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东路西延(××路~×××段)改扩建工程xx标段(0-100~0+850)招标文件
(2)×××东路西延(××路~×××段)改扩建工程xx标段(0-100~0+850)招标文件附图(道路、桥梁、雨水)。
(3)×××东路西延(××路~×××段)改扩建工程xx标段(0-100~0+850)招标设计说明书
(5)工程量清单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01-12-95)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TT-98)
(9)《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12)《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
(1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4)《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15)《xx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J01-47-2000)
(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8) 其他与该工程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19) 对现场的实地考察
1.1.
2.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合理、高效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划分施工区段,协调统一,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抓住影响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项目严密组织。
1.2工程环境
此合同段为×××东路西延(××路~×××段)改扩建工程xx标段,位于××区,西起××××东路立交,经西翠路、东翠路,东至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桩号0-100~0+850全长950米,以解决该地区及相关区域道路交通拥挤车辆堵塞问题,并为城市开发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1.3工程规模
本工程是连接三环和四环的城市快速路,西端起点为与西四环路相交点0-100,东至0+850处,全长950米,在与××路相交点0+702.8处东西向修建一立交桥,以保证××路的正常运行,因快速路(主路)在××路口北侧设置公交停车港湾,根据公交停车站位置,在××路路口,设计1#人行天桥一座,对应道路桩号0+657.89。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及管线工程:
道路工程主要包括主路、地方道路、人行步道、道路附属结构。
桥梁主要包括×××路立交一座,××路1#人行天桥。
管线包括管径D=400~1600㎜雨水及污水、DN600球墨铸铁管一条、中压DN500天然气、36孔电信一条、电力方沟及热力方沟各一条。
主要工程数量:
道路面积:3.34万㎡
桥梁面积:0.95万㎡
路基土总填方:1.92万m3
路基土总挖方:3.26万m3
装配式挡墙:0.04万m3
砼砌块挡墙:0.07万m3
雨水管线:1.689km
上水管线DN600:870m
1.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路立交桥处场地地形平坦,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地基土层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三类,土层岩性依次为人工堆积层、轻亚粘土、重亚粘土填土①层,新近沉积层之中、重亚粘土②层,新近沉积层之卵石、圆砾③层,第四纪沉积的卵石④、⑤、
⑥层。
1.5分项工程设计情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5.1道路工程:
(1)工程技术标准:
×××东路西延工程道路桩号为0-100~0+850,道路红线宽80米,按规划一次实施,主路按城市快速路设计,地方道路按次干路标准进行设计。
快速路(主路)计算行车速度60~80km/h,地方道路计算行车速度40km/h。
机动车道净高≥4.5米,非机动车道净高≥2.5米,荷载标准:城-A级。
(2)道路主线:
主路规划中线即为施工中线,东路段为一直线段,因设计需要,地方道路主线与快速路(主路)施工中线平行,距离为北偏主路施中23.5米。
(3)平面及横断面设计:
考虑到北京市交通的现状,四环路内小型车占绝大多数,大型汽车较少,车行道宽度采用3.5米,主路中间分隔带宽2米,单侧路幅宽11.5米,两侧分隔带宽3米。
地方道路系统桩号0-058.50~0+850,长791.5米,宽16米,面积1.81万㎡,双向行驶,北侧设5米宽人行道,路口渠化宽度19.5~23米。
道路两侧主要单位均在地方路预留出入口。
主路、地方道路、路拱曲线均为直线型,横坡度均为 1.5%,人行道横坡为2%,人行道内每隔5米设置方形树池一个,应与线杆错开种植。
(4)纵断面设计: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标高系指中央分隔带西侧主路内边缘路面设
计高程,其控制标高主要为××路立交规划控制高程,现况西侧永久建筑散水高程,现况路面高程,并照顾现况地下管线及新建雨水管线的埋深而确定。
最大纵坡为3.49%,最水纵坡为0.3%,满足排水要求。
凸形竖曲线半径Rmin≥300m,凹形竖曲线半径Rmin≥2000m。
地方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为其施工中线处道路路面设计高程。
(5)路面结构:主路路面结构,设计弯沉值确定为23.5(1/100㎜)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 4㎝
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Ⅰ5㎝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Ⅰ6㎝
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51㎝
总厚66㎝地方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弯沉值确定为29(1/100㎜)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 4㎝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 6㎝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45㎝
总厚55㎝
人行步道结构:25×25㎝彩色步道方砖5㎝
7.5#水泥砂浆卧底2㎝
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15㎝
总厚22㎝(6)附属构筑物:
沿线人行道外侧新建无障碍人行道及在路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
人行道外侧标高与现况地面高差大于30㎝时,采用混凝土砌块挡墙接顺。
在有条件放坡的地段,采用放坡,坡度1:1.5。
1.5.2桥梁工程:
(1)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城-A级
主桥主孔桥下净空:>4.5m
地震设防烈度:8度
(2)××路立交桥全长356米、宽26.2米,桥梁面积9327.2㎡。
主桥由主桥、东、西引桥组成,主桥位于半径4500米的竖曲线上,两边道路最大纵坡3.49%,横桥向分为两幅,行车道宽11.5米,中央隔离带宽2.0米,路侧防撞护栏宽0.6米。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径30+40+30㎝;引桥上部结构采用后张预应力工字梁组合桥面的简支梁桥,梁长24.96米,东、西引桥桥长分别为150 m(6×25 m),100 m(4×25 m)。
引桥下部结构采用盖梁、墩、承台桩基础;主桥桥墩为独墩,全桥均采用直径1.2 m钻孔桩,桩长12~17m,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桥台,东、西桥台均采用桩基础。
本桥分为三联,引桥与主桥之间伸缩缝采用SSFB160型,引桥与桥台之间伸缩缝采用SSFB80型,桥面铺装为9㎝厚沥青混凝土铺装,下设防水层,桥头设搭板,桥面设泄水孔排水。
(3)1#人行天桥主体结构采用钢箱梁,桥宽3米,梯道宽2米,梯道坡度充分考虑到残疾人需要,确定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