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表为dtdC r A A ±=,前提是▁▁▁▁。
(2)固体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有▁▁▁▁▁▁,▁▁▁▁▁▁和▁▁▁▁▁▁(3)多孔性球形颗粒10克,半径1cm ,系由密度为4.0克/cm 3的材料制成。
则孔容积Vg=▁▁▁▁▁ ,孔隙率θ=▁▁▁ 假密度ρ=▁▁▁(4)气相反应A +3B →2C ,则δA = ▁▁▁ δΒ= ▁▁▁(5)F(0)= ▁▁▁,F(∞)=▁▁▁,⎰∞=0)(dt t E ▁▁▁,(6)Thiele 模数φ的定义是▁▁▁▁▁内扩散效率因子ζ和φ的关系(φ大于5)是:▁▁▁▁▁▁(7)气固相催化反应器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其中,如果根据气体流动方向,又可以分为▁▁▁▁▁和▁▁▁▁▁(8)一级不可逆反应,D L =1.5×10-9m 2/s ,k L =10-4m/s ,则关于反应速率常数k ,当▁▁▁▁▁时相当于快反应,当▁▁▁▁▁时属于慢反应。
(9)快速的气液反应是指▁▁▁▁的反应,这时反应区主要在▁▁▁▁,工业上可选用▁▁▁▁▁反应器;缓慢气液反应是指▁▁▁▁▁▁的反应,这时反应区主要在▁▁▁▁,工业上可选用▁▁▁▁▁▁反应器。
瞬间反应是指▁▁▁▁▁的反应,适用的反应器有▁▁▁▁▁▁▁。
(10)环流反应器是 ▁▁▁▁▁▁▁▁的一种。
根据环流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根据环流的动力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
(11)空间速度是指▁▁▁▁▁▁▁▁▁▁▁▁▁▁接触时间是指▁▁▁▁▁▁▁▁▁▁▁▁▁▁(12)测定逗留时间分布的实验通常有▁▁▁▁法和▁▁▁▁▁法第一章 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3. 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
(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本征动力学1. 均相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同一相)2. aA + bB pP + sS 对于反应,则=P r _______)(A r -。
(a p )3.着眼反应组分K 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
(00K K K K n n n -=χ)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
(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 A C A C C K r =-,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βα+RT )6.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用逸度表示的速率常数f K ,则C K =_______f K 。
(n RT )() 7.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用气体摩尔分率表示的速率常数y K ,则C K =_______y K 。
(np RT ⎪⎪⎭⎫ ⎝⎛) 8.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他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______。
(拟平衡常态)9.当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的速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时,既不存在速率控制步骤时,可假定所有各步基元反应都处于_______。
(拟定常态)10. 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____________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反应速率)11. 一个可逆的均相化学反应,如果正、逆两向反应级数为未知时,采用______________法来求反应级数。
(初始速率法)12.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______,其它的均为_______。
(主反应、副反应)13.平行反应A P(主)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选择性S p 与_______无关,仅是_______的函数。
(浓度、温度)14.如果平行反应AP(主)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提高选择性P S 应_______。
(提高温度)15.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opt τ______。
(22/1120]1)/[(+K K C A 、211K K )16.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21122k k k k k -⎪⎪⎭⎫ ⎝⎛、1212)/ln(k k k k -) 17.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间歇式全混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21122k k k k k -⎪⎪⎭⎫ ⎝⎛、1212)/ln(k k k k -) 18.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为提高目的产物P 的收率,应______12/k k 。
(降低)第三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1.工业催化剂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2.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而化学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
(范德华力、化学键力)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的,而化学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的。
(多、单)4.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时,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式称为_______。
(吸附等温方程)5. _______吸附等温方程式是假定吸附热是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而随幂数关系减少的。
(Freundlich )6._______吸附等温方程式是按吸附及脱附速率与覆盖率成指数函数的关系导出的。
(Temkin )7.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基于_______方程。
(BET )8.在气—固相催化反应中,反应速率一般是以单位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的,如反应A →B ,A 的反应速率的定义为_______。
(dt dn W r A A ⋅-=-1)9.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真实的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______和_______的影响。
(内扩散、外扩散)10.测定气固相催化速率检验外扩散影响时,可以同时改变催化剂装量和进料流量,但保持_______不变。
(0A F W )11.测定气固相催化速率检验外扩散影响时,可以同时改变_______和_______,但保持0A F W 不变。
(催化剂装量、进料流量)12.测定气固相催化速率检验内扩散影响时,可改变催化剂的_______,在恒定的0A F W 下测_______,看二者的变化关系。
[粒度(直径p d )、转化率]13.测定气固相催化速率检验内扩散影响时,可改变催化剂的粒度(直径p d ),在恒定的_______下测转化率,看二者的变化关系。
(0A F W ) 14.催化剂回转式反应器是把催化剂夹在框架中快速回转,从而排除_______影响和达到气相_______及反应器_______的目的。
(外扩散、完全混合、等温)15.流动循环(无梯度)式反应器是指消除__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实验的准确性提高。
(温度梯度、浓度梯度)16.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孔径较大时,扩散阻力是由_______所致。
(分子间碰撞)17.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孔径较大时,扩散阻力是由分子间碰撞所致,这种扩散通常称为_______。
[分子扩散(容积扩散)]18.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_______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
(0.1um )19.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0.1um 时,_______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
(分子与孔壁的碰撞)20.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0.1um 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_______。
(努森扩散)21.等温催化剂的有效系数η为催化剂粒子的______________与催化剂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实际反应速率、浓度和温度与其外表面上的相等时的反应速率)22.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S φ_______,它是表征内扩散影响的重要参数。
(e m S V D C k R 1-)23.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S φe m S V D C k R 1-,它是表征内扩散影响的重要参数,数值平方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与_______之比。
(表面反应速率、内扩散速率)24.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S φ的大小可判别内扩散的影响程度,S φ愈大,则粒内的浓度梯度就_______,反之,S φ愈小,内外浓度愈近于_______。
(愈大、均一)25.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晶体结构变化、融合等导致表面积减少造成的_______失活,也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_______失活。
(物理、化学)26.催化剂的失活可能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的中毒引起的,关于中毒的两种极端情况是_______与_______。
(均匀中毒、孔口中毒)27.描述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的模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均匀转化模型、粒径不变的缩核模型、粒径缩小的缩粒模型)28.对于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的缩核模型,反应从粒子外表面逐渐向内核部分推进,但粒子体积_______。
(不变)29.煤炭燃烧属于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粒径随着反应进行而不断的缩小,这种模型属于粒径缩小的_______模型。
(缩粒)30.硫化矿的燃烧、氧化铁的还原都属于气—固相非催化反应,反应从粒子外表面逐渐向内核部分推进,但粒子体积不变,这种模型属于粒径不变的_______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