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指挥家
返回
普雷文(Andr e Pre I n,1929-)
生于柏林,5岁时便听过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 爱乐乐团的音会,6岁入音乐学院就读学钢琴。因 有犹太血统而逃离纳粹德国,1939年定居洛杉矶。 中学时代的普雷文已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专业作曲 家了,并有机会指挥该公司的乐团演奏他本人的曲 子。身为杰出的爵士乐钢琴家,普雷文可谓少年得 志,1945年16岁时便为大分司RCA录下两张畅销 唱片。在好莱坞的那些岁月,他先后获得过四次电 影音乐的奥斯卡奖。60年代普雷文开始转向严肃音 乐,1965年RCA邀请他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录了肖 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由此打开局面,四年后接 替克尔提斯担任这个英国一流乐团的首席指挥,直 到10年后的1979年。此后他相继出任匹茨堡交响 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和皇家乐乐团的音乐总监, 直至80年代中期。
莱 伯的唱片可谓少之又少,却几乎款款抢手。
返回
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
生于意大利米兰,父亲是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 的小提琴家兼教师,母亲是钢琴家。自威尔第学院 毕业后,阿巴1956年赴维也纳音乐学院专修指挥 (与祖宾?梅格同学),两年后首次登台即获成功, 同年并获“库塞维茨奖”,1962年又获“米屈风普 洛斯国际指挥竞赛奖”,并由此而获得资格进入纽 约爱乐乐团成伯恩斯坦和乔治?塞尔的助手。卡拉 扬听了阿巴多在柏林的指挥后,邀其参加1965年萨 尔茨堡音乐节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从此声誉鹊起, 同年起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1968年升任常任指挥, 1971年再升艺术监督,掌握了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 歌剧院。这一年,阿巴多还有幸被任命为维也纳爱 乐乐团首席指挥,次年又受聘为伦敦交响乐指挥, 1982年又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77 年阿巴多还创建欧共体青年管弦乐团(后改名为欧 洲室内乐团)并担任音乐总监。最终,当卡拉扬于 1989年逝世,阿巴多在众多竞争者中颖而出,接管 了柏林爱乐团。
返回
马纳里(Sir Neville Marriner,1924-)
生于英国林肯郡,幼年学小提琴,13岁就于 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该学院 小提琴教授,并与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达尔 特(Dart)组成二重奏组,为argo录制了许多珀塞 尔的作品。1956年马里应伦敦圣马丁教堂之邀筹办 晚祷音乐会,次年即创建了著名的圣马丁乐团(全 称“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
至 1978年,为Decca公司及其副牌argo和L’OiscauLyre,以及Philips和EMI等,录制了大量巴罗克和古 典时期音乐的优秀唱片。1978-1985年他出任美国 明尼苏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81年起又兼任斯图 加特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返回
戴维斯(Sir Colin Davis,1927-)
时最著名的女高音玛丽亚?卡拉丝有过密切合作 。1958年在柯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威尔第《唐 卡洛》,盛况空前,而1962年指挥爱乐乐团演 出并录音的《安魂曲》,更是令人叫绝,这两种 唱片都由EMI发行。此后朱利尼来到美国,指 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洛杉矶爱乐乐团,并且客 座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
返回
廷克(Bernard Haitink ,1929-)
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 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在师从莱特纳 培训一年之后,1955年便当上了该乐团首 席指挥,四年后成为首席。1967年受聘出 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9年升任艺 术总监直至1978年。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 是北欧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主 要领导者,30年来他和这个乐团都极为活 跃,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成果丰硕,他们 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的协奏曲全集、李斯特 交响曲诗全集,尤其是德彪西乐队作品全集 和肖斯塔科维奇交际花响曲全集,都是爱乐 人士乐城称道的佳作。
D
G
录制唱片。
返回
库贝利克(Rafael Kubclik,1914-)
生于捷克的比霍里,其父扬?库贝利克是著名 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928-1933年就学于布拉格 音乐学院,次年即指挥捷克爱乐乐首次登台。此后 至1936年他经常指挥乐团为父亲演出其六首小提琴 协奏曲的其他小提琴和乐队曲伴奏1936-1939年任 捷克爱乐乐团执行指挥,1942年升任艺术总监。 1948年捷共接管政权时,库贝利克正在英国参加爱 丁堡音乐节,由此脱离捷克,次年赴美国指挥芝加 哥交响乐团。1955年就任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音乐监 督,1957-195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库贝利克一 生最重要的职位是1961-1979年间出任巴伐利亚广 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的许多优秀唱片都是和 这个乐团合作录制的。
生于英国威布里奇,早年修习单簧管,担任 乐团演奏员,无师自通而成为指挥,1960年在切 尔西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奏莫扎物《唐乔万尼》。 1967-1971年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S)交响乐 团首席指挥,此后至1986年一直担任柯文特花园 歌剧院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演出并录音了一系 列莫扎特和普契尼的歌剧院,大获成功。这期间 他还兼任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阿姆 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德 累斯顿时国家乐团等世界一流管弦乐团的客座指 挥,被认为是比彻姆之后最出类拔萃的英国指挥 大师。戴维斯擅长海顿交际花响曲、莫扎特和贝 多芬协奏曲、柏辽兹的管弦乐偿品的歌剧、西贝 柳斯交响曲等,唱片录音乐主要集中在Philips和 RCA,Decca也有少许。
当
1、朱利尼
2、库贝利克
代
3、马纳里
十
4、戴维斯
大
5、海廷克
6、普雷文
指
7、卡克莱伯
挥
8、阿巴多
家
9、迪图瓦
10、加迪纳
暂停 结 束
朱利尼(Carlo Maria Giulini,1914-)
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巴列塔,“二战”后崭 露头角,1946-1951年出任意大利广播电台乐 团总监,其间于1950年受到托斯卡尼尼的重视 。1952年起在著名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担任萨 巴塔的副手,两年后接班升任首席指挥,与当
返回
卡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
生于柏林,其父埃里克?克苤伯也是一位大指挥家 ,50年代在Decca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颇受好评。 小克莱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在音乐素养方面自然得天 独厚。但此人一向无意接受任何长期的聘任,虽然自50 年代起先后指挥过许多乐团和歌剧院,却不愿受制其中 任何一家的常任之职。他的演出活动不多,且又不事张 扬,仿佛他登台指挥演出每每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位乐 坛“隐士”,一旦“出山”,总有佳作。依名气而论,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