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教案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教案

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PLC编程基本能力。
教学环境
一体化教学教室
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一分钟:实训室安全教育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PLC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衔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题八 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
课题九 旋转式滤水器电气控制系统
课题十 电镀流水线的PLC控制
课题十一四层电梯的PLC控制
课题十二 基于PLC的T68卧室镗床控制
课题十三 自动装料系统的PLC控制
课题十四 运输带控制
课题十五 十字路口交通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四、原理图设计的步骤
1)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
2)根据拖动要求设计主电路。在绘制主电路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台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其容量及拖动负载性质考虑其起动要求,选择适当的起动线路。对于容量小(7.5kW以下)、起动负载不大的电动机,可采用直接起动;对于大容量电动机应采用降压起动。
②根据运动要求决定转向控制。
③根据每台电动机的工作制,决定是否需要设置过载保护或过电流控制措施。
二、设计任务书
1.据老师提供的题目选择
2.自己选题
要求:与PLC密切相关,最多2人选同一题目
三、设计题目
课题一 花式喷水池的PLC控制
课题二 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
课题三 箱体加工专用机床的PLC控制
课题四 加热反应炉的PLC控制
课题五 包装生产线的PLC控制
课题六 多工步机床的PLC控制
课题七 生产线自动装箱的PLC控制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在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方面为日后的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设置必要的联锁(包括同一台电动机各动作之间以及各台电动机之间的动作联锁)。
④设置短路保护以及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位置保护(如极限位、越位、相对位置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和各种物理量保护(温度、压力、流量等)。
4)根据照明、指示、报警等要求没计辅助电路。
5)总体检查、修改、补充及完善。主要内容包括:
④根据拖动负载及工艺要求决定停车时是否需要制动控制,并决定采用何种控制方式。
⑤设置短路保护及其他必要的电气保护。
⑥考虑其他特殊要求:调速要求、主电路参数测量、信号检测等。
3)根据主电路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回路,其设计方法是:
①正确选择控制电路电压种类及大小。
②根据每台电动机的起动、运行、调速、制动及保护要求依次绘制各控制环节(基本单元控制线路)。
2)根据电器元器件的型号、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绘制每一组件的元件布置图(如电器安装板、控制面板、电源、放大器等)。
3)根据元器件布置图及电气原理编号绘制组件接线图,统计组件进出线的数量、编号以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4)绘制并修改工艺设计草图后,使可按机械、电气制图要求绘制工程图。最后按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董健序号:1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一 系统分析
上课地点:Q1-211
课时数:2
授课时间
2016年8月29日3-4节
授课班级
P14电气1、2班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设计目的、安排任务书、设计要求
方法能力
知识获取、归纳,操作能力
社会能力
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目标群体
1、具备电路设计、电气控制基本知识遗漏。
②检查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的触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过电器元器件允许的数量。
③检查联锁要求能否实现。
④检查各种保护能否实现。
五、工艺设计步骤
1)根据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及电器元件的分布状况和操作要求划分电器组件,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和接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