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运用第3讲语言得体1.明确高考对语言表达运用中得体的考查要求。
2.熟练运用语言得体的解题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常用的敬辞“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告:告诉对方。
奉还:归还给对方。
奉送、奉赠:赠送。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奉托:拜托。
奉劝:劝告。
奉陪:陪伴、陪同对方做某事。
“高”字一族。
用于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高龄、高寿:问老人的年龄。
高见:高明的见解(尊称对方的见解)。
高攀:和对方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堂:尊称别人的父母。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级。
主要考查学生用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简约、合乎语境、得体恰当,语脉是否贯通,主题是否明确,语句是否有文采等。
本考点既可以在考点内单项考查,又可以结合压缩语段、图文转换、宣传语、公益广告、新闻评论和启事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性考查。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一直在考查“连贯”,但“得体”等也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复习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得体,指在人际交往中,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在特定的人际交往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语言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分“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间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发话者的身份、职业等。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体”,包括语体(口语和书面语)、事体(对象、场合、目的等)、人物(尊卑、长幼、职业等),重点是分清书面语(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
【提问方式】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以下文段中有几处用词不当,请修改。
也有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的。
【方法点拨】一、看准对象,分清谦敬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使用对象,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自己。
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
如对长辈、上级等多用敬称。
常用的一句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自己的长辈、年长的平辈,可说“家父、家慈、家兄”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可说“舍妹、舍侄”等;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可说“令堂、令爱”等。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要注意它们的适用对象,如“劳驾”(央人帮忙)、“高寿”(问老人年龄)、“钧鉴”(书信常用语,用于尊长或上级)、“惠书”(称对方来信)、“鼎力相助”“不吝赐教”等,这些词只能用于对方,而用于己方的词则有“效犬马之劳”“尽绵薄之力”等。
例如:[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B项,作为校友,对于曾经在那儿学习过的学校应该称“母校”表示尊重,称“敝校”不得体。
“躬临”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当。
二、适应场合场合不同,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变化,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应有不同的说法。
例如: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 )A. 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B. 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C. 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D. 宾馆门口:宾至如归答案 D [解析] 考场门口应写祝福成功的话,交叉路口应提醒慢行,婚姻介绍所门口应该写祝福、喜庆的话。
一般来说,在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要用典范的书面语,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经常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
例如,在公园里,说话就可随意、自然一些,话题分散一点儿;在与亲人促膝谈心时,不宜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因为面对面说话,发话人和答话人都有一定的语境,许多话都可以十分简短甚至省略,不必追求完整;在娱乐场合,用语要有趣、生动,有时还需要幽默。
三、把握语体一般说来,不同的文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语体,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
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电影《林则徐》中的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道,“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两种说法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例如: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4分)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
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1)将第______句改为。
(2)将第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______句改为。
(4)将第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2)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3)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一名的成绩(4)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四、面陈转述,恰当运用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
面陈时,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相对简单一些。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谓等因素也变了。
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恰当表述。
例6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改变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
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了这件事。
小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了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A.姗姗,小李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
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妈妈行不行。
B.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课堂总结:语言得体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看对象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应首先考虑对象,看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这个“对象”不仅仅指信息接受者,也指信息表达者。
同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对不同的人也应有不同的说法。
此外,还需注意谦称、敬称和习惯用语的正确使用。
②看场合在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
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
在与人促膝谈心时,不宜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拐弯抹角,因为面对面说话,说话人和答话人都处在一定的情境中,许多话都可以十分简短甚至省略,不必追求完整。
在娱乐场合,用语要生动、有趣,有时还需要一点幽默。
③看语体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语体,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
例如,文艺语体要有形象性,科技语体要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程式化。
1.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对象,用语得体,才会有好效果。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话。
(每句话不少于30个字)青年工人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的技术培训,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小刚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否则会考试不及格。
(1)如果你是小王的车间主任,就这件事你将怎样对小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小刚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
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
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就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