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分析陆秀杰
发表时间:2018-07-12T10:55:52.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陆秀杰
[导读] 摘要:新时期,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单纯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而在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等精神消费的逐步增多,在拉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环境问题。
上海市松江区水务管理所中国上海 201600
摘要:新时期,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单纯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而在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等精神消费的逐步增多,在拉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环境问题。
其中,中小河道因旅游消费的增多而产生的水资源污染、河道处垃圾众多等恶劣的问题都是影响我国中小河道流域自然环境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国相关单位在现阶段必须集中精力对中小河道处的淤泥问题加以处理,进而实现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更具科学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中小河道;综合治理;清淤;淤泥处理技术;探究与分析
引言: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存在于中国境内的中小河道颇多,众多的中小河道在改善我国地质特征,为人们提供用水便利的条件下,也由于人们不规范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习惯而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诸多地区都存在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水资源,引发恶劣的生态环境失衡、自然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资源供应与环境优良。
由此可见,笔者通过本文积极地探析这一问题,并根据具体的污染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进而通过对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的重点分析,体现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中小河道清淤技术的概述
科学、合理地治理中小河道的淤泥,并且不断提升淤泥处理的相关技术对于我国中小河道的水质提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环保清淤的目标早日实现。
通常来说,科学化、系统化、多样化的特征属于我国中小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工程的重要优势条件,必须对以下几种技术形式进行合理的把握,方可实现良好的清淤效果。
(一)环保清淤技术
环保清淤技术需要依靠高精度的挖掘设备来完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水土浑浊度、清淤位置、弃淤位置等要素进行严格地把控,充分遵循环保的要求,进而实现合理清淤与保护环境的高度结合。
(二)排干清淤技术
排干清淤技术主要应用于河流的径流量小且无防涝功能的河道清淤工程中,这种技术主要表现于干挖和水力冲挖两种形式。
同时,这项技术可以达到操作简单、施工设备简单,但是清淤效果佳的目的。
(三)水下清淤技术
一般地,当船上安装有清淤设备,且开挖、清淤工作主要需要依靠清淤船来完成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水下清淤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三种技术形式,即抓斗式技术;绞吸式技术;斗轮式技术。
二、对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进行清淤工作时,必须考虑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污染物的含量和地理位置的特征,以下便是笔者根据这两大因素所展开的实际探析。
其一,污染物的含量。
由于污染物的类型、含量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淤泥处理技术的选择,因而在实施清淤工作时,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些因素,进而选定相应的清淤技术。
通常来说,若某水利工程的淤泥质量在检测后并无污染显示或者污染度较低,那么便不需要对该项工程进行清淤技术的应用;若某水利工程的淤泥质量严重不达标或者超过标准界限,那么便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而达到清淤的目的,促进我国中小河道治理工作更具环保性和科学性。
其二,地理位置特征。
地理位置的差异化也会导致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具有差异化,比如在某些湿地的清淤工程中,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清淤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影响原生态环境、原本的水资源、原本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存地等。
因此,地理位置也是选择应用何种清淤技术的关键条件之一,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三、淤泥处理技术分析
在对河道进行清淤的过程之中会产生较多的淤泥,并且这些淤泥之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在经过雨水的冲刷之后会使得其中的有毒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流入河流之中,对河水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对清理出的淤泥进行有效处理至关重要。
对淤泥处理办法的选择会受到淤泥本身的化学性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应该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恰当的淤泥处理技术。
(一)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淤泥的处理
如何对淤泥进行处理,受到淤泥的污染程度的直接影响。
对于有污染和无污染的淤泥的处理技术是不同的,有污染的淤泥由于其污染程度不同,对其进行处理的技术也是不同的。
在一般的水利工程之中所产生的淤泥基本上都是无污染的,或者是污染程度比较低的。
在其中并没有重金属污染物,并且其氮和磷等的含量也相对较少。
通常在一些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其河道进行清淤所产生的淤泥多数是属于这一类的,同时,将这些淤泥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还可以被用于其它的功用。
而对于有污染的淤泥的处理,应该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降低其污染浓度,主要是通过钝化处理降低其中的重金属含量。
除此之外,淤泥被处理之后的用途也是淤泥处理技术选择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含有较高的氮和磷的淤泥来说,如果被用到远离水源的地方。
那么可以被当做填充物,这样便不会造成对水源的污染。
(二)对污染淤泥的钝化处理
在一些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附近的河流之中淤泥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严重的地区其重金属含量甚至是普通地区的两倍以上,对于此种类型的淤泥应该选择钝化处理技术。
钝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在其中加入相应的化学药物,对重金属的活跃状态进行改变,使其趋于稳定,这样便达到了有效降低其污染的目的。
(三)对淤泥的可持续化处理
此种处理方式主要是相关技术对淤泥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降低或者消除其中的污染物成分,这样就可以使淤泥变成可以被利用的资
源。
较为成熟的处理技术就是热处理技术,通过热处理将淤泥制成砖瓦等,被用于建筑工程之中。
并且,经过热处理之后,所产生的制品虽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但是其处理的淤泥量相对较少。
可以进行大规模淤泥处理的技术主要是将其固化、土壤化,此项技术不仅操作程序相对简单,而且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淤泥处理,因此,后者具有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本文对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其淤泥处理技术进行详细地分析和阐述,进一步凸显了我国中小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中小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的实现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其中不仅要关注社会效益的提升,还不容忽视经济效益的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环境保护的目的得以实现,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小河道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及政策的支持,进而为我国中小河道的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促进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申长璞,李永祥,王明旭.国内外城市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发展现状的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06)
[2]周源,高玉峰,陶辉,柴永进.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对淤泥水分的促排作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S1)
[3]章思亮,李翠,王淼,蒋甫伟,宋金平.淤泥测量常用模型分析与比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03)
[4]金晔军.浙江省水利疏浚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