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下册 13.6 动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13.6 动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13.6 动物
一、夯实基础
1.下列是水产市场常见的动物,其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蜇 B.海参 C.沼虾 D.乌贼
2.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好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D.青蛙的好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3.下列描述中,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
D.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桔
4.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 B.海葵C.珊瑚虫D.血吸虫
二、能力提升
5.我们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A.青蛙能为人类预报气候
B.青蛙由于水路两栖,可供人玩赏
C.青蛙的肉鲜美,营养价值比较高
D.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6.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青蛙捕捉农业害虫,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C.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花蜜,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能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7.狮子以草原上的弱小动物为食()
A.狮子对自然界无任何作用
B.为了保护小动物,应该捕杀狮子
C.不利于维持草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D.其体内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
三、课外拓展
8.又到白蚁纷飞时,该如何防治白蚁呢?只有了解白蚁,才能更好地防治它们.
(1)白蚁俗称“大水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_________.
(2)纷飞的白蚁,其飞行器官是_________.
(3)白蚁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_________变态发育.
(4)白蚁巢内的白蚁数量可达百万只以上,可分为蚁王、蚁后、兵蚁、工蚁,它们各司其职,根据行为的功能划分,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
(5)“千里之堤,溃于蚁巢”反映了生物能_________环境.
(6)白蚁具有世代相传的趋光性,从行为的发生分析,属于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白蚁的这一特性对其进行防治.
9.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动物资源.
(1)每年会有大量游客来青岛游览,游客们在海底世界观赏各种鱼类时,会看到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鱼在水中运动时靠_________保持前进的方向;鱼在水中靠_________进行呼吸.(2)极地海洋世界的海豚能够完成顶球、跳跃、算数等表演,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海豚在生殖发青方面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
(3)梭子蟹和虾是青岛餐桌上常见的节肢动物,该类群的特征之一是体表有_________.
(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科研人员从鲍鱼的精子中提取出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从而生产出大量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某软体动物幼体的生长,提高了养殖产量.以上实例是利用了哪种现代生物技术?_________.
(5)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水域环境的污染,已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保护
___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四、中考链接
10.(潮州)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A.马科 B.马属 C.哺乳纲 D.鱼纲
11.(赤峰)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A.章鱼 B.金鱼 C.鲸鱼 D.鳄鱼
12.(成都)具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特征的动物是()A.金丝猴 B.鲤鱼 C.褐马鸡 D.蚯蚓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D
2、D
3、A
4、D
二、能力提升
5、D
解析: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青蛙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6、D
解析: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青蛙捕捉害虫,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草原上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遭受破坏,D错误.
7、D
解析:A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
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C错误;
B、为了保护小动物,捕杀狮子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狮子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D正确;三、课外拓展
8、(1)昆虫纲;(2)翅;(3)不完全;(4)社群;(5)影响;(6)先天性.
解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根据其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等.白蚁俗称“大水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
(2)纷飞的白蚁,其飞行器官是翅.
(3)白蚁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白蚁巢内的白蚁数量可达百万只以上,可分为蚁王、蚁后、兵蚁、工蚁,它们各司其职,根据行为的功能划分,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6)蚂蚁的这种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9、(1)尾鳍;鳃;(2)学习性行为;胎生、哺乳;(3)外骨骼;(4)转基因技术;(5)生态系统.
解析:(1)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2)海豚的表演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因此疏于学习行为,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梭子蟹和虾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
(4)科学家们把从鲍鱼精子中提取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一种细菌体内,从而生产出大量的激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中考链接
10、D
解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所以海马属于鱼类.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11、B
解析:A、“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
B、“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
C、“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D、“鳄鱼”,体表有甲,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
所以,属于鱼类的是“金鱼”.
12、B
解析:A、“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陆生,用肺呼吸;
B、“鲤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C、“褐马鸡”属于鸟类,陆生,用肺呼吸;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用体壁呼吸.
所以,具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特征的动物是鲤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