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南方科技大学的自荐信

致南方科技大学的自荐信

致南方科技大学的自荐信篇一尊敬的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办领导、老师们:您好,我叫XXX,是X 中学高三理科班的一名学生,非常感谢您耐心看完我的个人申请材料。

希望这是我成功的开始。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向往由来已久,南方科技大学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无不深深吸引着我。

我将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非常渴望能在明年7 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南方科技大学大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朝气蓬勃篇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我,中考时在一万五千多名考生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全县前五十名成绩考入县一中实验班,经过三年的锤炼,我已经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国内国际形势都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与关注。

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喜欢运动、唱歌,做过校园联欢晚会主持人等,这些爱好,让我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德体美多方面取得进步。

我是个乐观向上的年轻人。

热爱生活,逆境也不畏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坚信,我的努力会让我达到成功的梦想。

我喜欢感受快乐,我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用自己的真诚,博得良好的同学缘,老师们也都对我非常认可,这多来自我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

孜孜以求篇我从来没有被迫读过书,对知识的渴求皆兴趣使然。

自从记忆抽芽,浩瀚的知识所闪耀的人类智慧的光辉就让我迷醉。

作为一名理科生,养成了行事条理分明的个性,亦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有分寸的人。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常常用更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别人在标准学习时间内才能获取的知识,经常花费别人的一部分时间完成和别人同样的作业任务。

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大多领先,这些都源自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因为我探索着新世界; 我的世界也是一个永不言败的世界,因为我不住挥动翅膀。

也许,我所奔赴的天空是难以抵达的,但我明白我走过的每一段路途,探索了的每一块空间都是我的一次小成功。

而这一次次小成功都是我坚持不懈的飞行动力。

我相信,我的人生将是饱满的,因为我有动力,更有一个奋斗目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相信在南方科技大学的“阔海” “高天” 中,我会飞得更高。

人生规划篇我深信“大师铸大学,大器方乃成” ,南方科技大学拥有众多的名师、教授、学者,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假如我这次有幸进入南方科技大学,我将明确努力方向,在大学汲取更多的知识,不仅是知识,更有献身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操。

在学术活跃的南方科技大学,我将努力参加一些团体、论坛和各种活动,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砺成一个南方科技大学学生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同时,在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大学里,与一大批最活跃的学生争锋,用最开阔的视角纵观国际,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恳请贵校领导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此致敬礼!篇二尊敬的南方科技大学招生办老师:您好!"韶华不为少年留,勤为天道酬。

"正如高三的教室后墙上我所想出的励志名言一般,它时刻激励着班上的同学与我。

我,XX,X 中高三的一名学生,就读文科,是平凡的,因为是一个同所有人一样的矛盾融合体; 但又坚信自己是不同的,是因为我将成为发光体。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而我选择的是贵校这样一座炼金炉。

河,孕育文明; 海,凝聚智慧。

我愿像河般,为梦想奔腾向前永不止息; 像海般容纳百川,有容乃大。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的最高境界,大致在于此乎。

像水般,往低处流,却能容纳百川; 而在人生的攀登中,往高处走时,当不胜寒时,不忘想想水的谦虚,以一种包容一切的姿态,以柔化刚,接受万物的俯视与臣服,这种"柔德",使我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要像水那样,无形胜有形,不断地改变,塑造自己,臻于完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同时,我本着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原则,志当存高远。

如果说周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我便愿为"中国之强盛而读书"。

学无止境,人生本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六年的学习委员一职的任职过程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我的右手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因为字正,一笔一划地写,心才会正。

我的左手,能弹出美妙的小提琴乐章,这不仅开发了我的右脑,音乐更使我思维敏捷。

那些曼妙的音符,不仅是人类对上帝的提问,更是与大自然的交流。

让狂躁的心,不知不觉间安静下来。

人生的旅途中,读书万卷:安徒生童话到世界名着。

我醉心于宝黛间的痴缠; 徜徉于《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奇妙的心海中; 感叹于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 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起忧国忧民; 与易安居士一起看"雨疏风骤,绿肥红瘦"。

在文字的海洋中,我愿成那一滴水,一尾鱼,在海洋心中,见证着它的悲喜。

于是在历史的不平中,我亦诗叹曰:陈王梦还金镂枕,凤皇遗恨正阿房,才佳长恨无归处,冷露成泪暗遗香。

我同样愿行万里路,沿途的风景,丰盈着自己的人生,懂得取与舍,让人生的阅历更加丰富。

曾到过南京,河畔桨声灯影,媛娮笑晏晏,六朝旧事已随流水,而这座古都却有太多历史无法忘记的东西:革命先行者孙文先生之陵……流连于河海大学门前,不由驻足,希望自己能成为"归人",而不是"过客"。

我这样的游子,在阅过1 7 年风景后,选择了河海大学作为圆梦的地方。

我喜欢奔跑的感觉,起跑线比重点更加美好,体味那为理想拼搏的过程。

十年磨一剑,剑出鞘,一鸣惊人,直指河海。

我,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愿意跟书本这样高尚的朋友对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无涯的学海中"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确地驾驶着学习之舟,虽然途中有风浪,但坚持驶向目的地--河海之湾。

我,崇尚独立,常独立思考探寻人生真谛,遇事冷静自若,却又让理性成为我织梦的梭,让勤奋成为我筑梦的桥。

理智与热情,诚信与好学,成为划向河海的桨,只为到那里,为自己编织另一个梦,解决南方家乡旱涝灾害频繁的问题,造福家乡、祖国人民。

在见证河湾辉煌的同时,与河海一起创造下一个辉煌。

我愿逆风行舟,驶向河海,利用水,造福人民。

我愿逆风,只为寻河海一梦。

此致敬礼!篇三我叫XX,男,汉族,1 9XX 年X 月X 日出生,为X 市X 中高三X班20XX 年应届毕业生,已参加高考。

我的父母少年离家,均是经过自身刻苦努力做到了事业有成。

我的父亲坚持常年义务献血,我的母亲孝敬公婆,两人都是工作中的佼佼者。

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善良乐观、正直果敢、勤奋实干等做人的基本品德。

美满和睦的家庭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我性格开朗、诚实热情、认真负责的性格特点。

刚刚经历的高考,标志着我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古希腊哲人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 六年小学、六年初高中,曾经的幼小无知、曾经的年少轻狂,如过眼烟云在不知不觉中离我而去。

作为一个热切盼望着长大、“为赋新诗强说愁” 的少年,也曾经历过通宵关在自己的房间内偷偷玩网络游戏、大考在即还顶着烈日在午休时间腾跃在篮球场上、厌烦父母的关注与唠叨、揣测并怀恨于老师的不公与说教,桀骜不驯、彷徨感性、不愿妥协等等同龄人所共有的一切,在我的身上都有着全面的体现。

多么美好的少年时光,哪怕有着不为人知的困惑、偏执的激愤与莫名的忧伤……青春期的成长恰如种子萌芽、春蚕破茧、雏鹰冲天……惟有历炼才能教会我未来人生的一切,哪怕这个过程并不符合人们的期望与指引――也许在前人走过的地方我再次摔倒,也许我的遭遇还是证明了那个被预言了的结果。

但我的人生毕竟不能被人为地复制,我的梦想在远方,十八岁的少年必将背起行囊去远行……我不具备天才的秉赋与资质, 但却能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 学习也曾死记硬背,但脑海中并不缺少各种美妙的幻想; 于细微处见品德,我的一些热心之举也曾深深地打动人心。

我多次参加过红十字会组织的公益活动、主动为老弱让座、陪姥姥说知心话、为父母分担家务、帮老师跑腿打杂,是一个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的好孩子。

自小学到高中,我都在市内的热点学校就读。

优质的教学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造就了很多拔尖的学友。

但我却总在班级十名左右徘徊,最好成绩是考入班级前三,最差落入班级十八。

我也曾咬牙图强却不能始终如一,也曾放任自我却又患得患失。

但我也有一颗舍我其谁的雄心。

跑道上我是班上的刘翔、跳远的冠军,球场上我是同学们眼中的科比与梅西。

身高1 . 83 米,曾获“校草”雅号。

各科学习成绩均衡,擅长理化。

我最为推崇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我感动于两位主人公人性的光辉以及历经磨难却百折不回、希望永在的精神。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虽无飞,飞必冲天; 虽无鸣,鸣必惊人。

” 在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上,我会认真打点身心、起跑并加力。

我相信并会努力做到成就自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贡献于国家、回报于父母的有为青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于我自身而言,到底是一枚无力补天的顽石,还是一颗未经研磨的墣玉,尚需智者的慧眼独具和匠者的精心雕琢。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一代名师,千古留芳。

在父母的引荐下,我对立志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以“教授治学、学术自治” 为理念的南方科技大学心驰而神往。

作为一方中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由朱清时校长率领的一批有志学者,富有理想、敢立潮头、以“建设亚洲一流大学” 为已任,虽非少年,恰似少年,在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振臂一呼,打动了多少莘莘学子的雄心与壮志。

推崇“以真理为友” 的哈佛大学早期只有一名教师和九名学生、追求“学问独立” 的早稻田大学诞生在东京郊区的一片水稻田里、抗战时期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西南联大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界泰斗和国之栋梁。

想我泱泱中华、十三亿人口、五千年文明,在世界的著名高等学府中竟无一席之地,成百高校至今未曾培养出一名国产“诺贝尔奖” 获得者。

众多有为青年因教育的不得当,只能沦为国家高价培养但却为国外名企所用的高级“打工者” ,多么希望创业艰辛的南科大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与以上享誉全球、青史留名的中外名校相比肩,并由此点燃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星星之火,实现千万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的伟大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