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V10.3多计量单位的运用本期概述●本文档适用于K/3 10.2和K/3 10.3 中多计量单位的应用●学习完本文档以后,您可以对物流系统中涉及到多计量单位的设置、参数、单据、报表、因使用多计量单位时的异常错误等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版本信息●2007年02月28日●2007年02月28日版权信息●本文件使用须知著作权人保留本文件的内容的解释权,并且仅将本文件内容提供给阁下个人使用。
对于内容中所含的版权和其他所有权声明,您应予以尊重并在其副本中予以保留。
您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公开展示、公布或分发这些内容或者以其他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
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都可能构成对版权、商标和其他法律权利的侵犯。
如果您不接受或违反上述约定,您使用本文件的授权将自动终止,同时您应立即销毁任何已下载或打印好的本文件内容。
著作权人对本文件内容可用性不附加任何形式的保证,也不保证本文件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绝对完整性。
本文件中介绍的产品、技术、方案和配置等仅供您参考,且它们可能会随时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件中的内容也可能已经过期,著作权人不承诺更新它们。
如需得到最新的技术信息和服务,您可向当地的金蝶业务联系人和合作伙伴进行咨询。
著作权声明著作权所有200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所有权利均予保留。
文档内容从本页开始目录第一章多计量单位的定义及设置 (3)第二章固定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 (4)1.1 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常用计量单位的应用单据 (4)1.2 参数:使用双计量单位 (4)1.3 报表和即时库存的体现 (5)第三章浮动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 (6)1.1 辅助计量单位的应用单据 (6)1.2 参数:使用辅助计量单位 (6)第四章异常问题的处理 (7)在实际业务中经常会使用多个计量单位来对物料或者商品来进行计量。
一种情况是不同业务环节使用的计量单位不一样,如物料在采购、仓存、销售、运输、装卸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但这些计量单位之间具有固定的换算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在K/3中,我们可以通过固定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来处理,;另一种情况是某些特殊物料需要同时采用两种计量单位来计量,并且这两种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不固定,如钢管在计量时既要记录根数,又要计量重量,而且根和重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浮动的;布匹既要计量卷数又要记录米数,而且卷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浮动的,对于这种情况,在K/3中,我们可以通过浮动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来处理。
本文档就主要讲述这两种类型的多计量单位在K/3中单据及报表中的应用。
第一章多计量单位的定义及设置基本计量单位:通常是该物料的最小计量单位,一般用于财务核算和成本计算,如螺钉的个,在计量单位组中换算率为1且是默认的计量单位;常用计量单位:物料或商品在业务处理时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基本计量单位之间具有固定的换算率。
不同的业务环节,如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环节都可以设置不同的常用计量单位。
辅助计量单位:用于辅助计量的单位,和基本计量单位之间具有浮动的换算率。
在业务单据处理时需要同时输入常用计量单位对应的数量和辅助计量单位对应的数量以及辅助计量单位和基本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率。
单位换算率:计量单位之间转换的比率。
在K/3,计量单位组中如下设置:一个计量单位组中只能有一个默认的计量单位。
假设物料100的计量单位作如下设置:注:1个单位的常用计量单位=?(取换算率)个基本计量单位,如上例采购常用计量单位与基本计量单位的关系,即指1包=2piece;1个单位的辅助计量单位=?(取换算率)个基本计量单位,如上例的辅助计量单位与基本计量单位的关系,即指1g=5piece,而不要反过来设置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固定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1.1 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常用计量单位的应用单据采购常用计量单位:应用于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单、退料通知单、采购发票的单位(即常用计量单位);销售常用计量单位:应用于销售报价单、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单、退货通知单、销售发票的单位;生产常用计量单位:应用于生产任务单、产品预测单、重复生产计划单、委外加工生产任务单、生产物料报废单、计时计件工资清单、产品检验申请单、产品检验单的单位;库存常用计量单位:应用于外购入库单、销售出库单、产品入库单、委外加工入库单、其他入库单、盘盈入库单、虚仓入库单、受托加工材料入库单、生产领料单、委外加工出库单、其他出库单、盘亏毁损单、虚仓出库单、受托加工材料领料单、调拨单、虚仓调拨单的单位。
1.2 参数:使用双计量单位相关参数:使用双计量单位:是指在业务处理时使用几种计量单位来衡量物料的收、发和结存。
如果选中该选项,则系统在业务单据中显示两种计量单位,即基本计量单位和常用计量单位;以外购入库单为例,在单据上如下图体现:不选中此参数,则在业务单据中只显示常用计量单位,如下图:1.3 报表和即时库存的体现报表,以物料收发明细表为例:即时库存:注:无论是否选中该选项,在查询报表和即时库存时都可以查询到两种计量单位显示的业务数据信息。
第三章浮动换算率的多计量单位1.1 辅助计量单位的应用单据应用于供应链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单据中。
1.2 参数:使用辅助计量单位选中该选项时,在单据显示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辅助计量单位并可以维护;还是以外购入库单为例,在单据上如下图体现:注:1.在单据上修改换算率时,会自动调整算出辅助数量, 同样的,修改辅助数量时,也会自动重算换算率,但是都不更改常用计量单位数量;2.做库存单据,修改换算率或辅助数量时,会更新即时库存,即时库存中换算率则等于基本单位数量/辅助单位数量。
不选中该选项时,在单据和即时库存中不显示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辅助计量单位,但是在报表中,K/3中库存台账、物料收发明细表、出入库流水账、收发业务汇总表中不受这个参数的影响,而是受报表过滤条件中“显示辅助单位数量”的影响,以物料收发明细表为例,如下图体现:第四章异常问题的处理当“使用辅助计量单位”时,因为辅助计量单位是浮动换算率,在做出入库单据时,是可以修改换算率或辅助数量,会更新即时库存的,所以在做出入库单据更新即时库存时,经常会有以下报错:当出现以上两种报错时,去掉参数“使用辅助计量单位”也是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其实虽然去掉了选项,但后台数据表中仍然会按物料基础资料中设置的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计算辅助计量单位的数量,一旦更新库存时出现1.辅助计量单位数量与基本计量单位数量不同时为0,2.辅助计量单位数量与基本计量单位数量正负符号不一致,即一正一负,这两种情况,系统还是会报错。
解决方法1:1.先通过其他出入库单调整现有库存的辅助单位数量,使得:调整后的辅助计量单位数量=基本计量单位数量/物料基础资料中的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为了简单点,可以先把物料基础资料中的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都改为1后再调整库存。
)实例:假设物料基础资料的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 2即时库存:基本计量单位 20辅助计量单位 9应将辅助计量单位数量调整为10(20/2=10)。
即先做其他入库单,基本计量单位数量为2,辅助计量单位数量为2再做其他出库单,基本计量单位数量为2,辅助计量单位数量为1调整后的即时库存:基本计量单位 20(20+2-2)辅助计量单位 10(9+2-1)这样调整之后,即时库存和新增的出入库单的辅助计量单位数量都是按换算率换算的,就不会出现异常了。
需强调一点,一旦调整完成之后,就千万不要去修改物料基础资料里的换算率了,否则就又有可能会出错。
2.当不想再使用辅助计量单位的话,则可以去掉选项“使用辅助计量单位”。
解决方法2:当做出库单时,1.先按即时库存里基本计量单位数量和辅助数量全部出库;2.然后去掉“使用辅助计量单位”选项;3.再按原基本计量单位的即时库存数量做入库,那么后台的辅助计量单位数量就自动按物料的换算率计算出来了。
另外资料:1.基本计量单位所谓基本计量单位就是每个单位组中作为标准的计量单位,其它计量单位都以它作为计算依据。
每个物料必须确认一个基本计量单位。
由于系统的计量单位设置是按组设置的,每一组指定一个基本计量单位。
因此,物料指定了一个基本计量单位,就等于可以使用该基本计量单位所在组的所有单位。
这种设置是多计量单位的基础。
基本计量单位一旦确定,在以下情况下,物料基本计量单位不能再修改,因此需要谨慎处理:(1)该物料已存在库存中,含初始化设置时录入的初始余额和日常发生的上期结余额.(2)在业务单据中已经用到该物料,使其存在发生额。
如果所设置物料是需要进行BOM处理的,则要综合考虑基本计量单位的设置与计算BOM子项的单位用量之间的平衡,保证单位用量的正常显示,这就要求基本计量单位的设置要适当减小或扩大,以防选择了不合适的计量单位导致处理的差错。
BOM录入的父项子项计量单位取生产计量单位。
2. 常用计量单位基本计量单位与采购,销售,生产,库存存在固定换算率关系。
3.辅助计量单位系统根据辅助计量单位自动携带其浮动换算率,允许修改,在新增单据录入物料代码后系统自动携带此处的换算率内容计算辅助计量单位数量。
4.双计量单位的设置系统设置-供应链整体选项-使用双计量单位。
在业务处理时使用几种计量单位来衡量物料的收、发和结存。
如果选中该选项,则系统在业务单据中显示两种计量单位,即基本计量单位和常用计量单位;否则则在业务单据中只显示常用计量单位,系统默认为不选中。
常用计量单位包括采购、仓存、销售、生产计量单位,分别在采购、仓存、销售、生产环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