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每题0.5分,共25分)1. 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强度指标的是:(A )A 突发B 散发C 流行D 暴发2. 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抗体是:( B )A B C D3. 超敏感反映根据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几型:(D )A 1B 2C 3D 44. 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D )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的迁人C 免疫人口的死亡D 计划免疫5. 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周以上。
(D)A 1B 2C 3D 46. 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A )A 4,2B 2,4C 3,1D 1,37.需要在2月龄接种的疫苗是:(A )A 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百白破疫苗C 卡介苗D 乙肝疫苗8.可以在-20~8℃需要运输的疫苗是:(A )A 麻疹疫苗B 卡介苗C 百白破疫苗D. 乙肝疫苗9. 皮下接种注射的疫苗是:(A )A 麻疹疫苗B 白破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乙肝疫苗10.现场接种时,接种证上不需要登记的资料是:(D )A 疫苗名称B 接种时间C 疫苗批号D 环境温度11.乡镇级麻疹主动监测要求对所辖村及居民居住区进行监测,正确的做法是:(B )A 每月监测B 每旬监测C 每季监测D 每月监测1/3村12.免疫程序不包括:(C )A 免疫起始月(年)龄B 接种剂次C 接种技术D 接种剂量13.哪种疫苗不在扩免范围?(D )A 流脑疫苗B 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C 乙脑疫苗D 风疹疫苗14.已接种过2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个月。
(C )A 3B 6C 12D 3615.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D )A 皮下注射B 皮内注射C 肌肉注射D 静脉注射16. 试验阳转率<(),反应平均直径<8,说明接种了死菌苗,最常见的原因是冷链保存不当。
( D )A 50%B 60%C 70%D 80%17. 乙肝疫苗不主张臀部注射,主要原因是:(D )A 易损伤坐骨神经B 易损伤腓总神经C 臀部肌肉丰富,疫苗吸收太快D 臀部脂肪丰富,妨碍疫苗吸收18. 传播是乙肝最主要感染方式之一:(B )A 胎儿期B 围产期C 幼儿期D 少年期19. 不符合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C )A 无菌性脓肿B 群发性癔症C死亡D 癫痫20. 县乡两级专业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进行个案调查的时限为:(A )A 48小时内B 72小时内C 一周内D以上都不对21.不适合肌内接种法的疫苗为:(D )A 百白破疫苗B 狂犬疫苗C 乙肝疫苗D 麻疹疫苗22. 适合皮内接种法的疫苗为:(A )A 卡介苗B 流脑疫苗C 麻疹疫苗D 风疹疫苗23. 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 (C )A 玻璃注射器B 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C 自毁型注射器D以上三种均可24. 如何正确开启疫苗: (A )A.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在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B.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C.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镊子敲开安瓿。
D.首先将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再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25.预防接种卡(簿)城市由接种单位保管,农村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管。
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 C )A、5;B、10;C、15;D、2026.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指新生儿出生后:(A )A 24小时内接种B 24小时接种C 1周内接种D 1月内接种27.目前对麻疹暴发是如何定义的:(A )A 一般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现阶段麻疹暴发的定义为:10天内村发生2例以上,乡镇发生5例或以上病例;B 1个村(居委会)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的麻疹病例;C 在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病例;D 1个村内发生1例麻疹即为暴发;28.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的法律、规章的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按照疫情报告属地管理的原则,城镇应于小时内、农村应于小时内报告疫情。
( C )A 3,6;B 6,12;C 12,24;D 24,48;29.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病例。
( D )A 1B 3C 5D 1530.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B、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C、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D、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31. 哪些人可以传播乙型肝炎病毒:(D )A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B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以上人群均可32.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大三阳”是指被检查者:(B )A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e抗体阳性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C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e抗体阳性D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33. 高危病例是指年龄小于岁、接种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
(C )A 1B 3C 5D 1534. 麻疹病人出疹后,血标本阳性检出率近100%。
(D )A 0—3B 3-7C 7-10D 4-2835.百白破疫苗的接种部位为:(D )A 臀部B 大腿前部外侧和上臂三角肌C 大腿前部外侧D 上臂三角肌外侧36.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D )A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C 家庭成员中有乙型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儿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7. 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以下说法正确的为:(B )A 户口在当地的适龄儿童可享受免费疫苗B 在当地居住地适龄儿童,无论其户口是否在本地,均可享受免费疫苗C 户口在当地的成人也可享受免费疫苗D 在当地出生的流动人口不能享受免费疫苗38. 报告例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即提示周围可能存在更多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A、1;B、2;C、3;D、4;(A )39. 关于接种率调查一下叙述正确的是:(C )A 调查所有儿童的建卡情况B 常包括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C 调查内容包括不合格接种和未接种的原因D 以上都不对40. 某县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A 本级卫生主管部门B 本级人民政府C 设县、区的市级卫生主管部门D 设县、区的市级人民政府(B )4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C )A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B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 以上均不对42. 灭活疫苗超过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B )A 0.5小时B 1小时C 2小时D 3小时43. 活疫苗超过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A )A 0.5小时B 1小时C 2小时D 3小时44. 以下符合异常反应内涵的是:(C )A 使用的疫苗不合格B 没有实施规范性操作C 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损害D 接种后所发生的概率高45. 麻疹疫苗初种可使用(D )A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B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C 麻疹单苗D以上均可46.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C )A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B 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C 可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D 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47. 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下列哪种: (C )A 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B 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服务价格等C 疫苗厂家的服务电话D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48. 麻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天(C )A 5B 10C 14D 1549.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A )A 给予0.1%肾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注射B 去甲肾上腺素5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C 5 500毫升+地塞米松50毫克,静滴D 5%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50. 以下不是对易感者的措施:(C)A 免疫预防B药物预防C 隔离预防D个人预防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 常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有:()A 灭活疫苗B 减毒活疫苗C 抗毒素D 类毒素2. 麻疹常在托幼机构、学校或易感者集中的人群中出现暴发,其特点为:()A 与前次流行间隔时间已很长B 传染源从外地侵入C 一旦发生二代病例,传染源迅速扩散,流行高峰突出D高峰后发病骤降,易感人群急剧减少3. 预防接种时哪些儿童的接种情况应该登记到预防接种现场登记表上:()A 辖区内常驻儿童B 补种儿童C 流动儿童D 计划外出生儿童4. 预诊登记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 家长签字B 查体医生签字C 儿童姓名D 入保情况5. 疫苗使用计划编制包括:()A 疫苗品种B规格和数量C供苗渠道D供苗时间和供苗方式6. 使用冷藏箱和冷藏包应注意:( )A 箱(或包)盖是否密闭,有无破损、开裂B 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C 疫苗安瓿直接与冰排接触,确保冷冻D 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7. 常规冷链运转统计报表中应种儿童数包括:()A 适龄初免儿童B 上月漏种儿童C 迁入适龄儿童D已迁出适龄儿童8.减毒活疫苗的特点:()A 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B 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C 在体内有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D.免疫缺陷患者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9.领取和分发疫苗时需要记录的:()A 疫苗名称、失效期B. 数量、批号C. 生产单位D. 领发人签名10.储存疫苗的要求:()A.脊灰疫苗放冷冻室B. 注射用水放冷藏室下层C.卡介苗放冷藏室D.麻疹疫苗放冷藏室11.确定免疫起始月龄时考虑的因素:()A 婴幼儿接种疫苗来自母传抗体的干扰B 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C 传染病暴露机会D 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等差异12.注射麻疹疫苗的正确操作:()A 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接种,用1注射器配5.5号针头B 皮下注射C 用碘酒棉球消毒待干后注射D.用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注射13.2007年7月1日出生的儿童至2009年7月1日时按程序应接种过哪些疫苗:()A 麻疹疫苗B 白破二联C 卡介苗D 乙脑疫苗14.不适合成人接种的疫苗:()A 肺炎疫苗B 脊灰疫苗C 流感疫苗D 疫苗15.免疫程序规定:()A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B 如需同时接种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C 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D 基础免疫要求在18月龄内完成16.无菌性脓肿处置:()A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B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流放器抽取脓液,或切开排脓,并用适量抗生素C局部继发感染化脓时,先根据以往经验选用抗生素,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D必要时进行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17.下列冻制冰排的程序哪些是正确的: ()A 冰排内注入清洁水,注水量为冰排容积的90%B 注水后冰排直立放置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冻制时间应不少于12小时C 在冻制冰排时,冰排与低温冰箱箱壁之间应留有3~5厘米的间隙D 每次冷链运转结束后,应将冷藏箱(包)内冰排的水倒出,清洗干净、晾干后与冷藏箱(包)分开存放18.下面哪种行为不属于安全注射()A 用煮沸法消毒使用后的玻璃注射器、针头、和镊子B 使用自毁型注射器进行免疫接种C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完后扔到垃圾箱、卖废品或给孩子当玩具D 使用曾冻结的乙肝疫苗为儿童接种19.下列属于合格接种必要条件的有:()A 有准确的出生、接种时间记录;B 免疫起始月龄正确;C 剂次间隔时间正确;D 家长承认或证、卡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