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文主题学习-整本书阅读指导
语文主题学习-整本书阅读指导
(三)现实意义
1.扩大阅读空间; 2.应用阅读方法; 3.养成阅读习惯; 4.发展语言; 5.锻炼思维; 6.强健精神; 7.提升境界。
五、如何指导整本书的阅读?
(一)明确阅读目标 (二)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 (三)做好评价
五、如何指导整本书的阅读 (一)明确目标 1.以课标理念为抓手,分年龄分学段分主题确定阅读目标; 2.注重学段之间、教材与读物之间的衔接; 3.照顾学情差别。
二、什么是“三位一体”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精读课、略读课、课外阅读共同构成 的小学阅读体系。
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全国语文 教研员(小学)部编本教材使用培训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小学语文“部编本”新教材 将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其 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 阅读量,最终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 养。
(二)学生阅读现状
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是散点式、碎片化、 拼接形的,碎片化的学习很难形教材以单篇文章为主,阅读时间短、阅读 目的单一,难以建构文章间的意义关联,散 点式阅读的倾向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的阅 读常常依托数码产品,微信、微博等阅读形 式直接导致阅读的碎片化。
关键词 教师角度:推荐阅读 指导阅读 学生角度:理解感悟 讨论交流
个人理解: 由教师推荐适合学生学段特点的读 物,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课内 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组织学生 开展读后的理解和感悟交流会的阅读活 动。
四、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一)《课标》要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 部分也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 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阐述: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 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 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语文素养应包括: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它包括: 1.课内单篇教材教读 2.课内外群文拓展自读 3.课内外推荐整本书的阅读
三、什么是整本书的阅读
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小学生不同 学段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小学生阅 读的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师的指导 下对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和细节有自己 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讨论交流发 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的阅读 活动。
构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之整本书的阅读指导
报告人 清远市赵代媛名师工作室 赵代媛 2019.6.4
一、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 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 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 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 等。
统编语文教材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 学体系,即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它们在阅 读中有各自的坐标和作用。对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应着力于教读课和自读课的研究,并大力 推进课外阅读,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 于课外”。
语文主题学习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语文主题学习阅读教学体系是双线融合的“三位一体”阅 读教学体系。
2.读中方法指导课 首先,教给阅读方法; 其次,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再次,关注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阅读品位。
3.读后分享课 目的: (1)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2)进一步培养阅读兴趣。
要求: (1)活动形式多样; (2)关注语文特性,以“语文价值”为主。
五、如何指导整本书的阅读
(三)做好评价
线上线下评价体系 1.线上:“一米阅读”APP 2.线下:阅读考级,学生自主命题
五、如何指导整本书的阅读 (二)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 三大课型: 读前推荐课 读中方法指导课 读后分享课
1.读前推荐课 推荐要求:关注学段心理特点。 推荐目标:激发学生阅读需求,创造阅读期待。 低段 绘本阅读,拼音读物,韵律感强,故事性强。 中段 形式丰富,篇目增加,文体多样,名著由少儿版 向原著过渡 。 高段 推荐名著为主,分级分阶梯,必读书目保底,推 荐选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