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粒度的大小和接触时间对废水的处理的何影
响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热电厂每年废弃的粉煤灰超过5O亿t,且循环利用率很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粉煤灰的再利用越来越重视,调查表明,1995年粉煤灰的循环利用率在美国为23 、欧洲42 、日本46 。
发展到目前,发达国家(欧美等)的粉煤灰利用率已达7O ~8O ,而我国目前的利用率仅为3O 左右,且主要用于筑路基和回填。
没有得到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形成了新的环境问题。
如果这种固体废弃物能够得到利用,则既能节约能源,又可为环保工作做出新贡献。
粉煤灰的主要成分及物理性质
粉煤灰属火山灰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SiO。
、AlzO 、Fez0 、CaO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质。
表1为我国火电厂粉煤灰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值[引。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SiO2、Al2O 、Fe2O 、CaO 和MgO五种成分约占我国火电厂粉煤灰化学成分的9O ,其他组分所占比例较小。
吸附作用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
物理吸附时粉煤灰与吸附质(污染物分子)间通过分子间引力产
生吸附,这一作用受粉煤灰的多孔性及比表面积决定。
物理吸附特征主要是吸附时粉煤灰颗粒表面能降低,放热,故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其次是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因而对各种污染物都有一定吸附去除能力。
化学吸附粉煤灰存在大量Al、Si等活性点,能与吸附质通过化学链发生结合。
化学吸附特点是其选择性强,通常为不可逆。
在通常情况下,上述两种吸附作用同时存在,但在不同条件(pH、温度等)下体现出的优势不同,导致粉煤灰吸附性能变化。
从粉煤灰的化学物理性质来看,粉煤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通过吸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一定的絮凝沉淀和过滤作用。
粉煤灰的絮凝沉淀和过滤作用只能对吸附起补充作用。
不能代替吸附的主导地位。
从以往对粉煤灰的一些研究来看,吸附平衡时间和粉煤灰的粒度有关。
颗粒越细,达到吸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吸附速率越快。
粉煤灰的粒度
将经硫酸活化的粉煤灰研磨后,分别过200、160、120、80、40目筛,得到不同粒度的活化粉煤灰。
向6个250 ml具塞三角瓶中各加人COD质量浓度为1 085 mg/l、色度为460倍的造纸废水100ml,再分别加入30 g不同粒度的活化粉煤灰,编号后做吸附振荡试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记录在下表。
接触时间的影响
用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时,搅拌接触时问不同处理效果也不同,在保证处理效果又提高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最佳时间。
在一定粒度下
得到实验结果,并作相应的比较。
得出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粉煤灰粒度的大小和接触时间对废水的处理有何影响,并将在实践中知道我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