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
在总结上学期教研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的教学工作重点,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商讨并制定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决定着教学质量。

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教研室人员进行听、说、评课活动。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本学期计划听、说、评课8次,集中听、说、评课4次,中期前2次,第3周听评《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课,第7周听评《林果生产技术》课;中期后2次,第12周听评《园林植物与环境》课,第16周听评《园林植物》课。

个别听、说、评课4次。

详见“2014-2015学年园林技术教研组第一学期听课表”。

2、搞好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学期计划在第6周开展一次野外园林植物识别与标本采集及制作教学实践活动,第13周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一次果树修剪技能训练考核实践教学。

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积极谋划,教研室主动协调、配合,组织相关教师观摩指导。

3、做好平时、其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

计划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4次,前半期2次(第
4、8周),后半期2次(第12、18周),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及进度;检查作业2次,前半期1次,后半期1次。

4、完成院上布置的其他教学工作及考试工作,如出卷、监考、评卷。

二、贯彻学院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学院内涵建设正在有目标、有步骤、有成效的进行当中。

此项举措对于新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责任,更重要的是重担。

我们专业要及时关注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抓住目前我校出台的种种有利政策和措施,一步步搞专业建设(如实训室规划与建设)、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如向课任教师征集教材教参书等)、师资队伍建设(如教师引进和教师培训等)。

在专业建设方面,寻求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可依托的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和校地共建专业,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可持续发展做保障。

三、继续修改完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发展的方向,符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学生招生就业。

在认真分析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当地以及周边地
区经济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室计划进行1-2次专业建设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以本专业实训室规划设置为主题;第二次研讨会以本专业课程设置为主题;第三次研讨会最好能邀请专家来指导,对方案,特别是课程的设置和实训室的规划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和指导。

为此,建议学院在适当的时间组织本室专业教师与兄弟院校开展一次专业建设交流活动,并同时在园林企业考察学习,为办好园林技术专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抓好教师转型培训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本期计划选派两名教师外出进行单科专项进修学习,一名进修《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另一名进修《园林绿化苗木培育》课程;其他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修1-2门专业课,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竞赛,以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有效开展教研室活动强调以“研”为主,把活动场所从教研室移到课堂和实训基地,重点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方式,以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做到有课题、有深度、有记录、有计划地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合学院教学工作重点,围绕学院转型和内涵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参观、考察、调研、讨论、听课、评教和社会服务及生产实践活动,以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坚持开好单周教研室例会,充分发挥教
研室职能作用。

六、积极主动开展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成果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组织和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专业建设的学术研究和教研教改及科学研究工作。

2014年9月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