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摘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要把小学办好,关键在于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

虽然每个校长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所在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
但一些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是一致的,互通的。

根据笔者多年的体会,以下
是笔者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的几点肤浅体会。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管理;体会
贫困地区的教育,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
欠发达地区建设中应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早在党的十四大上就作出了明确的
回答:“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一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而国家西部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奠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办好。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要把小学办好,关键在于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

虽然每个校长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所在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所
以在办学路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途径也截然不同。

但一些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是一致的,互通的。


长管理的范围很大,内涵很多,根据我多年的体会,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农村小
学校长管理的几点肤浅体会。

一、校长要懂得学校管理的涵义
国家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管理涵义有两重:一是探究社会环境同学校间的关系
和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设施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
探究学校管理人员如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依据,立足实际,
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采取科学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合理配置学校资源,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实现学校教育的任务。

二、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原则。

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任何管理活动都有其预定的过程和指南。

所以贫
困地区农村学校管理社会主义方向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一切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的理论为基础。

在小学管理中,必须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过程中落实,坚定
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使之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2.管理育人原则。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它决定着学校的一切活动具有教育性,赋予所有活动一
定思想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管理活动和各项管理措施,都应体现和发挥对小
学生的教育作用。

即使是以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包括教学秩序、生活秩序、活动秩
序的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也要从育人出发,伴之以润物无声的说服教育,而不
能采用简单的强制方法或粗暴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3.教学为主原则。

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学校要为培养学生良好
的思想品德打基础,要传授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校实现求生存、树
威信、促发展的基本途径。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主要离不开教学这条途径,不以教学为主,教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教学计划就无法完成,提高教育质
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教学为主,要求校长牢牢的抓住这个中心,全面安排和协调学校各项工作,
使之各司其职,各谋其事,各尽其责。

同时都能服务于教学,推动教学。

以教学
为主,要求学校校长建立和健全教学指挥系统,科学的组织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以
及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维护和强化已形成了的合理的教学常规和教学秩序。

以教学为主,还要求校长要长期深入教学第一线。

4.依靠教师原则。

学校育人,需要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而主要和直接的育人工作是
由教师完成的。

一所小学办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
平决定的。

因此,对教师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要把教师看作学校工作的主
力和管理学校的主体,在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尊重教师劳动,为他们教书育人的
智慧和创造性的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要给予教师政治上的信任,业务上
支持和尊重,生活疾苦上的关心和爱护,工作上的培养和提高。

三、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三点要素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纪律治校。

众所周知,纪律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根本保证,所以要以纪律面
前人人平等,纪律对事不对人为准则,坚持纪律治校。

而纪律能否在学校管理中
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三点。

(1)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科学规范,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项严肃细致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因此制定校内规章制度要注意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A、学校规章制度必须体现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法规;符合教育方针和小学教育目标;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有关工
作条例、守则、标准和要求。

B、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科学规范的,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

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制定,要避免要
求过高,脱离实际,纸上谈兵,也要防止简单地照抄照搬现成条文,搞形式主义。

(2)要善于制度创新。

学校管理需要制度,然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的管理制度要不断
随之创新。

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规章制度只有不断的与
时俱进,才能适应于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校内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除制度本身的强制性要求遵守外,关键在于领导
带头执行,校长要模范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深知身教重于言教,榜样
是无声的命令,是人格的力量,也是最实际最生动的思想教育和看得见学得到的
典范。

2.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

学校管理最忌讳东打一枪,西放一炮,见籽打籽的盲目管理,让教师感到校
长心中无数,盲目管理。

要避免这种现象,校长就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让教师从计划中看到新的目标,感到新的要求,并且自觉地和学校领导从思想上
趋同,受到激励,感到振奋,按照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去努力实现。

3.把握正确的质量关。

办学要讲效益,要讲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我赞同全面加特长的
质量观。

校长要比老师更有质量意识,要有正确的质量观。

校长如果没有正确的
质量观,是不可能带领老师去深化教学改革的。

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但远不是学校质量的全部。

如果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学校质量的全部,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片面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其它素质的全面发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质量关。

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盲区,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进一步领悟新的质量理念,要研究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时要求校长要抓好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

坚持全面和谐的办学质量,也包括教学质量。

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抓好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测查、质量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长工作包罗万象,但只要坚持以爱与责任为职业风范,以坚定的信念,激昂的斗志,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工作。

努力做到大量容人,小心处事,身先士卒,屈己为群,与时俱进,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管理学校专长的管理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