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园地下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武汉凯信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武汉和记黄埔观湖园2、工程地点:武汉市蔡甸区3、工程规模:建筑物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地下室㎡);4、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土方开挖一、施工准备: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作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5、土方开挖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尺寸,同甲方代表、监理办理控制眨及标高线手续。
6、土方开挖前先熟悉管桩的送桩深度,标注在施工图纸并对跟班人员进行交底。
二、施工工艺:1、坡度的确定:根据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案确定开挖坡度。
2、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分段开挖----修坡----整平,根据施工图纸标高定为黄海标高10m。
开挖要求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为3m,第二层开挖至基坑底;分段开挖长度第一皮每段不超过20m,第二层每段不得超过10m,挖至淤泥时,开挖长度不得超过6m,地质条件较好区域可大面积开挖。
3、施工方法:A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E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密切跟踪挖土施工,并充分了解各跟管桩的送眨深度,指挥好挖土施工。
H基坑开挖至基底时,抓紧施工砖模作业,及进行地下室施工。
地下室侧墙施工完后,应立即在外侧四周均匀分层回填。
I设专人负责进行抽水降水,将地下水位降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安排工人每天清理因汽车外运遗留在街道上的土渣,做好文明施工。
4、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根据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及现场条件现场施工不能堆放土,基坑开挖的土方必须全部外运。
三、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1、按照我公司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严格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进行控制。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公司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1)、工人一进场,马上办理有关安全教育。
(2)现场设专职电工,负责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管理维护,严禁非电工人员拉接电源线;(3)土方开挖过程中,配置专人严密进行边坡支护结构稳定性的监测,发现边坡稳定性隐患及时调整开挖顺序和进度并进行加固处理;(4)土方开挖达到2m时,基坑周边搭设维护栏杆。
(5)基坑外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6)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7)基坑的围护:A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8)施工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土石织物,供边坡稳定性发生变化时装载砂土压坡脚,控制变形;2、现场消防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
(2)加强现场明火作业管理,严格用火审批制度。
(3)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由安全员检查、维修、保证灭火器材完好有效;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1)材料进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的区域排放整齐。
(4)材料进出现场应有严格检查制度和手续。
4、防止扰民措施:(1)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音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2)随时和现场周围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他们的意见、合理建议进行采纳,对有关施工工序安排、工人操作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地下室底板及侧墙的防水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防水采用4mm厚防水卷材。
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报告单方可施工。
防水卷材施工用的配套材料和辅助材料1、卷材接缝胶粘剂:适用以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氯化乙丙橡胶为主要厚料,加入适量的硫化剂促进剂,填充剂和溶剂等配成的常温硫化型胶粘剂。
2、卷材接缝及收头密封剂:选用与卷材性相容的丁基橡胶密封膏作为卷材接缝处和卷材末端收头处的密封处理3、防水层保护材料:抹20㎜厚砂浆保护层。
施工工艺施工前准备:在地下室砼垫层表面不应有起砂掉灰,空鼓等缺陷。
找平层应基本干燥,即可铺设卷材,找平层与突起物相连接的阴阳角,应抹成均匀光滑的直角,下雨或将要下雨以及雨后尚未干燥时,不宜进行防水卷材的施工,地下室采用整体全防水做法。
外墙立面及平面的防水层在需要做防水的施工程序如下:清扫找平层表面→涂布基层处理剂→复杂部位附加增强处理→涂布胶粘剂→铺贴卷材→卷材接缝粘结→抹砂浆保护层→地下室钢筋砼结构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基坑回填。
①在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把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②涂布基层处理剂,一般是将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的甲料、乙料和有机溶剂按1:1.5:3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取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上,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复杂部位附加增强处理。
地下室的阴阳角和穿墙管等忽渗漏的薄弱部位在铺贴卷材前应用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进行附加增强处理,采用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处理时,应将聚氨脂甲料和乙料按1:1.5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后,涂刷在阴阳角和穿墙管的根部,待涂膜固化后,才能进行铺贴卷材施工。
③铺贴卷材。
卷材铺贴可根据卷材的配置方案,从一端开始。
先用粉线弹出基准线,将已涂胶粘剂的卷材卷成圆筒形,然后在圆筒形卷材的中心插入1根Φ30㎜×1500㎜的铁管,由两人分别手持铁管的两端,并使卷材的一端固定在预定的部位,再沿基准线铺展。
在铺设卷材的过程中,不要将卷材拉的过紧,更不允许拉伸卷材,也不得出现皱折现象。
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向立面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阳角。
铺贴时,不得出现空鼓现象。
接缝部位必须距离阴、阳角200㎜以上。
每当铺完一张卷材后,应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朝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
排除空气后,平面部位可用外包橡胶的长30㎝、重30~40㎏的铁辊滚压一遍,使其粘结牢固。
垂直部位可用手持压辊滚压粘牢。
④卷材接缝的粘结。
卷材接缝的搭接宽度一般为100㎜,在接缝部位每隔1m左右处,涂刷少许胶粘剂,待其基本于燥后,将搭接部位的卷材翻开,先作临时粘结固定,然后将粘结卷材接缝用的双组份或单组份的专用胶粘剂用油漆刷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接缝的两个粘结面上,涂胶量一般以0.55㎏/㎡左右为宜。
涂胶20min左右,以指触基本不粘手后,用手一边压合,一边驱除空气。
粘合后再用手持压辊顺序认真滚压一遍。
接缝处不允许存在气泡和皱折现象。
凡遇到三层卷材重叠的接缝处,必须填充单组份氯磺化聚乙烯密封膏或其他性能类似的建筑密封膏封闭。
⑤卷材接缝部位的附加增强处理。
卷材搭接缝是地下工程容易发生渗漏水的薄弱部位,必须在接缝边缘嵌填密封膏后,进行附加处侧边缘部位,用单组份或双组份密封膏进行封闭处理。
⑥砂浆保护层。
在完成油毡保护隔离层的铺设后,平面部位可进行砂浆保护层。
浇筑混凝土时,切勿损环油毡和卷材防水层,如有损环,必须及时用接缝专用胶粘剂补一块卷材进行修复,以免留下隐患,造成渗漏水质量事故。
⑦外墙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施工,可在钢筋混凝土外墙拆模后进行。
凡外墙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凹凸不平处,应先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然后将卷材直接粘贴在平整干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外侧。
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与平面做法基本相同。
外墙防水层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分步回填、分步夯实,并做好散水。
质量要求:1、所选用的防水卷材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并应用附有质量检测报告或其他有关材料质量的证明文件。
2、卷材的搭接宽度和附加补强胶条的宽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搭接缝宽度不宜小于100㎜,附加补强胶条的宽度不宜小于120㎜。
3、卷材的搭接缝以及与附加补强胶条的粘结,必须牢固、封闭严密。
不允许有皱折、孔洞、翘边、脱层、滑移或存在渗漏水隐患的其他外观缺陷。
4、卷材与穿墙管之间应粘结牢固,卷材的末端收头部位,必须封闭严密。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用的材料和配套、铺助材料多属易燃物质,故存放材料的仓库以及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同时要备有消防器材。
2、在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3、每次用完的施工机具,必须及时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以便于重复使用。
4、在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前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穿鞋底带有钉子的人员不允许进入一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地下室工程的关键一道工序,应认真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钢筋砼结构工程。
钢筋工程刨安:钢筋加工在现场挖地上进行,包括调查,断料、对焊、弯曲等。
材料要求:钢筋砼用热轧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的规定。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均应有标志,进场时,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以及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承台钢筋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垫层上划出主筋间距进行绑扎,钢筋底保护层则预制50×50×50的砼块支撑,每间隔1m布置一只。
底板梁钢筋安装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确定钢筋的接头位置,保证符合规范要求,梁底用50×50×35的细石砼垫块做保护层,梁侧保护层用铁丝扎牢,底板钢筋分上下两层,且均应为双向,保证上下钢筋间净距,两层钢筋间应设置稳定可靠的Φ10铁马凳,每平方米放置一个。
墙体钢筋和柱钢筋均应在底板生根,其中墙体在底板生根的钢筋要隔点与底板上的钢筋点焊,并在底板与墙体部的企口形水平施工缝处设墙体钢筋高低接槎伎同一截面内搭接50%。
墙体钢筋双层双向,内外钢筋网片按一半间距设拉结筋,顶板钢筋亦双层双向布置,上下铁间每平方米设1Φ12铁马凳底板和顶板钢筋绑扎时,应按底板底顶上的钢筋在跨中搭接,底板上顶钢筋在支座两侧1/4跨内搭接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