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 第十四章 宪法解释
本 章
叁、教学内容(6) 教学内容( )
二、宪法解释的类型: 宪法解释的类型 1、解释效力不同:有权解释(具有宪法效力);学理解 释(无权解释、任意解释)。 2、解释目的不同:补充解释(为了宪法实施而对宪法本 身存在的缺漏所做的补充说明 )与违宪解释(就法律规 范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违背宪法而作的解释)。 3、解释主体(机关)不同: 国家元首的宪法解释:开始于君主制,如明治时期日 国家元首的宪法解释 本天皇的宪法解释。又如当今法国总统的宪法解释。 立法机关的宪法解释:即立宪解释,是立法机关对宪 立法机关的宪法解释 法意思的分析和说明,它发生在立宪和宪法实施过程中。 1984年厄瓜多尔宪法第139条 1982年中国宪法第67条
宪 法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3) 教学内容
二、宪法解释的作用(必要性): 宪法解释的作用(必要性): 明确宪法含义,确实保障宪法的实施与实现:作为根 1、明确宪法含义,确实保障宪法的实施与实现 本大法,宪法的条文简单、概括并保持相对稳定,但是 人们在实施宪法过程中存在宪法规范的不同理解,因此 有必要进行宪法解释,明了宪法基本精神和原则,把握 立宪者制宪的真实意图和宪法条文的准确含义。 进行查漏补缺,适应社会变迁与宪法的发展完善: 2、进行查漏补缺,适应社会变迁与宪法的发展完善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和立宪者的考虑不周,宪法必 然存在漏洞和不完善,因此有必要进行宪法解释,以适 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与 政治力量关系的不断调整也提出了宪法解释的任务。
三、我国的宪法解释完善: 我国的宪法解释完善 1、在全国人大体制内设立专门的宪 法解释工作机关,并配备专业人员, 以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宪法解释 方面的工作,宪法解释工作有待经 常化、制度化。 2、抓紧制定宪法解释法,认真落实 各级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实现 宪法解释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 3、加强宪法解释方面的学术研究, 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宪政观念, 宪 为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提供必 法 要的理论支撑和观念准备。 学
BVerfG
位于卡尔斯鲁厄
宪 法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2) 教学内容( )
第三节 我国宪法解释的理论与实践
一、我国的宪法解释体制: 我国的宪法解释采取立法解释的模式, 1、我国的宪法解释采取立法解释的模式,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解释。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解释。 1954年宪法和1975年宪法对于宪法解释权没有作出明 确规定,只规定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1978 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对宪法的解释权作了明确规定,即宪 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宪法的体制契合我国的宪政理念,人民是宪法的创制者, 只有代表他们行使权力的机关才有权决定宪法含义,它的 宪 解释才是权威的解释。 法
本 章
肆、思考题(1) 思考题( )
1、比较分析: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 比较分析:
2、论述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现状及其 对策。 对策。
宪 法 学
本 章
肆、思考题(2) 思考题( )
选择题1 选择题1: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认为一项法律的个别条款在 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 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并认为有必要对该条款作出法律解 那么,该省人大常委会的正确做法是: 释。那么,该省人大常委会的正确做法是: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律解释 B.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 律解释 C.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释 D.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特设机关的宪法解释:即专门机关解释,由专门机关 特设机关的宪法解释 处理宪法争议,并就相关宪法条文进行释义。一是宪法法 院的宪法解释,如德国(1949年基本法第93条)、奥地利、 意大利等;二是宪法委员会的宪法解释,如法国(1971年 关于结社法的决定)。
法国: 法国: 宪法委员会 小会议厅
宪 法 学
第三节
宪 法 学
我国宪法解释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
一、我国宪法解释的体制 三、我国宪法解释的完善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宪法解释的概念与作用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的含义: 1、宪法解释的含义: 宪法解释也是法律解释。所谓法律解释,就是关于法 律文本的意思的理解和说明(张志铭)。 广义的宪法解释是一切社会主体对宪法的意思的理解 和说明,既包括对失效宪法的解释,也包括对已存在但未 生效或已生效的宪法解释;既指法定机关对宪法的有权解 释,也指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对宪法的无权解释,甚至包 括学者出于研究需要对宪法的任意解释。狭义的宪法解释, 即有权解释,仅指宪法实施过程中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 宪 序对现行宪法的内容、含义及解释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 的理解和说明。本课件采用狭义的宪法解释含义 本课件采用狭义的宪法解释含义。 本课件采用狭义的宪法解释含义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0) 教学内容( )
三、宪法解释的方法:即具体解释宪法的技术手段 宪法解释的方法 1、语义解释:对宪法条文的术语、概念含义的理解和说明。 语义解释 包括:字面解释,按照宪法条文字面含义进行实事求是的解 释;扩充解释,广于宪法条款文字含义的解释,使其符合立 宪原意;限制解释,窄于宪法含义的解释。 文法解释:用文法规则分析宪法规范的文字排列、联系 2、文法解释 及标点符号和句子成分,以解释宪法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逻辑解释: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宪法规范的内容以及 3、逻辑解释 所用概念的内在联系的分析,阐明宪法规范的含义,以避免 前后矛盾,求得对宪法规范的一致理解。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通过研究宪法制定的历史条件,制宪机关对 历史解释 宪法草案的报告和报刊的讨论,对比历史上的宪法规范,来 宪 阐明宪法规范的含义。 法
宪 法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4) 教学内容( )
3、通过合宪性判断,维护宪法权威与国家法制统一:宪 通过合宪性判断,维护宪法权威与国家法制统一: 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文件必须合 宪,一切社会主体必须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要判明不 同类型的法律文件是否合宪,同时也为解决宪法实施过程 中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与宪法的适用分歧乃至出 现违宪行为问题,都有赖于宪法解释,以维护宪法尊严, 保证国家法制统一。
宪 法 学 (2007年国家司法考题·B)
本 章
肆、思考题(3) 思考题( )
选择题2 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 选择题2: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 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 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 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 宪法》 立法法》 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 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 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 部门规章
第十四章 宪法解释
壹、教学目的与要求 贰、教学重点与难点 叁、教学内容 肆、思考题 伍、参考文献
宪 法 学
本 章
壹、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把握有关宪法解释的基本原 理与限制因素;了解我国解释制度 理与限制因素; 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完善 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 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3) 教学内容(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关 第一,宪法的解释权与宪法实施的监督权不能完全隔 离,享有宪法实施的监督权也意味着享有宪法的解释权。 全国人大也是我国法定的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第二,现行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撤 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该规定意味着全国人大 行使该权力时必然存在宪法解释。 第三,现行宪法第62条还规定,全国人大还行使应当 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属于全国人大的 宪法解释权方面的立宪保留条款。 我国现有宪法解释模式的缺陷:违宪判断的困境;宪 法解释与宪法修改的主体同一性;宪法的司法适用限制。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1) 教学内容( )
5、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解释:它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考 社会学解释 察解释可能导致的社会效果,以确定最终的 宪法解释。 6、系统解释 系统解释:它是指从一个宪法规范与其他 系统解释 规范的联系以及这一规范在整部宪法的地位 来阐明宪法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联邦德国宪法法院
2005年 2005年3月31日, 31日 国务院举行第三次 学习讲座,学习《 学习讲座,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 法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5) 教学内容( )
第二节 宪法解释的原则 与方法
宪 法 学
一、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的原则 1、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3、遵循法定程序原则:解释 主体不同,程序也有差异。 立法机关的解释适用立法程 序或特别程序;司法机关的 解释适用于普通诉讼程序; 专门机关的解释程序,由组 织法规定。 4、系统整体解释原则
宪 法 学
本 章
叁、教学内容(7) 教学内容( )
宪 法 学
1999年 1999年6月26日和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 26日和2005年 日和2005 27日 常委会分别对香港基本法第22 24条和第53条 22、 条和第53 常委会分别对香港基本法第22、24条和第53条 有关香港居港权和行政长官补选问题作出解释
本 章
叁、教学内容(15) 教学内容( )
4、国务院关于行政法规的规范解释。 国务院关于行政法规的规范解释。 5、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大实际行使着解释宪法的部分职 权。 宪政实践中的宪法惯例也是宪法解释的表现形式。 6、宪政实践中的宪法惯例也是宪法解释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