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范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逐步改变了以教师、课堂或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了学生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呢?下面结合本
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学习内容
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广阔背景中更
好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数
学的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变为学生自己探究的创新过程。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背景:“有甲乙丙三位工人师傅,甲每加工25个零件,有23个及格,乙加工20个零件,有19个及格,丙加工50个零件,有47个及格。
如果有一批零件要其中一位师傅加工,你会选择谁?”通过探究,使
学生认识到这个现实问题实际上可转化成“求谁的合格率高”这一
数学问题。
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有意识地给学生
提供以下的可探究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课外书,
从容地走进课堂。
同学们在猜想: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了。
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你们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组分得这捆书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
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九分之三,请同学们说一说,这
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分完没有?”这样问题
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究活动立即在课堂上显现,
有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画线段图,有的一会儿测量,有的一会儿皱
眉思索,兴趣盎然,学生会心地笑了,一样多。
这时,学生又产生
困惑,为什么会一样多呢?最后经过引导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给学生主动学习,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关注课堂人文价值,体现人文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它只有正确的理念,而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的答案。
总之,只有把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索学习的灵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数学小论文范文二:离散数学小论文
一、对这门课的认识: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
1、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
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
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
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
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
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
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二、对这门课的建议:
《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
系统、图论.这四部分内容中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们分别作为《离散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容易造成教学内容
繁多与教学课时数偏少相矛盾,使教学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如果这
几部分的内容都要详细讲授,时间上来不及.所以在在教学过程中对
讲授内容的设置上应当有所侧重,比如学生对集合论基础的很多内
容在中学数学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只需要简要介绍一下,重点放在用集台论的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上.对于二元关系这
部分,侧重点是加强对与二元关系的几个性质相关问题的论证方法
的训练.在数理逻辑上通过将一般命题公式和一阶逻辑公式化成范式,达到强化训练学生逻辑演算能力,并通过逻辑推理理论的学习来提
高逻辑推理能力.图论部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处
理上,通过对相关定理及其证明思路的理解来体会图论的研究方法.代数系统这部分内容重点放在群论上,尤其要在代数系统、群、子群、循环群、变换群、正规子群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理
解上下功夫,特别要掌握同构和同态的概念及应用,对于其它的代数系统如环、域及布尔代数则可以略讲.另外,现行大多数教材,主要是集中在从纯数学理论角度教授基本内容,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的.如果选择了这种教
材,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介绍一些知识点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将之与离散数学理论结合介绍给学生,使学生重视这一课程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地进行学习.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学习《离散数学》的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由于这些概念(定义)非常抽象(学习《线性代数》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往往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
这是《离散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觉得不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
因此一开始必须准确、全面、完整地记住并理解所有的定义和定理。
具体做法是在进行完一章的学习后,用专门的时间对该章包括的定义与定理实施强记。
只有这样才可能本课程的抽象能够适应,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只要肯下功夫,人人都能有扎实的基础,拥有足够的数学知识,特别是能大大提高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任何思维理解上的困难。
三、对老师的建议:
前面一堆废话,以下才是学生要说的:
讲课时,如果只讲理论,学生往往感到很乏味所以在讲授时结合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的学生更好地体会离散数学对研究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
这方面老师老师没有光讲理论,
让我们不至于觉得枯燥,但却过多没有联系我们的专业讲解实例,无法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也是大部分课程的问题。
注重类比教学,离散数学中一些概念很容易混淆,个人比较喜欢总结一些东西的共同和不同,虽然有时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从而导
致自己陷入牛角尖。
但从中确实收获不少。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充
分比较的方法,讲清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让我们加深对概念
的理解,从而避免判断的错误。
最好还是布置、批阅作业,这样显然是更利于学生的学习.离散
数学的知识不经过独立思考和多做练习是无法牢固掌握的,因此一
定要给留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要认真仔细批改,将作业中暴露出来
的普遍问题,要进行课堂讲评.通过讲评作业,帮助学生澄清模糊和
错误的认识
还有啊,感觉学校的网络教学虽然有建设可实在无法理解,好多东西都没有,就光有个名字,什么时候离散也能走上网络教学的殿
堂呢。
起码网络课件可以先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