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一、项目名称: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二、提名者:四川省。
三、提名意见:猕猴桃因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因适宜丘陵山区种植而成为贫困农户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项目组根据全球猕猴桃市场多元化需求,针对缺乏红肉猕猴桃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的实际,历时32年,系统开展了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种植和溃疡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实现了优质红肉品种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丰富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突显我国猕猴桃产业特色,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材料是真实的,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项目简介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
项目组针对世界主栽的绿肉和黄肉品种及高端市场被新西兰垄断局面,而全球缺乏优质红肉品种和种植技术及溃疡病危害的实际,历时32年,利用我国特有的珍稀红肉猕猴桃资源,通过多年控制性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红肉系列品种并配套研究了种植和溃疡病防治等产业化技术。
培育的红肉品种在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比绿肉和黄肉品种高,果肉色泽鲜艳、品质优良,市场接受度高,彻底改变了新西兰猕猴桃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1、收集保存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建立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农业行业标准,收集种质资源1449份,保存种质材料29490株,面积210亩,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红肉种质资源132份、保存种质材料5280株,创建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数据262万多条。
2、以具有红色基因猕猴桃父本选育为关键,创建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体系。
揭示了红肉猕猴桃杂交后代雌雄株比例、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色等经济性状遗传趋势。
创制红肉育种骨干亲本材料79个,具有红色基因的父本材料3个。
3、育成一批国内外授权的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
选育出红阳、红实2号、红什1号、红华、红美、红贝、天源红、宝石红、宝贝星等红肉品种9个,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权、省级品种审定或林木良种证。
其中红阳为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品种,比绿肉品种‘海沃德’总糖含量高5.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6.30%,干物质含量高2.61%,每100g果肉维生素C含量高29.77mg。
成熟期早,果肉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感细腻,品质优良。
红实2号等品种果实成熟期不同,实现了早、中、晚熟红肉品种配套和多样性选择,在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4、构建了红肉猕猴桃早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和以溃疡病防控为主的猕猴桃绿色栽培技术体系。
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区提早2年结果,丰产期每亩平均增产239kg,商品果率提高13%,每亩纯收益增加3483元;溃疡病枝干发病率降低33.7%、叶发病率降低93.2%、植株存活率提高59.2%;平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减少农药支出120元/亩以上,果品达到出口欧盟的农药限量标准,果实贮藏期延长2个月以上。
(二)授权专利和主要知识产权获中国植物新品种授权9件,获得欧盟、阿根廷植物新品种权各1件,省级审定品种8个。
获授权专利40件。
发表学术论文62篇,出版著作8部。
制定国家标准1项、农业行业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
(三)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项目育成的红肉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南、河南、陕西等15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
2017年,在全国推广面积118.15万亩,占中国猕猴桃总面积的37%,新增销售额362亿元,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客观评价1、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中农(评价)字[2017]第号)(附件3)2017年11月2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由方智远院士为组长,宋宝安院士、邹学校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对“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成果评价,评价结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国际领先。
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应用11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37%,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成果鉴定证书《川科鉴字(2016)第65号》)(附件4)。
2016年4月17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由荣廷昭院士和宋宝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鉴定结论: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3、2012年9月12日,受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组对“猕猴桃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与杂交育种研究” (2009DFA30870)项目验收。
其结果,建立了国内重要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创建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体系,红肉猕猴桃育种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掘79个核心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3个。
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附件5)。
4、2015年7月2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猕猴桃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11NZ000)进行了验收。
其结果,推广应用新品种7个,建成核心示范基地10000余亩,新增示范面积20万亩,辐射推广50余万亩,建成猕猴桃分选线3条,年商品化处理猕猴桃5万吨,生产加工产品15000余吨,实现总产值108亿元,年均32亿元,人均增收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附件6)。
5、新品种审定意见(附件7)(1)‘红阳’(川审果树1997003号)。
平均单果重54.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总糖13.45%,.总酸0.49%,维生素C含量135mg/100g,肉质细腻,品质佳。
早结、丰产性好,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结果,第3-4年可进入丰产期,株产12-20kg,亩产1-1.5吨。
适宜种植土壤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Ph值5.5-6.5,年平均气温﹥16℃,我省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红实2号’(川审果树2013002号)。
果实子房深红色,红色面积大,果实平均单果重77.64g,最大单果重102g,维生素C含量184.3mg/100g,总糖7.26%,总酸1.84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干物质含量19.22%;定植后第二年有80%以上植株开花结果,第三年全部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
株产20-30kg,平均亩产1.5吨。
适宜种植土壤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Ph值5.5-6.5,年平均气温﹥16℃,我省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6、“红肉猕猴桃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现场验收意见:2015年8月10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红肉猕猴桃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现场验收》成果现场验收,结果,植株生长快。
示范区提早2年结果,丰产期每亩平均增产239kg,商品果率提高13%,每亩纯收益增加3483元。
(附件8)7、“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评价,川农科技(评价)字(2017)第47号。
2017年8月9日,由四川省农村中心聘请省内外专家在苍溪县“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田间评价。
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防治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加大推示范推广。
(附件9)。
8、《科技查新报告》(报告编号:GA2017106)(附件10)。
9、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SGS-CSTS)测试分析示范区生产的红阳、红实2号鲜果全部符合出口欧盟农药限量的标准。
(附件11)10、全球最强猕猴桃公司-新西兰佳沛公司对新品种的市场前景评价(附件17)2014至2016年,项目组委托新西兰佳沛国际猕猴桃贸易公司对培育的新品种产品开展市场评价研究,根据果实外观、糖酸平衡度、果肉颜色、果汁、质地、口感、消费者喜好度、购买欲望、潜在的商业价值等综合指标,结果是,项目组培育的“红实2号、红阳”综合排名获得第一和第二,与其他国内外品种比较更具有市场前景。
11、同行及国外重要猕猴桃专著对‘红阳’科学利用价值的评价(附件18).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Ferguson, A.R. 2015. Kiwifruit in the World-2014. p.33-46. V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iwifruit.认为,The selection of ‘Hongyang’has resulted in a new era of innovative breeding in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cultivars. Most other such cultivars have ‘Hongyang’ as a maternal parent. Thus, ‘Hongyang’ has become the basis for red-fleshed kiwifruit breeding throughout the world.Ferguson, A.R. 2016. Botanical description. p.1-13. In: R. Testolin, H.-W. Huang and A. R. Ferguson (eds.), The Kiwifruit Genome. Compendium of Plant Genom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Page 7-8 Actinidia chi 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 The cultivar‘Hongyang’ chosen for genome sequencing is the most widely cultivated diploid cultivar. It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cultivar and diploid genomes are obviously much easier to sequence than tetraploid genomes.Page 102-110 The ‘Genome Age in Actinidia.The first whole-genome sequence for ‘Hongyang’ and it is to be expected than many more whole-genome sequences will appear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for other Actinidia taxa.Huang, S., Ding, J., Deng, D., Tang, Liu, Y..,Draft genome of the kiwifruit Actinidia chinen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2640 10.1038/ncomms3640.使用了本项目选育的红肉品种‘红阳’作为研究材料构建了世界上首张猕猴桃基因组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