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护理规范
一、输液反应的预防:
1.加强液体管理:一是减少药物贮存(一般备2-3天的量)。
二是在使用上做到先领先用。
三是护士长要每周检查科室液体、药品情况,确保无过期、变质的药品及液体。
2.加强治疗室规范管理:按治疗室管理规定执行。
要求做到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每日的清洁、消毒工作落实;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各类医疗垃圾处理规范。
3.加强护士的规范化操作管理:
(1)护士在执行输液医嘱时认真把好药品查对关。
严格查对药品的有效期及质量,发现药品过期或质量有问题、液体过期、微粒、絮状物、混浊、输液瓶(袋)
有裂缝、漏液等不合格液体不得使用。
(2)把好加药关。
①环境合要求:加药前要注意开窗通风、清洁台面、整理好治疗车。
②严肃认真:不可一边加药一边谈笑、打闹等。
③规范操作:加药前洗手、戴口罩,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加
药时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无菌原则,按规范操作。
操作中禁忌:使用过粗针头
加药、多次穿刺瓶塞、一根棉签连续消毒瓶口(超过3个)、锯安瓿前不消毒、持注射器不规范污染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反复使用长时间不更换。
一次拔安瓿
的量超过一个注射器的容量。
④输液液体要现用现配:最多可配制500ml的一袋备用或100ml的两袋备用。
(3)严格把好输液器材关。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输液针头(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三通管、肝素帽(正压接头)、棉签、敷贴有无过期及质量问题。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范。
加药、打针、接瓶前均应戴口罩、洗手。
输液瓶口、病人的皮肤按规范严格消毒。
(5)按医嘱、病情、输注药物的要求控制好输液速度。
(6)严密观察病情:输液前观察深静脉、PICC、留置针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如有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及报告,必要性拔管。
输液过程
中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严密观察。
(7)严格带教。
未取得护士执照的护士、实习护士须有带教老师从旁带教方可加药、输液、接瓶。
4.加强临床输液管理: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凡发现医生所开医嘱与药物说明书要求的溶媒不符,或一袋液体加入多种药物、有药物配伍禁忌等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二、输液反应的处理:
1.一旦病人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注意保暖,密切观察。
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进行处理,必要时抽血做血培养。
2.立即报告护士长,将残余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剂科检验。
及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通过电子证务发至医疗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科、药剂科、总护士长。
3.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跟踪病人的病情变化。
4.注意证据的保留。
护理记录要记录出现输液反应组液体滴注的时间、速度、余液量;护士在输注过程中巡视的时间和病人的状况;出现输液反应的时间、症
状、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
护士长检查输液执行单的执行时间、护士签名是
否按规范,妥善保管好输液执行单。
护士长要及时查看液体、血培养等检验结
果,并及时打印化验结果保存。
5.科室护士长应对输液反应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护理责任:若存在护理责任,应明确责任后按绩效管理规定处理,制定改进措施,认真抓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