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事件发布

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事件发布

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事件发布大中小订阅共有0条评论16:052010-02-02分享由中国产业报协会和中国环境报道网联合主办评选的“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发布会”于2010年2月2日在北京市渔阳饭店举行。

主办方向媒体公布此次新闻发布会评选结果:1、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将军、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入选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2、解振华、王秉杰、安国通等入选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十大新闻人物;3、“中国政府宣布碳减排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一步明确”、“云南省和湖北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文件”等入选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4、“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责任人以‘投毒罪’论处”、“成都出现罕见浮尘天气”等入选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负面事件。

此前,评选结果已在媒体上进行长达10天的公示,网上大众网友及专业网友的反应极其热烈,没有收到反对意见。

“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暨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负面事件,经过十五名环保专家开展的大量前期工作和评选组评选,在2月2日世界湿地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公布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产业报协会曹恒武会长主持,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将军到会讲话。

“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暨十大新闻人物颁奖晚会将于2010年3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

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新闻人物、负面事件评选结果: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张文台(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一位戎马倥偬、纵横驰骋的上将,一位宽厚仁慈、思想敏锐的长者。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到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无论在充满谋略和智慧的军事领域,还是在促使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他都以杰出的领导才能和智慧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组委会主任以及分管环资委环保世纪行活动的张文台将军,他汇聚全国新闻媒体的力量,秉承为建设生态文明鼓与呼的精神,于2008年、2009年先后组织开展生态文明调研和辽河行活动,由此形成的调研成果和新闻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推进生态文明产生重要影响。

陈政高(辽宁省省长)作为一省之长,他为这个曾经为共和国的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实现腾飞和跨越而殚精竭虑。

从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到贯彻中央确定的振兴东北战略以及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发展战略,辽宁省在发展中高举生态文明大旗,遵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黑土地誓要变绿家园。

在这一过程中,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使这条辽宁的母亲河早日恢复生机”的要求而全面开展的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因其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创新多,而成为辽宁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缩影和代表。

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人物一、解振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作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解振华,在2009年年底召开的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作为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前线“最高指挥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他在坚持《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有效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推动谈判取得进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王秉杰(辽宁省环保厅厅长)让辽河这条母亲河返清,是4000多万辽宁人的期盼。

从2006年走马上任以来,王秉杰便提出“一定要让母亲河更清澈美丽”的口号,提出辽河治理要发挥铁石心肠、铁的手腕、铁的决心“三铁精神”。

在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下,大力关停造纸企业、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进行河道生态治理“三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辽河变清已经不再是梦想。

三、安国通(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理、大兴安岭林管局局长)作为全国四大国有林区之首的大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的重要屏障。

从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的10年时间,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理、大兴安岭林管局局长安国通的带领下,顺利地实现了从“砍伐木头”为主到“营林育林”为主的转型。

50万林区人在管理和经营的10.67万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林区,不畏艰苦、不辱使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生态建设成果。

四、陈洪国(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董事长)作为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军人物,陈洪国不但用大手笔对晨鸣的大力扩张和迈向国际进行布局,他也瞄准了另一个新的目标——打造绿色晨鸣。

投巨资建造污水处理厂、引进新设备节能降耗、引进新技术对污染物循环利用,大规模的环保投入,使晨鸣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董文标(民生银行董事长)作为国内最大民营银行的掌舵者,董文标在带领着民生银行以领先于同业的速度高调前进的同时,也勇敢地承担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民生银行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和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项目,有重点地给予信贷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及环保不达标项目,不提供新增授信。

绿色信贷机制的建立,让民生银行实现了作为一名企业公民应尽的业务。

六、罗红(北京好利来集团董事长)北京好利来集团董事长罗红,摄影家罗红,不同的身份就这样巧妙地交织在一个人身上。

在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之后,罗红便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大自然,他不但用镜头展现自然的原始美丽,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

继2006年6月,罗红在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摄影展后,2009年6月,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参观大厅举办主题为“共同的命运——从非洲到北极的野生动物”摄影展。

对于罗红来说,摄影已经不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而是一个企业家、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在路上。

七、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是一个慈善家,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救回131条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陈光标还是一个环保人,从2003年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他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环境保护。

多年来,陈光标领导江苏黄埔公司诚信做企业,守法经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作出了表率。

八、邹骥(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身为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的邹骥,也是环保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中国气候谈判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作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她曾自费拍摄电视片《地球的女儿》,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并且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环境顾问。

十多年来,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环保事业的守望者,廖晓义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

十、陈飞(浙江省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环保宣传事业,凭着执着和毅力,足迹踏遍全国19个省市,以自己的行动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他先后投入30余万元资金,免费向市民赠送了一万多只环保菜篮子,并以个人身份在家乡珠岸村创建了“中国首个无塑料袋村”。

和他有关的故事不断:提着菜篮子上天安门广场讲环保故事,在人民大会堂与陈佩斯长聊,提着竹篮到京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所有这些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呼唤: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治理污染没有局外人。

2009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一、中国宣布碳减排目标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公布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做了全面阐述,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一步明确9月15日至9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

9月22日,环境部召开传达学习此次中央全会精神的会议,部长周生贤在会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诠释,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建设路径。

三、云南省、湖北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文件2009年,云南、湖北两省在全国率先强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云南省编制了《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湖北省推出了《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四、两型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步伐3月27日和4月18日,环境部分别与湖北、湖南两省签订共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协议。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低碳成为城市、乡村发展新坐标低碳在城市和乡村都大有可为。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在打造“低碳城市”,并各具特色:上海和保定主要作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示范,广州作交通节能示范,攀枝花作生物能源示范,杭州作有品质的低碳生活示范。

我国首个低碳生态乡村在四川省彭州市大坪村兴建,初步摸索出了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乡村模式。

六、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环境基础和发展空间6月8日,国家林业局党组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名义发表长篇学习体会,深刻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我国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

8月26日,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的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认为,造林绿化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号召各地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山西造林绿化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造林绿化进程,部署北方13个省(区、市)和沿海11省(区、市)将分别以实施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载体,加快构筑我国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骨干作用。

林业部门通过改革林权等措施,增强农林植树护林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环境基础和发展空间。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辖中国最大国有林区对此做出有益探索,通过改革走出困境,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林区内的民生状况,也大大减轻了林业生态的压力。

七、“斯巴鲁生态保护奖”成为生态公益品牌12月21日,由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9斯巴鲁生态保护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

从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14个保护野生动物优秀环保团体和38名优秀环保人士分别被授予“2009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集体和个人奖项。

斯巴鲁连续两年共出资200万元人民币与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建立的“斯巴鲁生态保护基金”并设立“斯巴鲁生态保护奖”,正在成长为对我国生态保护工作起到有力宣传和推动作用的公益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