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代理人有何区别?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法人机关的成员,他们的行为无需授权,他们以法人名义为法律行为时,与法人是一个人格,其自己的人格被法人吸收;而法人的代理人是受法人机关委托的人,他们与法人是两个人格。
*2.法人与合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法人的财产是独立的财产,合伙的财产是共有财产;法人的责任是独立的责任,合伙的责任是无限连带责任;法人有章程,有自己意思机关,合伙不要求;法人是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合伙不是,合伙在我国是自然人这一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方式。
*********3、社团法人与社团法人的区别(笔记都不一样啊啊)区别标准社团法人财团法人成立基础人的集合财产集合设立行为合同行为,生前行为单方行为,遗嘱可设立设立人的地位设立人一出资为代价,相应享有社员权通过捐赠或或遗赠设立财团法人,但是并不获得社员权的对价变更和解散理由及后果全体大会决定,董事会决定只能由法院主管机关依特定职权变更或解散有无意思机关社员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章程可经股东大会决策改变无决策机构,执行捐助人的章程,章程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设立程序不同比较严格,多以社会公益为目的民事权利*4、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P江平版29~30)民事权利:指权利主体以实现其正当利益为目的而自由行使意志的范围。
权利是个人人格发展的自由空间。
权利为人的意志划定了范围,也就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与义务的关系:权利是私法秩序维持的手段。
义务是权利的对应物,一方权利的实现是依靠另一方义务的履行。
来句名言~澳大利亚法学家斯托尔雅:“权利关系利益,而义务则表现为保障这些利益所必需的作为或者不作为。
权利暗示一个人的请求或者申诉,义务则规定了义务者必须避免的行为。
权利规定了自由的范围,而义务则规定了一个人应当应答或者负责的行为。
简言之,权利系于利益,而义务则系于与利益相对应的负担。
”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 P王卫国495、权利的取得与权利能力以及行为能力有何关系?权利的取得,除了要有权利能力以外,还要有行为能力。
一个有权利能力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取得权利,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其取得权利。
**6、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法律资格,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平等性,不因为民事主体参与的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民事权利作为利用这种资格而获得的结果,因为参与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自然人因为从事不同的民事活动而取得不同的财产所有权,但并不因此而否定其财产权利能力的平等。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并不包括民事义务,而是相对立而存在。
(3)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反映了国家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
民事权利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产生的,反映了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范围一般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
(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民事权利通常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民事权利多具有期限性。
要说明的是,有些民事权利也终生享有,如人身权,财产所有权等。
(5)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得移转或抛弃。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除了人身权外一般是可以转让或抛弃的。
*7、简述绝对权与相对权的主要区别。
(1)效力范围不同:前者及于不特定人;后者及于特定人(2)义务主体不同:前者是不特定人;后者是特定人(3)权利主体实现权利是否需要义务人协助不同:前者不需要,后者需要(4)义务主体的义务不同:前者是不妨碍行使权利;后者是积极义务。
****8.举例说明什么是抗辩权?(1)抗辩权含义: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
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请求权: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江平版)(2)举例:诸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时效消灭抗辩权等等。
例题:甲被乙家的狗咬伤,要求乙赔偿医药费,乙认为甲被狗咬与自己无关拒绝赔偿。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这个是否认权,不以请求权为基础(不懂不懂啊)A.甲乙之间的赔偿关系属于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B.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属于绝对权C.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D.乙拒绝赔偿是行使抗辩权9、*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权利的原始取得:不以他人的既存的权利为前提的取得(如先占)。
权利的继受取得:以他人的既存的权利为基础的取得。
10、*财产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的辨析(1)财产权是直接以财产为客体或可以用金钱来计算的权利。
特点:a、直接体现经济价值,如行为债务;b、权利可以转移。
例外:如抚恤金、赡养费、伤残补助费,因为此类权利具有人身性。
(2)人身权是以人身权利为权利标的的权利。
特点:a、权利不直接体现经济利益;b、权利不可转移;但法人的名称可以转移,因其具有商业价值。
(3)知识产权是以智力成果为标的的权利。
特点:a、客体属于无体物;b内容具有垄断性***11、支配权与请求权的比较(1)支配权:排除他人干涉而权利人仅凭自己的意志对标的物进行处分的权利。
特点:a、权利主体与客体是特点的,义务主体不特定b、权利利益的实现不需要相对人的配合c、具有排他效力(2)请求权: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与支配权相比较,请求权的实现需要相对人的配合,而且不具有排他性。
4、形成权:仅凭当事人一方的意志就能够使权利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权利(抵销权、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
*13、自力救济的法律要件(一美姐姐,这真的是简答???)P江平版42~43自力救济: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权利。
特点:a、情况紧急,公力救济不能达到目的 b、要有合理界限正当防卫:为了避免自己或者他人受到现实的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的必要行为。
要件:a、有侵害b、现实性:开始并且正在持续c、违法性d、防卫的必要性e、防卫的适度性:一不能超过界限,二禁止权利滥用(借机报复)紧急避险:为了避免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或者财产遭受紧迫的危险,不得已实施的侵害他人的引起危险的物或者非为引起危险的物的行为。
要件:a、有现实紧迫的危险b、目的是为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人身、自由或者财产免遭危险。
c、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小于危险造成的损失自助行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以自己的力量对加害人的自由、财务进行约束或者扣押的行为。
要件:a、权利受到不法伤害b、时间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c、手段合理d、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法律行为****14、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P江平版46~50)权利能力:一个人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力,是取得权利(或者承担义务,因民法以权利为本位,故称权利能力)的法律资格,前提或基础。
特征:a、平等性:与行为能力不同,权利能力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精神状况而一律平等。
是宪法上平等原则在私法上的具体化。
b、自然性:权利能力因出生的事实而当然取得,因死亡而当然消灭,与人的自然生命同步而不被剥夺。
C、不可转让和不可放弃性d、抽象性行为能力:权利主体依自己的意志独立实施法律行为而取得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资格。
从自然属性上说,人与人的差别是绝对的、普遍的——将人的行为能力类型化,其采取的标准是判断能力的有无及大小。
我国民法上的分类……****简述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1)产生和终止的时间不同。
(3分)(2)是否平等不同。
(3分)(3)资格的本质不同:后者强调以自己的行为。
(2分)15、*法律行为与法律事实的区别(P江平版118)法律事实:在私法上能够引起权利义务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自然事件或者人的行为。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的主体为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效果在私法上的实现的行为。
法律事实分为人的行为与自然事件(状态——期满、成年等;事件——出生和死亡、失踪、丧失意识)。
人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非法律行为包括准法律行为(通知、催告)、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缔约过失等。
*简述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1)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概念。
(2分)(2)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成立的关系。
(3分)(3)意思表示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3分)16、****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的差异,区分意义何在?(1)内涵不同:成立=形成;已成立的法律行为应符合有效要件而有效(2)构成要件不同:成立~当时人作出意思表示;……(3)体现过程不同:成立是有效的前提,不成立探讨有效缺乏基础;但成立并不必然有效。
(4)是否主动审查不同:无效——法院需要主动地审查、判断(笔记看不懂……)(5)是否可以通过履行加以弥补不同:不成立可以通过履行弥补(6)法律后果不同:不成立~发生民事责任;无效~民事责任,可能行政or刑事**********17、简答无效的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三者间的区别。
效力未定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的区别(1)无效的行为从成立之时起就无效,可撤销法律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而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在追认权人追认或拒绝前,其有效与无效是不确定的。
(2)无效的行为不存在撤销的问题,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是使其已发生的效力消灭;而对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之拒绝,则是使其确定地不发生效力。
(3)无效的行为自始不发生效力,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承认,是使其已发生的效力得以继续;而对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的追认则是使其确定地发生效力。
(4)无效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主张无效,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权人为行为人本人,而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的追认权为行为人之外的第三人。
*********法律行为可撤销的原因及后果。
(一)原因(共10分)(二)后果(共7分)1.法律赋予行为人一方或者双方撤销权(2分)2.撤销权须以诉的方式(1分)3. 撤销权须在法律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1分)4.撤销前行为有效(1分)5.行使撤销权,则自始无效;不行使或者在除斥期间不行使,自始永远有效(2分)(三)评价(共3分)****18、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若不符合,如何判定效力类型?(1)有效要件:行为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真实:不一致~故意的心理保留与通谋虚伪表示,无意包括重大误解;不自由~欺诈、胁迫);不违反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
(2)A.无效的法律行为: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自实施的行为;b、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行为或违法行为;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d、恶意串通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e、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行为;(合同法规定:e为可撤销行为,损害国家利益则无效)B.可撤销的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显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