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论据片段

作文论据片段

论据分析
1、在人类漫漫的发展史上,为真理献身
者有之,为追求理想付诸毕生者亦有之。

然而,人生之短暂,变更突显出价值的重要性。

当那对夫妇经历多少年日日夜夜的研究实验终于发现新
元素而相拥而泣的时候,我看到了价值的所在;当那个大胡子叫喊着在狂热的研究中发现元素周期表时,我看到了价值之所在;当那个真理的坚持者呼唤真理而被活活烧死的时候,我看到了价值之所在。

生命的价值,在他们的不懈追求的一刻得以完美的
体现。

这样的人生,充满着作为一个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翻开厚厚的中国古代史,在满眼硝
烟、流血漂橹的年代,我找到了他的影子。

嵇康,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未曾被遗忘的才子。

他生活在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欲隐而不能
隐,欲退而不得退。

他鄙视权贵,当他嘲讽地呵斥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时候,他在坚持自己内心的准则。

为了这正义,他可以放弃一切名利,甚至生命和友谊。

当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伴着接舆狂笑声飘荡在空中,我看到了他的坚持;当卷入朋友吕安得风波终被司马氏迫
害送上断头台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坚决;当千古绝妙的《广陵散》最后一次在中原大地上奏响,当三千太学生跪地请命,我听到了他无怨无悔的笑声。

不枉活此生!他一生的坚持是生命的价值,嫉恶如仇鄙视权贵。

这样的人生不负我心,追求内心的选
择,充斥着不枉人生的价值。

3、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人生如月,盈
亏有间。

在人生短短数十春秋中,怎样才能找到生命的坐标、实现生命的价值,成为了代代人不懈探究的难
题。

然而,当庄子坦言“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时,当岳飞高歌“八千
里路云和月”时,当文天祥叹惋“零
丁洋里叹零丁”时,答案已经不再迷
惘。

不错,人生在世,沧桑几许,幸
福几何,为的不是虚幻的物质享受,
而是能在历史长河中掬一杯水,找到
生命的真正价值!
4、回首千年,浩浩荡荡的汩罗河畔留下
了一位智者远去的背影。

“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带着满
腔的报国热情,屈原纵身一跃,在一
片昏暗污浊的世界里,投下了闪亮的
光辉。

“再弱的光也是黑暗中一把锋
利的匕首。

”屈原正道直行,于污浊
之中洗尽铅华,实现了生命的终极价
值。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苏东坡手执铜琶铁板叩出了生
命的最强音。

贬到黄州,他留下了脍
炙人口的《赤壁赋》。

贬到苏州,他
便吟唱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飘逸。

面对苦难,他“一蓑烟雨任平生”面
对好邪,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只
留下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

世事变迁,苏轼用那宽如大海的胸襟写下了生命最闪耀的价值。

6、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要追寻
生命的价值,找回灵魂之所在。

只有努力地去追求,拼搏,你的人生才不会黯淡无光,你的青春才不会就此凋零。

灿烂的生命之花只为那些不懈追寻其价值的入而开放。

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谭嗣同的慷慨激昂,鲁迅的明察秋毫,人生的方向有多种,人生的目标有多样,但不论沧海桑田,岁月更替,人生的主旋律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为人生的价值而奋斗。

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趋行于人生的旅途中,你需要做的不仅是欣赏沿途奇妙的风景,更有寻求生命价值的伟人事业,茫茫世界,气象万千,总有一些东西要你去追寻,去铭记。

8、历史的长河无声地流淌,仍在诉说着
那些催人奋进的故事……
9、“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多舛,官场不
顺,最终落得个“病死孤舟”的结
局。

然而,“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
善其身”,孑然一身时却拾起了笔,
将一生的追求与心血诉诸笔端,留给
我们无数佳作:“烽火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吾皇开边意未已,边庭
流血成海水”;“野战千家闻站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其忧国忧民
之思凸显于笔端。

子美成为中国诗坛丰碑式人物,他以坚韧勇敢直面荆棘、深渊,将忧家忧国抑郁不平的情愫,化作沉郁顿挫的千古绝唱。

面对这熠熠生辉的泰山北斗,当年呼风唤雨趾高气扬炙手可热的士大夫相形见绌。

苦难与美好的生命相比,是何其的微不足道,而杜甫正是含垢忍辱,升华了那原本渺小卑微的生命,其诗句、精神与灵魂使他永远光耀千古。

2、滔滔的汨罗江水冲逝了楚国昔日的歌舞升平,冲刷两岸的残垣断壁,却冲不淡人们的亘古回忆。

本可以俸享不尽,荣华遍身;本可以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本可以仕途得意,泽被后世。

但是,你却选择一条坎坷路,越走越远,以致连区区三尺容身之地也不能获取,只能随着逝去的江水激荡不羁的魂灵。

只源于生命初始那声对美的赞叹,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许诺,你心甘情愿的付出一生,生命的火炬在多舛的追寻中慢慢燃尽,直至熄灭。

“吾不能变心以移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愈痛愈坚,你的处世哲学印证了“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的观点,固执与坚毅凝成独特的品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暴者愈暴,愚者愈愚……
卢梭说:“在我整个一生中,我的心象水晶一样透明。

”你的一生为之作了最
好的注脚,尔辈对你除了由衷赞叹与顶礼膜拜之外,能说何呢?
追问历史,先行者用血与泪为短暂的生命划上圆满的句号。

而先哲的行动不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吗?只要你珍视生命,孜孜不倦的探求,会发现一个生命价值的永恒的恒等式:生命=奉献=追求=抗争。

打开历史的闸门,你会惊讶地看到万物之主的“人”原来如此脆弱和黯淡,让人对生命发出诸多的无奈与感:孔子忧国忧民,却终生不得意;岳飞精忠报国,屈死于风波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被贬官;杨靖宇誓死抗日,满腹的树皮草根……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生命连同它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于快乐是一个打击,对于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


哲人说:“点染希望的羽毛,飞翔并忍受
烈焰的煎熬,极度的苦难灿烂地涅盘,流泪的不死鸟在欢叫。

”想到丧身菜市口的谭嗣同,他在其《任学》中说:“禅心剑气相思骨,化作樊难一寸灰。

”真命他已经彻悟到天地大悲这一层了。

都说悲天怜人,其实悲天者难怜人,怜人者不悲天,悲天比怜人更高远,他竟然为了一个低微的怜人事业投身、献身!
极少数读书人悟到悲天者一层,立即将其捂住,如窃得宝玉,怀拽兜内,掉头而去。

而他却不同,早已勘破这一层了,还是端坐在那里。

坐而说大,起而行小,为那点区区小业从容就义?可怜夜半趋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他就是这样走近菜市口的。

如果说,谭嗣同是用生命谱写一曲英雄悲壮之歌,用死来为生命划上一个令人思索的省略号,其生命价值体现为先行者的悲天悯人之思。

那么,当和平的白鸽翱翔蓝天时,新世纪的人儿又为寻找
先人留下的痕迹去感悟些什么?
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人民服务不言悔;焦裕禄“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为变兰考的贫穷落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好干部孔繁森倾心西藏阿里,一片痴心献阿里,自己的身躯长眠于这片让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