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
-------榆次二中白利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的协调人际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激趣诱思
⏹思考:上海的浦东新区在开发前后景观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会发生哪些相应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预习本节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的指标)
【板书】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环节一时事点击
2008年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中,:“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长三角”的崛起与其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有关。

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正待崛起(“政策洼地”和“塌陷地带”)
为何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环节二知识铺垫----自主学习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
【背景知识】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板书】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板书】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思考:
⏹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走出误区
⏹发达地区的收入较高,但高收入地区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

例如一些以出
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低,不能看作经济发达地区。

⏹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的差异小,整个区域处于低
水平的平衡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处于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且这个区实施循环往复的,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板书】二、区域发展阶段
环节三案例探究(以匹兹堡为例)
材料一: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优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

1834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路交通枢纽。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湖和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之称。

这里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合作学习(一)----结合材料一分析,早起匹兹堡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在地图册中找出匹兹堡,结合材料说说它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的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
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交通不发达,技术条件不够(无其他条件配合)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由某一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
文资源(如技术)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
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这个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走出误区
误认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材料二:
随着五大湖工业带逐渐走向成熟。

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带基本形成。

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多种工业部门,国民生产总值也迅速提高,由1870年的164美元上升到1914年的400美元。

“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合作学习(一)----结合材料二分析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与初期阶段相比,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产业结构:趋于复杂
空间结构:工业地域不断扩大,
呈现点—面发展模式。

2.美国东北部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张
材料三:
匹兹堡的困惑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

“钢都”匹兹堡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年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万以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
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

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群策群力---探究学习
假如你是一名匹兹堡市的市民比,想给市长大人写一封信,提出我对改善匹兹堡现状的几点建议。

尊敬的市长大人:
您好!我是匹兹堡市的一名普通的市民。

近年来我越来越感觉我们城市出现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且有呈现加剧的趋势,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想向您提提我对缓建这些问题的建议:..............................
...................。

匹兹堡的复兴
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工业区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

1.积极进行环境治理。

2.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经过治理匹兹堡这座昔日“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前列,被誉为“知识城”
走出误区
⏹误认为每个区域的发展都要经过衰落阶段
⏹误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
⏹误认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是空间结构演化的平衡阶段,不会出现不平

读课本图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图。

验证了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经历了初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实际来分析如何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写出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与意见。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
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2、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
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由
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请就此展开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区域发展阶段,处于不平衡加速发展状态的阶段是( B )
A 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后工业化阶段
D 高效益的中和发展阶段
环节六学以致用
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地区,分析说明该城市的发展过程,说明该城市经济转型中可能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并就这类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寻找新出路的措施。

(提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大同、大庆)
活动:大庆市的发展
问题:
(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