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2016年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1 概述1.1 编制依据1、苏政发[2007]63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7年6月7日2、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苏发改投资发[2007]730号——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7月16日3、桥北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意见(编号:浦口XYZ2007-02)——南京市规划局浦口直属分局2007年7月23日4、南京市桥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7年8月5、《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江苏省建设厅 2003年12月6、《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江苏省建设厅 2006年3月7、《南京市浦口区总体规划》——南京市规划院 2005年8、《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2007)》——南京市规划院 2005年9、《浦口区桥北片区水环境整治可行性研究》——南京市市政公用局 2004年10月 10、《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排水规划》(2004年~2020年)——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年3月11、《南京市浦口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规划中期报告》——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河海大学 2007年3月12、《浦口区水质简报 2006年第四季度》——浦口区水务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13、《关于桥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厂外六座污水提升泵站规划选址的复函》——南京市规划局 2008年2月28日1.2 编制范围桥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可研编制范围为:1、污水处理厂厂区,总规模20万m3/d,一期建设规模10万m3/d;2、厂外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次干管以及相应的提升泵站,服务面积120.6平方公里;3、尾水排放系统。

根据环评报告,尾水排入石头河。

1.3 编制原则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照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

2.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同时注重与当地的工程条件、习惯做法相结合。

3、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浦口区桥北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地方财政,分期分步将污水处理厂建设至设计规模。

主干管和泵站一次建成,次干管、支管逐渐建成。

4、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设计方案力求先进、实用、高效、节能、紧凑、操作管理方便,且耐冲击负荷,减少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5、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平面布局应充分注意近、远期结合,既要满足总体要求和项目完整性,又要保持近期建设的合理性,并减少远期建设与已投产运行设施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

6、设计主要采用节约能源、技术可靠的设备,一般设备选用国内成熟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拟选用进口产品。

7、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加强绿化,尽量减少污水厂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8、污水处理厂采用全自动监测控制和运行管理模式,体现现代化水平。

9、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要求简洁实用,美观大方。

1.4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1997年版)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28-1999)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14)《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7)《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96)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20)《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基规范》(DGJ32/J 12-2005)2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2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23)《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24)《混凝土碱含量限制标准》(CECS53)2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6)《给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7:2002)27)《给排水工程钢筋混凝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9)《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3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CECS 143:2002)31)《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CECS 164:2004)3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规范》(CJJ 77-98)33)《聚乙烯土工膜》(GB/T17643-1998)3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主要施工规范:1)《给水排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5 法律背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执行。

国家所颁布的有关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96年5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3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994年5月)《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00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3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法》(1988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年)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1)环境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各省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标。

2)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3)法律责任授权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警告和惩罚污染者,为具体执行上述法规,国家还颁布了以下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997年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J122-200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2 工程背景2.1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2.1.1 城市概况浦口区隶属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北岸,自古为江北商埠重镇。

长江航道横亘东西,津浦铁路纵横南北,104、312、328国道交汇与此,形成通往华东腹地的水陆交通枢纽。

200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江浦县和浦口区合并建立新的浦口区,成为南京城区的组成部分。

2006年9月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跨江发展战略”。

这是南京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乃至文化观念的重大战略转折,预示着南京由“秦淮河时代”向“扬子江时代”的真正转变。

浦口区共设7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森林公园。

即桥林镇、汤泉镇、星甸镇、永宁镇、石桥镇、乌江镇、盘城镇和江浦街道、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

全区有社区居民委员会105个。

区政府所在地江浦街道。

2003年全区总人口560708人,浦口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区内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烟草、化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等重点行业。

南京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位于浦口区城市西北部,是南京市高新技术的核心区域,开发用地4.2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约56亿元。

随着南京高新区与浦口区两区合并,高新技术将成为整个浦口区的支柱型产业。

2005年,浦口地区生产总值1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比去年上涨9.7%、25.6%和16.3%。

浦口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32.6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6.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3.1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1.4平方公里,仓储用地0.4平方公里,对外交通用地0.6平方公里,市政设施用地0.5平方公里,特殊用地0.4平方公里。

近年来,浦口区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环境质量控制较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东北部苏宁、红太阳等房产商正在建设威尼斯水城、明发滨江等大型社区,为城市新增居民和拆迁居民提供新的居住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