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论文

班级:机电工程系机制本1班学号:1001210137姓名:张任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摘要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作为互联网的基石——计算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的日益丰富,普及率越来越高。

然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世界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计算机改变了世界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人们对未来的设想。

总之,计算机无论在军事、医学、工作、生活都占着重要的地位,也影响着军事、医学、工作和生活。

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在计算机运用方面占着重要地位,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本文详细讲述了计算机的组成、安装、维护等过程。

关键字:计算机、组装、维护二、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47年到1957年。

其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

主要特点:存储量小,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功耗巨大,运算速度慢。

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军事等方面。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58年到1964年。

其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

主存储器还是用磁芯,外存储器开始用磁盘。

主要特点:存储容量增加,运算速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65年到1970年,用中、小集成电路晶体代替分立元件晶体管。

这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控制,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各个领域。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71年直到现在。

其特点为:集成程度更高,计算机更加微型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亿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向高性能、多样化发展,软盘和硬盘得到推广。

三、计算机发展的趋势1、计算机的处理技术不断提高2、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减小3、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4、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多媒体化5、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网络化”时代四、计算机系统概述1、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各种实体部件,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

2、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机程序。

五、计算机主机硬件1.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2. 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需要它散热。

3. 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

4. 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

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

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

特点是储存量大。

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逐步将被淘汰)。

7.电源: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

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8. 显卡: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

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

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

9. 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10.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如图:计算机主机内部结构)六、软件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程序和文档资料的统称1、系统软件:计算机的基础,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一个操作平台。

2、应用软件:为解决某项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程序。

七、计算机安装1)安装硬件(以兼容机为例)1安装机箱: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 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

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

等安装了主板后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

3. 安装CPU: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

注意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

并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的贴在一起。

4. 安装风扇: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 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 安装主板: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 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

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们螺丝孔,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6.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7.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

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IDE数据线,再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注意:不要把数据线接反了。

8. 安装软驱:安装的方法和硬盘差不多。

9.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0. 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 (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

11.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就可以合上机箱盖连接外面的设备了.在机箱后面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绿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鼠标(USB鼠标接在USB口上),同样找到蓝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键盘。

接下来在显卡上接上显示器数据线。

12.完成以上项目后就可以接通电源了,观察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

13.接下来做CMOS设置(根据选项用的主板的BIOS而定)。

2)安装操作系统(以Win XP为例)1 从光盘安装,要把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启动。

(1)启动计算机,按下键盘上的Del (有的是按F2)键,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的主界面。

(2)选择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回车进入设置程序。

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光驱启动),这样就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了。

(3)按F10保存以后的提示是(Y)与否(N)选项,选Y退出设置。

(4)然后将光盘放入光驱里,重启电脑,电脑就会自动从光盘运行,并显示安装界面,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

注意:在Windows XP拷贝完文件到硬盘,第一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前,必须把光盘从光驱中取出,否则系统仍会从光盘启动并会循环执行安装程序。

(5)接下来基本上点着下一步就可以往下走了!一直到正常进入XP系统界面为止。

2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将主板厂商提供的光盘放入光驱内读碟,让其自动运行:(1) 安装主板驱动程序,选中主板芯片组驱动进行安装。

(2) 安装声卡驱动程序,选中声卡驱动进行安装。

(3)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选中网卡驱动解压到指定文件夹,并在设备管理器里面进行安装。

(4) 安装显卡驱动程序,放入显卡厂商提供的显卡驱动光盘点击进行安装。

3 安装应用软件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如OFFICE2003)、解压缩软件(如WinRAR)、汉字输入软件(如极品五笔)、杀毒软件(如瑞星杀毒软件系列)等,只有安装了这一些应用软件才能算是完成了电脑的组装。

八、计算机的维护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计算机的元器件,尤其是各种芯片,如果在高温和高湿度下运行,很容易损坏这些元器件。

比如CPU,一般内部温度不能高于80°C,而外部温度不能高于50°C,如果温度超过这个界限,轻则造成死机,重则可能烧毁CPU。

因此,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高,CPU散热风扇就很难有效发挥作用,这样就难以避免CPU 温度过高的问题。

虽然CPU、显卡、机箱电源上都带有散热风扇,但是如果周围环境过高(比如高于35°C),或者周围环境湿度过高,最好暂时停止使用计算机。

由于计算机内部元器件都是带电工作,因此很容易吸附灰尘。

如果计算机周围环境灰尘较多,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无论是机箱内部的板、卡、风扇,还是机箱外面的键盘、鼠标,都会落上很多灰尘。

而这些灰尘对日常的使用是有很大妨碍的,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板、卡的短路。

因此,保持一个比较清洁的环境,对于计算机的日常使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机箱内部的设备还是机箱外部的设备,都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工作。

2)计算机的清洁(1)对主机和外围设备的外壳应该擦拭一次,用干净的毛巾擦去灰尘即可。

如果主机和外围设备的外壳上有污垢,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计算机清洁膏或计算机去污上光剂擦除。

(2)对主机内部板卡的清洁,一般半年或更长时间进行一次就可以了。

清洁的部位主要是板卡表面、散热风扇和各种接口、连线。

清洁的方法是:先用干布(一定要用质地比较柔软的布)或软毛刷(或者软毛笔)擦去灰尘,灰尘较厚的地方可以用棉球蘸无水洒精擦拭(不能用医用酒精,也不能往无水酒精中兑水)。

对于机箱内元件引脚或焊点较多的地方,在清洁时更应该小心谨慎。

清洁完毕后应该检查是否有棉花丝挂在板卡表面,如果有这种情况,开机时可能会造成板卡短路,严重时会烧毁板卡。

如果使用无水酒精擦拭板卡,擦完后应该用电吹风的低温档把机箱内部吹干。

3)计算机的日常维护1.温度:保持安置计算机的房间干燥和清洁,尤其是计算机工作台要每天(或两三天,视房间的清洁程度而定)除尘。

要知道,显示器是一个极强的“吸尘器”。

笔者就遇到过因为环境不良,显示器内部灰尘厚积,天气转潮时,导致线路板短路打火损坏显示器的事故。

常温环境下,即10-45度(摄氏),超出此范围,就不能保证电脑能够正常地运行;2.湿度:电脑能够在30%-80%的相对湿度环境下工作,超出此范围,就不能保证电脑能够正常地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