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改造设计PPT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改造设计PPT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设计整体构思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塑造荞山乡民族特色小镇的风貌和特色,设计以展现民族特色风貌为前提,山、水、城的 模式进行发展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重点打造民族特色区的同时,加强周边山体生态 化的建设,以完善民族特色风貌,提升场镇形象。 (1)以人为本,结合场镇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本地民族特色。 (2)优化场镇功能,改善场镇交通,提升场镇环境,控制场镇容量。 (3)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场镇。 (4)利用山地旅游资源,展现场镇的生态特色。 (5)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体现规划的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2
设计整体构思
一.理论研究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三.设计原则 四.设计定位 五.设计目标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设计整体构思
一、理论研究
场镇改造理论主要分为:物质形态规划布局设计和场镇改造社会机制设计两大要素。 a 物质形态规划布局要点: 空间形态: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引导村庄形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自由空 间形态。 公共空间布局:结合市场需求,引导沿村内道路布置适当的住宅、商业建筑和开放空间。 建筑群体组织:结合地形地貌、道路网络、村组单元和整治内容,划分大小不同的建筑组群,形成有 序的空间脉络。 村口:在主要出行方向选择合适位置形成村庄出入口,以体现地地方特色和恰当的标志。 b 社会机制设计要点: 搬迁置换补偿研究:事前完成搬迁居民规划,确定搬迁对象,通过货币与土地置换的方式完成。 建设资金来源研究:自筹、拨款申请和个人投资共建等三种方式。 投资公司建设经营模式研究:建立投资开发公司,聘请专业人员研究详细方案以及资金渠道。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概况
五、场镇现状风貌分析
根据西南地域村寨聚落的传统建设习惯,往往分为: (1)山麓河谷型:这样的模式下,往往把山势绵延而来至坝区或者溪水嘎然而止之处成为“龙 头”,这样传统上就把村寨设置于龙头处,被称为“坐龙头”。 (2)河谷坪坝型:这样的模式下,人们往往把村寨设于坪坝靠山之处。相对前一种建设方式,存 在有着更大的建设空间,容易形成更复杂的空间肌理,最终往往会成为周边地带交流的中心。 荞山乡场镇恰好就是一种典型的河谷坪坝型的空间构成格局。那么,荞山乡的自然形态肌理无疑 将会是顺延山势和等高线生长,以建筑布局形态的柔美,衬托山体地形的曲缓多变。 另一方面,荞山乡场镇位于山谷中。整个场镇具有独特的生态基底,场镇自由开放式的路网格局 顺应了山势和生态基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荞山乡的这种独特的生态特点和自然形态肌理特征 具有双重后果: a.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是一种独特的小区域生态系统,环境资源优良。 b.生态承载力较差,开发不当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这两点是在荞山乡场镇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值得关注的要点。
风貌协调区
建筑风貌改造、修缮为主的区域。
建筑高度控制图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4
街道立面改造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街道透视图位置
街道景观设计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街道透视图位置
街道景观设计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街道透视图位置
街道景观设计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总体风貌规划
三、交通规划
场镇依托现有的道路,考虑现有通道过于弯 曲、单一,新设三条横向道路,增强横向交 通联系,整个镇区形成环状路网。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总体风貌规划
道路分级
道路分为二个等级,分别为7m、4m,采用一 块板道路形式。沿用现有路网,对路段进行整 修调整。7m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路面, 4m及步行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或广场砖、石板 铺装路面。
集市广场平面图
集市广场鸟瞰图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场镇中的位置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集市广场——景观小品示意图
广场配套健身设施示意 广场休息凉棚示意
文化景观墙示意
广场铺装、小品示意
广场铺装示意
广场植物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四、场镇公共设施示意图 垃圾桶:采用现代感的设计方式,附上 当地木材。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6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一.社区文化广场 二.健身广场 三.集市广场 四.场镇公共设施示意图 五.场镇VI视觉传达规划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场镇中的位置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一、社区文化广场
面积约4000平米,广场定位为场镇形象展示、休闲功能。 中轴线设置水系景观,串联三处景观池,为场镇创造丰富的水体景观; 广场道路与水系交汇处设置单拱景观木桥。
垃圾桶示意 垃圾桶示意
户外设施:针对现有户外设施,在设施外部增加木线条材料,以达到美化效果。
户外设施改造示意 户外设施改造示意 户外设施改造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公厕:在健身广场、集市广场等人流量大 的位置增设两处公厕,每处面积50平米, 以满足居民需求。
公厕:健 身广场
建筑单体透视
色彩选取:
墙面:灰、白色; 坡屋顶:黑灰瓦色; 木构:深木色;
侧立面 正立面
昭通市彝良县荞பைடு நூலகம்乡风貌概念设计
景观凉亭
凉亭选型一:传统风格木构亭
凉亭
采用木结构或混凝土仿木结构。 可选仿古风格、现代风格。 上山步道采用当地石材铺地。
凉亭透视
凉亭正视图
凉亭选型二:简约木构风格示意 上山步道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二零一二年四月
目
录
概况 设计构思 总体风貌规划 街道立面改造 风貌设计指引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场镇亮化工程 实施建议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1
一.区位
概 况
二.镇区建设情况 三.现状建筑风貌 四.场镇现状功能结构与组织 五.场镇现状风貌分析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概况
一、区位
荞山乡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东北部,东与海子乡接壤,西南临近角奎镇,北连小草坝。政府驻 地距彝良县城32公里,全乡总面积198.13平方公里。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概况
二、镇区建设情况
荞山乡镇区靠山而建,两条乡级 镇区大多为两三层的农村居民用 镇区沿路而建,路面质量亟待改 镇区内现有中学和乡卫生院各一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设计整体构思
三、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统筹兼顾,远近结合 合理利用,生态保护 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持续发展,永续利用 可操作性原则 四、设计定位
以聚落形态学和空间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 “分形式”的布局体系。场镇作为一种“自 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适宜从 整体水平上研究场镇的总体风貌。 (1)现代与地方传统兼顾的风貌。 (2)以创建省级优质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目 标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健身广场平面图
健身广场鸟瞰图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场镇中的位置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健身广场——景观小品示意图
广场配套健身设施示意 广场花池示意
广场树池示意
广场配套健身设施示意 广场花池、座椅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场镇中的位置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三、集市广场
面积约2000平米,广场定位为集市功能。 设置开敞空间,广场周边配置少量2-3层建筑,为集市服务; 广场上集市期间设置硬质化铺地、临时木棚满足集市需求,平时作为居民休闲广场。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设计整体构思
五、设计目标 通过沿街环境整治,改善场镇形象; 通过环境整治,增加街道小品,改善街道环境; 通过环境改善,拆除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筑,从根本上改造景观环境。 最终形成
“滇北桃源地,山中幸福村”
的规划目标。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3
总体鸟瞰图 总平图
停车场设置
在场镇入口道路一侧设置150个停车位。 利用广场等开敞空间设置临时停车位。
建 筑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示意
建 筑
一块板道路断面形式
道路景观意向图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总体风貌规划
四、建筑限高
建筑高度控制图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总体风貌规划
五、建筑风貌引导 核心风貌控制区
重点建设、改迁、新建的区域。
公厕:集 市广场
公厕建设风格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重要节点景观指引
五、场镇VI视觉传达规划
荞山乡通过统一的建筑风貌整治和规划,建立 可识别的场镇建筑识别体系、道路空间识别体 系。可建立自身的形象LOGO。
VI示意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CHAPTER 7
场镇亮化工程
一.场镇亮化工程总体布局 二.景观灯具规划
12
4
5 6
10
9
8
7
11
10. 观景台 11. 中学 12. 乡卫生院
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风貌概念设计
总体风貌规划
一、景观风貌规划 场镇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形成 “两轴、一带、多点” 的风貌景观结构
两轴: 一条以政务中心及其前广场、水景、木桥 组成场镇景观主轴; 一条以健身广场——商业街组成的景观次 轴; 一带:以现有场镇道路景观改造为主 的沿街风貌景观带; 多点:场镇创造多个景观开敞空间。
CHAPTER 5
风貌设计指引
一.典型建筑改造 二.周边山坡的景观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