同学一般都采取向朋友,老师,和家人寻求帮助和藏在心里自己承担,极少采取发火,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发泄。
这表明我校同学还是能够寻求正确的途径去处理就业中挫折,但是没有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
图九表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应对。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半的同学能够努力奋斗,争取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优势,而40%的同学意识到必须努力,但力不从心。
对于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较差没有发挥自我的价值,缺乏自信心和坚持,对于未来过于悲观,没有明确的规划,并且缺乏工作上的锻炼与实践经验,与社会脱节,造成对未来就业的恐慌。
四、我校学生受挫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我校学生在受挫能力的调查,发现了我校学生在学习,工作,爱情,亲情,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上述现象。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1、缺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
有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够正确面对,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他们不能够发挥创造性,而自怨自艾。
还有就是大学生一直都在比较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一旦出现了挫折就难以承受,缺乏适应环境变迁的能力。
有的同学能够把挫折当成成功的垫脚石,而有些同学则把挫折当作绊脚石,不同的态度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2、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展现自己。
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会发现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因为外在的形象而产生自卑感,如果个人对自己的外在形象特别在意的话,就比较造成心理受挫。
3、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缺乏宣泄渠道。
有些学生即使遇到了挫折,自己无法承受,但是碍于面子,不愿意向朋友、家长、老师寻求帮助,把自己遭遇的挫折藏在心里,结果自己也不能去把合理的宣泄出去,对自己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1、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都被家庭保护的很好,是温室的花朵,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遭遇困难,都会帮孩子主动解决困难,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父母不在身边,有些挫折是自己必须解决,但是自己又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大学之前,父母都让孩子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缺乏社会经验,因此,这就产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