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的概况1.兴起背景⎩⎪⎨⎪⎧ 1思想上: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 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2经济上: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阶级上: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2.形成原因: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5.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文艺复兴的突出成就1.薄伽丘和《十日谈》(1)背景: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
(2)内容⎩⎪⎨⎪⎧ ①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②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3)地位: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2.艺坛三杰(1)达·芬奇⎩⎪⎨⎪⎧特点: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 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突破“圣像图”的画法, 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米开朗琪罗⎩⎪⎨⎪⎧ 特点:创作专注人体;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 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代表作:《摩西》《大卫》。
(3)拉斐尔⎩⎪⎨⎪⎧ 特点: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被称为“画圣”。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的戏剧⎩⎪⎨⎪⎧ 1特点: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2杰作:《哈姆雷特》。
3影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 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 极其深远的影响。
[微点拨] (1)从历史角度: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打破了宗教神学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从现实角度: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作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至今仍引领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背景⎩⎪⎨⎪⎧ ①文艺复兴后,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 活跃。
②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
(2)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3)实践: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在教堂门前张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
(4)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5)影响⎩⎪⎨⎪⎧ 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易混易错] 辨别“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2.加尔文宗教改革(1)条件: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著作及主张: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并将其解释成先定论。
(3)意义⎩⎪⎨⎪⎧ ①他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 地区广泛传播。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 的依据。
3.宗教改革的意义(1)改变了欧洲的宗教格局,新教在西欧和北欧广泛传播。
(2)冲击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
[思维导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4.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5.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6.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主题一文艺复兴1.图片探史——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涵图一中世纪的圣母子图二拉斐尔《椅中圣母》探究图二与图一相比,体现了什么思想?阐述这一时期这一思想的内涵。
答案思想:人文主义。
内涵: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史料证史——文艺复兴的影响史料一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史料二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语论从史出史料一间接透露了文艺复兴运动在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上的作用。
史料二则直接肯定了文艺复兴在发现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上的作用。
3.重点讲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评价(1)积极影响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4.归纳比较——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比较主题二宗教改革1.图示构史——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2.图片证史——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实质图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高高翘起。
论从史出史料体现的是信仰得救的宗教思想,其实质就是否定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肯定人的价值。
3.史料探史——宗教改革的影响史料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史料中路德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路德的活动在政治上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经济上损害了教会在德意志的利益;在信仰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所以会引起“教皇大怒”。
4.归纳总结——宗教改革的意义(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4)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5.综合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性质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范围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范围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作用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高考题组1.(2015·天津高考)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 A解析“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理念是人文主义,故选A。
学生研读基督教作品不能等同于宗教制约教育的发展,排除B;题干材料看不出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排除D。
2.(2015·北京高考)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答案 A解析通过题干时间“1521年”和地点“维登堡大学”,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可知,该图画以基督为门徒洗脚的善良行为,反衬教皇让门徒跪着吻脚的骄狂行为,从而达到抨击罗马教廷、宣扬宗教改革的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C项错误。
B、D项材料未体现。
3.(2015·安徽高考)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 B解析根据图片中线条和符号的集中区域主要在“德意志”“英格兰”“瑞典”“尼德兰”“日内瓦”等国家和地区,可直接选出B项。
图中没有明显体现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A项排除;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线条不是特别突出,C项排除;D项虽起源于英国,但当时瑞士的日内瓦在工业革命时期不是很突出,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模拟题组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答案 C解析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可知文艺复兴并不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和神性,故B项错误;“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