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那些富于美感的诗词妙句

那些富于美感的诗词妙句

那些富于美感的诗词妙句古典诗词,有它音韵的一面,有它情意的一面,有它语言美感的一面,这是三个粗略的分类。

而诗词的内在,又有意境和意象的美。

所以我来个大杂烩。

NO.1白云生幽石,绿筱媚清涟。

——谢灵运· 《过始宁墅》NO.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眺·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两句不仅兼顾语言美,还有意境美。

NO.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 《菩萨蛮》NO.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滕王阁序》语言美。

落霞孤鹭,秋水长天,这些是意象,而它们组合构造在一起,就有了意境和境界。

NO.5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NO.6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

——石延年· 《寄尹师鲁》NO.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NO.8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NO.9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NO.1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采桑子》NO.1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NO.11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卿云歌》NO.12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欧阳修· 《蝶恋花》NO.13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一枝梅。

——舒亶· 《虞美人》NO.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浣溪沙》NO.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欧阳修· 《蝶恋花》NO.16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晏殊· 《清平乐》NO.17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晏殊· 《采桑子》NO.18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 《踏莎行》NO.19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 《清平乐》晏殊的词虽然没有永叔的词那么正雅,但也是仅次于永叔的了。

他的愁,他的伤感,都是淡淡的。

所谓“色而不淫,哀而不伤”。

NO.2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寓意》NO.21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临江仙》NO.22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鹧鸪天》NO.23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晏几道· 《清平乐》NO.24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晏几道· 《临江仙》NO.25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张少甫》王维的诗不仅有语言美,还有音乐上的美感,然而还有意境。

NO.2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暝》NO.2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摩诘笔下,动静皆美。

而且他诗的音韵,跟诗中的意境,是非常圆融的。

现在很多人遣词造句,在音韵上没有这么多思考和见识,符合平仄就行了。

我觉得音韵的最大作用不是念起来婉转流畅,而是符合你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还有你的情意。

很多人知道五言学王维,那么究竟学他什么呢,不一而论。

于我来说,就是学他的音乐美感,和他的禅心。

这是最大的特色,至于他的诗运用了哪些技巧,其实这些技巧,其他诗人那也有。

王维山水诗的成就,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音律上的造诣;二是对禅宗佛法的领悟;三是绘画上的技巧。

NO.28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NO.2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选其二NO.3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思念缱绻,这是一种柔情的美。

NO.31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 《送沈子福归江东》我可以这么讲,没人如王维一样,把相思写得这样柔情又有诗意,他笔下的相思,或清新明快,或柔如春水,或温暖如春,或明媚如光,是不带颓废的,伤感绝对不是主旋律。

在诗情画意中把离别和相思这种本来,忧伤的一个事情,说得这么美。

而这种美,并不只是诗歌的艺术创作,还有他本人的真实情意蕴含在里面。

NO.32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 《桃源行》NO.33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不似旧时好。

——王维· 《崔兴宗写真咏》本来青春逝去,朱颜衰老是一件伤感的事情,王维抒发的也是这种感慨,却让人回味无穷。

你说这种感受是因为什么?沧桑美?NO.3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 《关山月》李白诗美在气象,境界阔大辽远。

NO.35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 《八六子》NO.36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 《浣溪沙》NO.3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鹊桥仙》秦淮海的诗不怎么样,但词绝对可以大书一笔,被誉为词家正音、婉约正宗,与柳永同为北宋歌伎的梦中情人。

冯煦将秦观与小山相提并论,而谓之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我不认可,秦观伤心人是真。

但他写过积极向上的词,他的词也不像小山那样,仅限于追忆昔日爱恨离愁中。

他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其蕴藉之深,又岂是小山词可比乎?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淮海情词并非仅限于爱情与艳情,而是也包含着亲情与友情,即融入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也渗透着对仕途与人生的身世之感。

NO.38江南好,风景曾旧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忆江南》NO.39温庭筠· 《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语言精致雅丽,意象清丽朦胧。

NO.4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说起语言的美感,温庭筠的《菩萨蛮》系列、《更漏子》系列,语言华丽精美,而语言之外也蕴含情意无限丰腴深厚,耐人寻味。

陆游曾称“简古”,正是指的这种艺术造诣,也是后代词家极意追求的。

4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42、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NO.43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颜色:翠、金、碧、红、青4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43、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像他的《新添声杨柳枝》,则是透骨情语。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除了“一叶叶人,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还有一首词,也是写得非常有特色,意韵不尽。

《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赞曰:“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

吾安得不服古人?”可见对温庭筠很是服气,但今天很多诗词爱好者,贬低温庭筠的。

其实,这倒是偏见了。

虽然他题材单一狭窄是事实,但是词坛的开山大师,也是词学正音之始,《菩萨蛮》十四首系列,在创作技法上,启后代词人无数艺术法门。

词史上有两个人被誉为词家正音的,一个是温庭筠,一个就是秦观。

情韵兼胜,词之本体。

清朝那帮词学家,可能会推荐你学词的时候,学梦窗、清真。

我绝不这样推荐,应该先学温、李、秦,再补学正中、永叔、稼轩。

等你进入慢词创作时,学周邦彦可以,一上来就学什么梦窗,清真,有点不合适。

当然,开心就好,学谁只要喜欢就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