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1卷一。
选择题(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良莠不齐(YOU三声) 表情呆板(DAI一声) 强词夺理(QIAND二声) 尔虞我诈(YU二声)B.咬文嚼字(JUE二声) 一暴十寒(PU四声) 惝恍迷离(TANG二声) 穿凿附会(ZAO二声)C.心广体胖(PAN二声) 莞尔一笑(WAN三声) 血肉模糊(MO二声) 所向披靡(MI三声)D.淆乱乾坤(XIAO二声) 贫瘠不堪(JI二声) 自怨自艾(YI 四声) 暴殄天物(ZHEN三声)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莅临指导丰功伟级生死攸关好高骛远B.党同伐异洞烛其奸声势赫奕一筹莫展C.兵慌马乱一傅众咻无人问津深居简出D.忸怩不安草菅人命既往不究如怨以偿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世上事物林林总总,天下文章万万千千,丰富( )芜杂,一口吞不下,一眼望不穿。
()加以选择,()使之简单化、条理化和本质化,()能认识它,而与此同时,也就是对它的重新组合和再创造。
(),选择文章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
A.却又只有才能从而才因此B.但是只要就能因而就所以C.而且只有才能从而才因而D.但是只要就能因而就因此4.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艾青说:“我所努力的对诗的要求是四个方面:(),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饰空虚;(),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五里雾中。
”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在感人形象保姆大堰河。
A.朴素集中单纯明快勇敢B.单纯朴素明快集中纯朴C.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纯朴D.单纯集中明快朴素勇敢5.下列四句话,朗读的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别。
请根据每句中的语境提示,给每句标上逻辑重音,正确是一项是:(3分)()1.我不会写诗歌。
(你来写吧。
)2.(谁说我会写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3.(我不是不肯写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4.(我只会朗诵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5.我不会写诗歌。
(写篇散文吧!)A.①写②诗歌③我④不⑤会B.①我②不③会④写⑤诗歌C.①我②写③不④会⑤诗歌D.①写②不③会④写⑤我6.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不胜枚举。
B.学习基础知识,应当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切不可一味贪多求快,否则,欲速而不达。
C.这里地震之后,迅速盖起了房屋,恢复了生产,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谌设想的。
D.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怎么批呢?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总明确的一组是:(3分)()A。
难道能够否认《黄山记》是一篇热情奔放、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色彩缤纷、语言华美的优秀散文吗?B。
现在无论城市及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C。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
D。
正因为古猿本身结构具有与人相接近的性状,在一定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大片森林的毁灭等),古猿才有可能离开猿的系统,而向着人的方向发展。
8.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有夜光的②北级星牌的③刚买来的④他家的⑤弓形⑥那座A.④⑥③①②⑤ B.⑥③①④②⑤C.⑥④②⑤①③D.④⑥②①③⑤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谨庠序之教”和“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中的“庠”“序”都指我国古代的地方学校。
B.“因入京师,观太学”和“太学在郊中”的“太学”都是指国家办在京师的最高学府。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和“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都是指我国古代学校学习的内容,即礼、乐、书、数、御、射六种学问或技艺。
D.“金榜题名”是指进士及第,因为考中进士后,用黄纸题写姓名,金为黄色,故称黄榜为金榜。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一首词,完成10-11题。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困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捉金胡禄,汉箭朝飞金仆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茂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锦:(CHAN)锦衣。
②金胡禄(LU)箭袋。
③金仆姑:箭名10.对这首宋词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壮岁旌旗拥万夫”一句是说自己壮年时曾统领过万人的军队抗击金兵。
B.“锦突骑渡江初”一句是说穿着锦衣的精锐骑兵开始渡江南下。
C.燕兵夜捉金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这两句是写与金兵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
D.“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是说自己抗金斗志壮志不改,岁月也不会染白自己的髭须。
11.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上阕回忆自己年轻时奋勇抗金杀敌的情景。
B.下阕抒发自己年老力衰、壮志未酬的感慨。
C.全词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南宋朝廷重用,不顾年老力衰,愿意重返沙场杀敌立功的愿望。
D.作者在序中称此词是“戏作”,实际上是议论政治、抒发感情的严肃作品。
二、(20分)下面是顾炎武写给友人的一封信,阅读后完成12-20题。
去冬韩元少书来,言曾欲为执事荐及鄙人,已而中止。
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
无论昏耄之资,不能黾勉从事;而执事,同里人也;一生怀抱,敢不直陈之左右。
先妣未家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
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
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记》曰:“将贻父母名,必果;将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七十老翁何所求?正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一死而行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此亦人生难得之遭逢也!《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识器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
”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见,足下尚不知邪?抑将谓随俗为之,而无伤于识器邪?中孚为其先妣求传再三,终已辞之,盖为此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既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
今犹未敢许也。
此非仆之言,当日刘叉已讥之。
谨此奉闻。
(亭林遗书)注:①韩元少:顾炎武的朋友。
②昏耄:糊涂,衰老③黾勉:勤勉,努力。
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顾炎武的嗣父顾同吉十八岁时早卒,他的母亲仍按照守节的封建观念来到顾家。
顾炎武即是以侄子身份作嗣子的。
⑤首阳之烈:周灭商后,伯夷、叔齐不食周而饿死于首阳山1.中孚:作者的朋友李愚,字中孚。
2.刘叉:唐朝诗人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物色:寻找B.敢不直陈之左右陈:说出C.此亦人生难得之遭逢也!遭逢:遭遇灾难D.一死而先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彰:扬名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称代的对象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言曾欲为执事荐及鄙人 B.七十老翁何所求?B.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 D.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14.下面对“国亡绝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国家没有断粮。
B.国家没有断顾家的粮C.国家灭亡了,顾家断了粮.D.国家灭亡了,顾炎武的母亲断了粮.15.选出与“将贻父母令名,必果”“令”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2分)()A.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B.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C.挟天子而令诸侯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6.文中”一死而先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选用:(2分)()A.只有……才能……才能…… B.宁可……也要……而且……C.如果……那么……而且……D.无论……也要……也要……选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17.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
(2分)()A.(母)临终留下“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这些文字)记载在墓志铭和行状里。
B.(母)临终遗嘱中有“不要在清朝做官”的话,在墓志铭、行状上刻着(这些文字)。
C.(母)临终留下“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这些文字)记载在墓志铭或行状里。
D.(母)临终遗嘱中有“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在墓志铭、行状上刻着(这些文字)18.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
(2分)()A.韩文公的文章继承八代已衰落的笔法,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近些年以来最为们崇敬,富有极高名望的人了。
B.韩文公文章使衰弱了八代的文坛兴起,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如泰山北斗一样的给人们指方向的人了。
C.韩愈的文章继承八代已衰弱的笔法,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如泰山北斗一样的给人们指方向的人了。
D.韩愈的文章使衰弱了八代的文坛兴起,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近些年以来最为们崇敬,富有极高名望的人了。
19.比较下列句子“之”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两次筛选,第二次选出的一项是:(3分)()A.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 B.一生怀抱,敢不直陈之左右.C.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D.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20.下列句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有:(3分)()A.顾炎武不在清朝作官,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B.顾炎武写此信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辩证地看待韩愈。
C.顾炎武为“养其器识”而始终没有给李中孚去世的母亲写传。
D.顾炎武认为他母亲学习伯夷叔齐,保持民族气节,是了不起的节义行为。
E.顾炎武认为韩愈不是真正的泰山北斗,因为他写过不少墓志铭之类的应酬文字。
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思维科学体系作为一种综合科学体系,它纳入了许多学科。
按照它们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在体系中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思维科学体系的开拓者钱学森设想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层有机结构。
曹利风认为钱学森的设想是可取的。
但是,对每一层次应由哪些学科构成,则持不同看法。
首先,什么是思维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曹利风认为:思维的基础科学应当是深刻揭示人脑思维活动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基础理论,因此作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决不只是逻辑学、形象思维学和灵感学。
思维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应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总结人类思维经验、揭示思维对象的普遍规律和思维自身普遍规律的各种思维科学,首先是哲学世界观和哲学史,其次还有认识论和逻辑学(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类思维科学是思维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的思维科学;另一类思维科学包括研究思维主体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揭示思维过程生理机制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以及普通心理和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