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煤仓安全管理规范大地(天津)选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第一章总则 (3)第二条各厂成立选煤厂煤仓安全运行管理领导小组: (3)第三章煤仓安全运行管理规范 (3)第三条煤仓安全规程 (3)第四条煤仓防高空坠落、防坍塌安全管理规范 (5)第五条煤仓着火安全管理规范 (7)第六条煤仓煤尘安全管理规范 (9)第七条煤仓CO安全管理规范 (11)第八条煤仓瓦斯安全管理规范 (15)第九条煤仓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24)第十条 CO、瓦斯有害气体介绍 (27)第十一条 CO、瓦斯中毒和窒息急救安全规范 (29)大地(天津)选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选煤厂煤仓安全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事故类别20类,煤仓作为选煤厂临时贮存煤炭的容器存在10类事故隐患: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空坠落、坍塌、火灾、瓦斯爆炸、其他爆炸(CO爆炸、煤尘爆炸)、中毒和窒息(CO、瓦斯),经危险源辨识分析确定将煤仓纳入公司、厂重大危险源进行管控,针对事故类别,必须制定规范、科学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煤仓运行行为规范,严格贯彻执行煤仓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二条各厂成立选煤厂煤仓安全运行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厂长副组长:副厂长成员:安全员、工程师、各班组班组长第三章煤仓安全运行管理规范第三条煤仓安全规程㈠贮煤1、煤仓的检查孔必须加盖板,入料口必须设置坚固的箅格防护,箅格网眼不应大于200 mm×200 mm。
非特殊情况,不准拿掉箅格防护。
2、原煤粒度细、易起拱的煤仓,应当配备风力或机械破拱和清仓设施。
3、禁止各厂组织员工进行清仓作业,必须清仓时,向业主申请专业清仓队伍。
4、落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⑴落煤前,仔细观察落煤点是否有人员或车辆,确认无人及车辆后方可落煤。
⑵落煤时,禁止人员或车辆在落煤点附近逗留和行走。
⑶不落煤时,关闭落煤点的仓口或溜槽口。
⑷在贮煤场进行贮煤、推运时,不得形成高差较大的煤壁。
落煤时,不得在落煤点推运。
确因工作需要在落煤点推运时,应当停止落煤或将落煤点改在其他地点。
⑸贮煤场的贮煤量较多时,煤堆上必须有一条推土机能进出煤场的安全通道,路面坡度低于25°,宽度在5 m以上。
㈡给煤1、煤仓堵塞时,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的工具捅煤。
捅煤时,应当站在平台上进行;不准站在栏杆、电机或设备上操作。
不准在仓口捅煤。
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或放在胸前用手推着工具。
2、给煤机在运行中被物料卡住堵塞时,不得用手直接清除。
3、给煤机各转动部位的销子、螺钉必须牢固。
使用叶轮给煤机时,发现钢丝绳缠绕在主轴上或大块矸石、铁器、木材卡住轮子,必须紧急停车第四条煤仓防高空坠落、防坍塌安全管理规范㈠防高空坠落安全管理规范1、安全防护⑴煤仓的检查孔必须加盖板,盖板放置牢固,且周围加栏杆防。
⑵未经厂部批准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禁止任何人随意移除栏杆打开盖板,在检查孔处进行观察厂内状况等违章作业行为。
2、检修作业⑴溜槽内作业①溜槽出入料设备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做好停电、验电工作。
②溜槽出料端如正对刮板输送机闸板,应将闸板关闭,并做好闸板的停电、验电工作。
③进入溜槽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杜绝坠仓事故的发生。
⑵配仓设备检修①上下行设备及检修的配仓设备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做好停电、验电工作。
②检修刮板输送机时,应将所有闸板关闭,并做好闸板的停电、验电③在刮板机头机尾无闸板处检修时,必须系安全带,并在改造过的箱体处插入铁板,杜绝工具、配件等物品坠入仓内。
⑶其他设备检修①加强自主保安意识教育,检修人员必须确认仓上检修时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因素。
②其设备时,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③在检修过程出,出现孔洞时,检修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检修周围设置警戒带,空洞采取临时遮挡措施,杜绝坠仓事故的发生。
㈡防坍塌安全管理规范⑴禁止任何人从仓下给煤机、仓上下料口或检查扣,进入煤仓内进行任何作业。
⑵由于煤仓内积煤时间较长,仓内煤泥等结块造成棚仓现象时,可采用空气炮或请专业清仓队伍进行清仓作业。
⑶凡安排员工进入煤仓内作业的,属于严重违章指挥行为,员工有权拒绝。
⑷进入缓冲仓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防坍塌方案的制定及工作标准,仓壁积煤必须清理干净,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煤仓着火安全管理规范1、危险源根据对洗煤厂工作场所危险源评估结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就可能导致煤仓着火。
⑴煤仓内同一位置的煤长期积聚,导致高温引发自燃发火。
⑵煤尘长时间积聚,氧化高温引起自燃发火。
⑶煤仓内煤尘积聚点未及时清理,使用电焊后造成煤仓着火。
2、危险辨识当发现原煤仓下有以下情况即具备预警条件⑴煤体发热后,会有水蒸气冒出来。
当水蒸气凝聚在空气中,好似白茫茫的浓雾,在温度较低的仓壁和支架上会形成水珠,通常称为“出汗”。
冒汽和“出汗”,是煤炭自燃的最早征兆。
发现此种现象,要求测量煤体温度是否达到预警温度。
⑵异样气味。
煤炭在发热和自燃的过程中,各种碳氢化合物会不断分解放出。
稍加注意,便会闻到带着煤油、汽油、松节油或焦油等气味,这是煤炭自燃的先兆,如果自燃继续发展,气味将变成恶臭。
发现此种现象,要求测量CO浓度是否超标,进入预警。
⑶热气逼人。
煤堆内部自燃,在外表尚不能明显地看出。
但由于热的辐射,会使人感到热气逼人。
3、危害程度分析:当发生煤仓自燃发火,可造成以下危害:⑴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⑵可造成财产损失。
⑶影响正常的生产。
4、应急处置原则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⑴发生煤炭高温以及CO超标现象或自燃发火后,立即向分厂集控室、值班领导、厂长汇报,同时组织现场自救。
⑵现场作业和巡岗人员随身携带CO便携仪,当CO浓度超过24ppm时,岗位司机尽快撤离现场,通知矿方救护队进行处理。
⑶应急成员尽快赶到现场,协助专业消防队伍灭火救援。
⑷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4、安全注意事项⑴禁止非消防救护专业人员(包括岗位司机、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煤仓配煤刮板闸板口、机头机尾落煤口、煤仓检查口观察煤仓内着火情况或测定煤仓内CO浓度。
⑵禁止非消防救护专业人员(包括岗位司机、现场作业人员),在煤仓配煤刮板闸板口、机头机尾落煤口、煤仓检查口用消防水管进行灭火。
⑶煤仓作业人员和巡岗人员必须携带随身携带CO便携仪在煤仓工作,实时监测CO浓度,发现CO浓度出现上涨趋势,迅速打开窗户、通风设施等措施,当CO浓度超过24ppm时,尽快撤离现场。
⑷集控员是煤仓固定CO、瓦斯监测仪的主要监控人,实时监测电脑监测数据,如变化异常,通知煤仓作业人员采取通风措施;监测仪器预警或CO浓度超过24ppm,迅速通知煤仓作业人员撤离。
第六条煤仓煤尘安全管理规范1、危险源⑴煤尘长时间积聚,氧化高温引起自燃发火。
⑵煤仓内煤尘积聚点未及时清理,使用电焊后造成煤仓煤尘燃烧或煤尘爆炸事故。
2、危险辨识⑴煤尘积聚厚度超过2mm,面积大于0.5m2,认定为为重大危险源,否则,作为一般三违行为进行处罚。
⑵如煤仓卫生死角落煤堆积,设备运行等原因产生二次煤尘飞扬,满足煤尘爆炸的三个条件:①煤尘本身必须具有爆炸性,而且浮游粉尘要达到一定浓度:下限为45g/m3,上限为1500—2000g/m3;②要有点燃煤尘的热源;③空气中氧的含量大于18%,将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并进一步引起瓦斯爆炸等次生事故的发生。
3、危害程度分析:当发生煤尘自燃或着火,可造成以下事故:⑴明火引起瓦斯爆炸、CO爆炸等爆炸事故。
⑵火灾造成电气线路、公共设施损坏,财产损失。
⑶最终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及公共设施破坏,影响正常的生产。
4、防范措施⑴防止煤尘积聚的措施①每班对皮带走廊及各个转载点等地点进行冲洗、灭尘,杜绝煤尘堆积现象。
②煤仓的墙面、管路、电缆桥架的卫生,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冲洗。
③加强检修维护确保喷雾装置、喷嘴完好,不堵塞,雾化效果好,溜槽进、出口装设挡帘,挡帘完好,确保各类喷雾、降尘设施运行正常。
⑵防止煤尘爆燃的措施加强仓下转载皮带输送机的电动液压鼓式制动器等制动器制动块内及周围煤尘的清理,避免有制动块与轴摩擦产生热量引起煤尘爆燃事故的发生。
5、应急处置原则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⑴如发生煤尘燃烧,立即用灭火器将着火点扑灭,如火势较大不能迅速扑灭,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立即向集控室、厂部汇报。
⑵厂应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⑶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6、安全注意事项①加强明火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手机和穿化纤衣服进入岗位。
②全厂范围内进行明火作业要执行动火分级管理制度,联合矿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现场调研,编制安全规程措施。
③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
煤仓上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机电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标准》的要求,现场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接地良好,并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
④动火作业时,严格执行煤仓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配备消防器材,作业前将务必作业点周围10m范围内煤尘、积煤清理干净。
第七条煤仓CO安全管理规范㈠CO日常安全管理规范⑴CO监控仪、线缆,由矿方自动化部统一管理维护,选煤厂负责监护看护,不得有私自移动、拆卸、冲水现象发生。
⑵集控员是集控室CO监控的第一责任人,要熟知工艺流程及仓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判断清原因,及时、准确汇报相关人员。
当发现CO有上升趋势时通知现场打开门窗、开启排风机等措施进行通风,防止CO积聚。
⑶在发生CO超限后次日厂部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瓦斯超限分析会,根据预警超限原因、经过及处理措施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上报公司并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㈡CO预警汇报处置安全管理规范⑴24PPM≯CO≥10PPM①集控室集控员立即通知当班班组负责人及岗位司机,并立即向厂部值班人汇报,②集控员通知生产班组负责人,生产班组当班负责人组织人员将储煤仓上所有通风口、门窗全部打开,确保CO的通风排放。
③集控员要密切注意CO的变化情况,并做好变化记录;⑵当CO≥24PPM时①集控室集控员发现报警后,立即通知当班班组负责人及岗位司机迅速撤离现场或岗位巡查检修人员自带便捷式CO检测仪数值超过24PPM时迅速撤离,②集控员立即通知业主公司主要负责人、厂长、业主和本厂值班人员;③由厂长统一安排,向矿调度室汇报,要求矿救护队派人到仓上进行查看,如发现着火,应根据应急预案采取相关措施,本厂所有人员严禁上仓。
④集控员做好CO及处理情况记录。
㈢应急处置措施①如发生CO超过24PPM报警值时,可以断定煤仓内煤已经开始燃烧。
②集控室立即通知厂长或特殊情况由厂长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③总负责人安排集控室立即停止仓下给煤机放煤,以免大量空气进入为煤仓内提供新鲜氧气。
④根据救护队上仓观察情况,如火势过大,立即用消防水进行灭火,防止损坏煤仓,火灭后将煤仓内长期存煤防空;如火势过小,可经消防水灭火后,再向仓内进煤,正常后煤仓、给煤机使用严格执行公司《选煤厂储煤仓、给煤机排放管理办法》,防止仓内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