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音乐 《落水天》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音乐 《落水天》教学设计

《落水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落水天》是一首在广东地区传唱非常广泛、家喻户晓的客家民谣,属于客家山歌范畴。

塘朗小学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进行传承和创新,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做法。

选择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里《落水天》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歌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这首歌曲的课堂教学,让少儿对广东客家民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中,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特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歌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去感受、体验、表现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执教: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落水天》
教材分析:
《落水天》是一首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客家民歌。

“落水天”是客家话“下雨天”的意思。

这首山歌歌词简单朴素,口语化,生活化;由“6 1 2 3”四个音组成,旋律平缓,抒情,富于特色“××××·”节奏型贯穿全曲。

歌曲反映了旧社会客家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情景,同时又具有风趣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能主动参与歌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并对客家民歌产生兴趣。

2. 能打着手号自己学唱歌曲《落水天》的第1、2小节。

3. 学会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 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落水天》,感受广东客家民歌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落水天》
教学难点:1.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2.准确的感受“××××·”节奏型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卡纸图片、儿童伞、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
1.打手号唱准“1.
2.3”三个音。

2.打手号唱旋律:31 2
3./ 31 3 2.
三.学唱歌曲《落水天》
1、情境导入
创设图画雨境,老师导语:请同学们看黑板这边的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天气?(下雨天),你们知道“下雨天”用客家话来说是怎么说吗?(落水天)这么多同学知道,说明你们当中一定有好些同学是客家人,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2.播放歌曲《落水天》,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1)听完这首歌曲,带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2)请学生说说歌曲演唱的内容是什么?(是反映旧社会客家穷苦人,连雨伞都买不起的可怜状况。


3.感受歌曲的节拍。

全班同学听着歌曲音乐,拍出三拍子的韵律感,鼓励学生想出有创意的拍法。

4.学习歌曲的旋律。

请学生看歌谱,找出《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

(6 1 2 3)
5.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用手势帮助学生熟悉歌曲中的特色节奏型“××××·”
在节奏中完整朗读歌词
学生听录音,跟读客家方言童声朗读歌词。

找出最能体现客家方言特色的关键词语,解释词意。

7.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听录音,跟唱客家方言范唱歌曲录音,感受广东客家民歌风格特色。

8.歌曲处理
提问:(1)用什么情绪演唱更贴切歌曲要表达的情感?(略带忧伤)。

(2)用什么样的唱法更能打动人心?(叹着唱,以气推声走,做到“以情带声”来演唱。


(3)在演唱的音色上有什么要求?(明亮)
(4)全班同学用新学会的客家方言及演唱方法完整演唱一遍歌
曲,老师弹钢琴伴奏。

(5)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按老师指导的演唱方法要求分别完
整演唱一遍歌曲,互相倾听,互相评价。

(6)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全班分为四大组,分别学习三角铁、碰铃、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方法。

播放歌曲,每组请一两位同学上台合奏为歌曲伴奏,台下同学边拍边模拟下雨天的动作表演。

9.情景表演
请几位积极主动的同学上台合作进行歌表演,真实形象地表达歌曲情感,同时又展现出歌曲风趣的内涵,其它同学在台下伴唱伴奏。

品德教育:如果碰到下雨天,有的同学没带伞,你们应该怎样做?应该多想办法主动帮助同学,和同学一起打伞,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歌曲拓展(欣赏名家演唱)
播放广东省著名客家山歌青年演唱家陈菊芬师生参加深圳市第二届“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的视频,欣赏她们在塘朗小学舞台上演唱《落水天》的歌声,感受台上和台下师生们互动齐唱《落水天》的感人场面,使学生感同身受,拓宽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欣赏水平。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说说在这堂音乐课上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美好学习生活。

告诉学生:客家山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岭南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山菊花,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笔宝贵财富,把客家山歌传承传唱下去,把客家山歌这门音乐艺术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