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7分)
1.妹妹tínɡ zhǐ()dú shū(),静静地欣赏墙上自己的yǐnɡ zi ()。
2.在yōu yánɡ()的dí shēnɡ()中,一位身穿xiān yàn()fú zhuānɡ()的小姑娘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二、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1.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juàn quān)了一段。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āi ái)打也值得。
3.爸爸说,假.(jiǎ jià)如今年夏天他不太忙的话,就带我去海南度假.(jiǎ jià)。
三、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12分)
()()()
()()()
四、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6分)
1.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
..的墙上摇晃……()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
3.湿润
..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五、选词填空。
(6分)
果然竟然突然
1.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2.按照老师的提示,我()果然做出了这道难题。
3.在这喧闹的地方,()竟然也能听到婉转的鸟鸣。
六、按要求写句子。
(9分)
1.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仿写拟人句)
2.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缩句)
3.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改为“被”字句)
七、猜谜语。
(6分)
两座窑洞十个孔,一家十位住当中。
不怕冬天北风吹,窑洞里边暖烘烘。
猜防寒用品:
手套十字街头道路边,水泥柱上三只眼。
红、黄、绿色勤变换,车辆行人听调遣。
猜一物:
八、平平的外婆晚上7点钟来电话,让平平告诉妈妈,她明天上午10点半在中
心医院门口和妈妈见面。
请你把外婆的话转述给妈妈听。
(4分)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分)
山村小学
①是一簇白色的山菊花在山野开放吧?
②是一支船队在绿海碧涛中航行吧?
③我们的学校,青瓦碧墙的学校,坐落在山野的怀抱里,远远望去,像绽开的花、扬帆的船。
④它是嵌在大山上的一面窗子,透过它,我们看到辽阔的大海、美丽的城市和遥远的宇宙,还有山外那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
⑤采来山里的花,紫蓝色的牵牛花、乳白色的小茉莉、红霞似的山茶、虹霓似的三色堇(jǐn)……给学校编织彩色的花边,让蜜蜂、蝴蝶飞来,在我们的歌声中舞蹈。
⑥种上山里的香樟、塔松、赤桦……给学校镶了一条绿色的林带,让杜鹃、画眉、布谷、黄莺用啁啾的欢鸣与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作伴。
1.短文第③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我们”的学校比作、。
(3分)
2.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这些颜
色真多呀,可以用四字词语、来形容。
(4分)
3.认真读短文,说一说你对画“”的句子的理解。
(3分)
4.第⑤段写了山村小学的美,第⑥段写了山村小学的美。
(2分)
5.你喜欢你的学校吗?为什么?(4分)
十、作文。
(30分)
写一写你的课余生活吧,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趣事。
第一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一、1.停止读书影子
2.悠扬笛声鲜艳服装
二、1. quān 2. ái 3. jiǎ jià
三、扮装扮狂狂风扬飞扬
份份量旺兴旺场广场
四、1.乌黑 2.人声鼎沸 3.干燥
五、1.突然 2.果然 3.竟然
六、1.柳树姑娘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2.这一问把同学们吓呆了。
3.学校被鲜艳的服装打扮得绚丽多彩。
七、手套交通信号灯
八、示例:妈妈,外婆说她明天上午10点半在中心医院门口和您见面。
九、1.比喻绽开的花扬帆的船
2.白色、绿、青、碧、紫蓝色、乳白色、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我们”在学校里读书学习,通过书本,了解大山以外的世界。
4.花树
5.示例:喜欢。
因为我的学校很漂亮,而且我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
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
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
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
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
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
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
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
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
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
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