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样本采集、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样本采集、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标本包装、运送
(三)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要求
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关活动严格按照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 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展。 病毒培养在BSL-4实验室 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实验室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 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
核酸检测流程图
反应体系混合物
正、反向引物混合物 20 µ l
合适的PCR管
特异性荧光探针
PCR仪
5µ l 反应条件取决于 病原体特异性
1) 核酸分离,BSL-3
2) Real-time PCR 检测
实时定量RT-PCR方法
引物/探针
引物探针1 ZEBOV-F ZEBOV-R ZEBOV-P 引物探针2 EBOGP1D-fwd EBOGP1D-rev EBOGP1DZ-Prb
实验人员个人防护
口罩、帽子、防渗漏防护服、乳胶手套、高筒鞋套、防护面 罩(正压头盔)等;
注:手套、防护服大小要合适,检查有无破漏;手套的量要充足,满足随时更换。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均应在BSL-3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 柜内进行; 方便取用的消毒剂(0.5%次氯酸钠溶液、75%酒精等),空间 喷雾消毒设备(使用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
核酸检测
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 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应结合病例 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发病后3~10天血标本病毒核酸检出率高,检测阴 性可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酶标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核 蛋白抗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
序列
CGCCGAGTCTCACTGAATCTG AGTTGGCAAATTTCTTCAAGATTGT FAM-CGGCAAAGAGTCATCCCAGTGTATCAAGTAA-BHQ1
TGGGCTGAAAAYTGCTACAATC CTTTGTGMACATASCGGCAC FAM-CTACCAGCAGCGCCAGACGG-BHQ1
实验操作的生物安全要求
核酸提取时,加入核酸提取裂解液后,可在BSL-2及 以上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应先60℃1小时灭活 ,灭活材料免疫学检测应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 室内进行
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每次标本份数不宜过多, 每份标本量不宜过大
核酸检测
是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 主要检测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 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患者标本 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 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使用受限,但可以获得 病毒基因序列
序列
大小
Filo-A2
Filo-B2
GTCAAAGCATTTCCTAGCAACATGATGG
ATAATAATCACTCACATGCATATAACA
结果判断:阳性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埃博拉病毒感染,但一 般情况下需经序列分析确诊。
谢 谢!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捕获法ELISA方法检测。 疑似病例具有疫区旅行史或患者接触史,IgM抗体 阳性,可确诊,阴性不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目前主要采用间接法ELISA 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IgG抗体。单份血清埃博拉病 毒IgG抗体阳性为曾感染埃博拉病毒,双份血清埃 博拉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 或者以上增高者,可确诊,阴性不排除埃博拉病 毒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
(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诊断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 者
检测内容
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防渗漏防护服 防水靴(或者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鞋套) 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标本采集人员的防护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 吸器 步骤4: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如选择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 吸器时无需佩戴 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一次性防渗漏防护服(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 步骤7: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8:防水靴或防水靴套(或者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 加穿一次性鞋套)
RNA模板5µl,酶(25x)1µl,缓冲液12.5µl,引物(10uM)各1µl,探针 (10uM)0.5µl,加水至总体积25µl。
推荐反应条件为50℃30min,95℃10min,95℃15s、60℃45s反应40个循环 。
结果判断:以定量荧光PCR反应的前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本底信号, 以本底信号标准差的10倍作为荧光阈值,标本扩增产生的荧光信号达到荧光阈 值时所对应的循环数为循环阈值(Ct值),以Ct<35荧光信号数据线性化处理后 对应循环数生成的曲线图成“S”形的标本,可判断为相应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 测阳性。
(二)标本包装与运送
标本包装、运送
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 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标本应当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 运输材料之中 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包装、运送
A类包装,符合UN2814要求,按照三重包装系 统包装:第一层包装(可密封样本袋、50mL离心 管等);第二层安全壳容器(防水、防漏);外 层运输包装组成 样本袋放入防水防漏的第二层安全壳容器中, 为降低破碎或泄漏的风险,用吸水纸等填充物固 定标本袋。安全壳容器和外包装之间放冰袋 不要打开采集管或分装样本 不要离心分离血清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样本采集、 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浙江省CDC 卢亦愚 2014年8月
主要内容
标本采集 标本包装与运送 实验室检测
(一)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人员的防护
按照2014年8月19日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第一 版)(试行)》的要求,采样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 包括:
标本采集人员的防护
脱摘顺序:
步骤1: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防水靴或防水靴套(或者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 加穿一次性鞋套) 步骤3:内层手套消毒 步骤4:一次性防渗漏防护服(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 步骤5:内层手套消毒 步骤6: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 吸器 步骤8: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9: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10:手卫生
标本采集
按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规定,定点医院负责病例的标本采集工作
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等判别结果,采集留 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标本 目前仅需采集血液标本,大小便、唾液和组 织也可用于检测
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 3mL,标记后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 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4管,其中2管尽快 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2管保存于样本采集单位, 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用于其它病原体的筛 查
ZEBOV
y=-3.540x+39.69 R2=1.00西非流行株一致; 1套采用兼并引物,与目前西非流行株差 别2个碱基,但理论上不影响检测。
常规RT-PCR方法
引物
方法1 EBVGP451-472 F EBVGP 1024-1003R 方法2 Filo-A1 Filo-B1 ATCGGAATTTTTCTTTCTCATT ATGTGGTGGGTTATAATAATCACTGACATG 414bp 282bp 5’-TGGGCTGAAAACTGCTACAATC-3’ 5’-TTTTAGTTTCCCAGAAGGCCCA-3’ 570bp
目前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报送审批的检测项目包括:
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 抗埃博拉病毒IgM、IgG抗体检测
标本处理与保存
省疾控中心在BSL-3实验室尽快分离血清,离 心时使用有密封盖的离心桶或转头进行标本离心,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转头放入或取出装有 标本的离心管
分离的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以下, 保存不超过1周可置-20℃
2套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检出限50~100拷贝
ZEBOV
y=-3.469x+39.75 R2=0.999
SEBOV
y=-3.533x+38.41 R2=1.000
CEBOV
y=-3.478x+38.87 R2=0.999
BEBOV
y =-3.470x+38.75 R2=1.000
REBOV
y=- 3.509x+38.54 R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