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配电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小区配网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审核:编制:小区配网总承包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依据1.1.1工程施工图纸。

1.1.2国家现行变配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3本公司ISO9002质量手册、程序控制文件及作业指导书。

1.1.4本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

1.1.5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

1.2编制说明为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使施工工艺达到一流的水平,本《施工三措》中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力求具体、实用、针对性强,同时积极慎重地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向科技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

二、工程概况变电:外部线路: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3.1项目管理机构图项目经理3.2职责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竣工工期的要求,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工序,充分考虑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难度以及地方关系等周边情况,结合我公司供配电工程丰富的经验,对施工、技术力量的组织进行科学的测算。

施工力量:线路班负责架空线路及杆上设备安装施工;电气安装队负责高、低压电缆敷设、电缆户外环网柜及户外箱式变电站等设备安装;电气调试负责一次设备试验和二次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3.2.1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处理本工程的各项事务,并对公司经理负责。

3.2.1.1自觉维护项目法人及职工的利益,确保项目法人的要求和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

3.2.1.2科学组织和调配人、财、物,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

3.2.1.3对本工程的安全负责,贯彻上级有关安全法规和条例,执行国件有关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规程,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本工程中有些运行。

3.2.1.4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2.1.5定期向公司和项目法人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3.2.1.6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3.2.2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工作。

3.2.2.1领导和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组织施工负责人及施工队的技术交底。

3.2.2.2处理本工程的一切技术问题。

3.2.2.3贯彻执行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修的有效运行。

3.2.2.4组织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监督执行。

3.2.2.5组织工程中间验收及最终验收,领导组织竣工资料的整理移交。

3.2.3质检员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监督、环境监督。

3.2.4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3.2.5材料员负责本工程的材料、机具供应。

3.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方案原则:3.4.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节约临时设施费用。

3.4.2现场布置要紧凑,便于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建好建筑作为施工临时设施。

3.4.3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二次搬运,各种材料的堆放场地应靠近使用地点。

3.4.4平面布置应符合安全、消防等要求。

3.4.5为减少各种材料、机具的运距,组织现场的平面及主体交叉流水作业,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主管生产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实施,按分片区包干管理,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占用。

3.4.6凡进出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签放行条,进行登记方可放行,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迁动。

3.4.7施工垃圾处理,施工现场专门设有垃圾处理场,采用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

(1)设计依据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②《城乡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手册》③《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四、施工方案4.1施工计划4.1.1工程工期:本工程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4.1.2确保工期拟采取的措施1)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材料供应及时到位,优先考虑关键程序。

2)积极采取措施,多采用机械施工。

3)确保整个工程安全施工,消除进度阻碍因素。

4)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避免返工。

5)提早做好停电计划,充分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工作。

6)及时按实际调整进度计划,必要时考虑大工序交叉进行。

7)积极与甲方、监理、设计方联系,尽早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8)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合,奖勤罚懒,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4.2施工准备4.2.1前期准备工作安排为使本工程作业完全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合同条款的要求,本工程在甲方要求进场日期之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做设备材料购置、方案报批和文明施工等准备工作。

1、积极配合参与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

2、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及报批手续。

3、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早向建设单位、监理代表汇报,以便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4、严肃、认真的贯彻执行技术检验管理制度,严把各种材料、设备的进货和检验程序。

4.2.2施工技术资料准备在施工前编制《施工三措》并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材料设备: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材料进场验收。

4.2.3依据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劳动力计划4.2.4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表4.2.4.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材料供应计划各种材料的供应按工程需要及时提供。

(2)本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原材料或加工制成品,要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检验报告等证明质量的文件,进行进场检验。

并待竣工时向建设单位(业主)移交。

(3)材料的管理工程的材料管理必须按照本工程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材料由专人负责管理,由工程部制度本工程的材料管理规章制度。

本工程使用的材料,要按“国标”进行检查验收,按品种规格分别标识、保管,如发现不合格品,应按《施工不合格控制程序》文件规定标识、隔离和处置。

在施工前检查及施工过程中,仓库保管要采取防火、防盗、防鼠、防潮、防变形措施。

存放材料的仓库,场地要按规定配置灭火器材,并留出消防通道。

夜间应设专人值班,防止盗窃。

4.2.4.2施工机具的供应计划所有机具和设备必须严格施工进度要求进行配置,投入工程前由公司机具专责组织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

各种机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用。

4.3施工工序总体安排4.3.1立杆4.3.1.1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4.3.1.2挖坑: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

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4.3.1.3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

4.3.1.4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

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

然后,安装连扳、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

4.3.1.5机械立杆:汽车吊就位。

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索栓好缆风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各部件、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

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

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

最后,撤去缆风绳及叉木。

4.3.1.6人力立杆:绞磨就位。

根据需要,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绞磨连接好。

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

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牵),拴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4.3.2电气安装电气安装施工分为高、低压电缆敷设,高、低压开关柜安装,配变安装及相应的二次线和保护调试及电缆头制作安装。

4.3.2.1电力电缆敷设4.3.2.1.1电缆敷设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的要求施工。

4.3.2.1.2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检查预埋管→沿沟敷设电缆→挂标示牌→电缆高试验收送电。

4.3.2.1.3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敷设前应对电缆外观进行检查,并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厂家到现场。

1、电缆敷设后应及时对电缆头进行密封并做到密封良好,以防止电缆受潮。

2、电缆敷设前的检查工作:预埋管口毛刺的清理、电缆沟内积水的处理、电缆通道的畅通。

3、放线架位置的确定(1)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在施工前勘查好地形,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机具摆放空间,确定好电缆摆放位置,便于电缆敷设。

(2)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3)架设电缆盘的地面必须坚实平整,支架必须采用有底部平面的专用支架,不得使用千斤顶代替。

4、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5、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6、电缆敷设由专人指挥,用对讲机进行联系,用机动绞磨进行电缆牵引,牵引过程中派人监视转角、电缆入管位置,保证电缆转角半径及电缆行走顺畅,防止损伤电缆。

7、拖拉电缆时,采用特制钢丝网套。

8、电缆沟内每隔3-5m放置一滑车,每个转角处都指派1人看护,直线处每隔20m指派1人看护,防止滑车移位。

9、埋管敷设电缆线路,在每个电缆井内放置一滑车,并指派1人看护。

10、电缆穿入管口处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损伤电缆。

11、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必须大于15倍的电缆外径。

12、在电缆敷设时,防止钢丝绳突然脱落、折断击伤施工人员。

13、电缆交叉部位有接触要加滑轮,尽量减少接触面积。

14、电缆敷设后暂未做电缆头时应对电缆两端进行保护,防止电缆受潮,电缆端应朝上摆放,以防井内积水以致电缆浸在水中。

15、部分位置需用人工拖拉,可采用麻绳或吊车编织带,要注意麻绳绑在电缆位置不应一直在同一位置,容易磨损。

4.3.2.1.4施工方法:敷设前,应检查电缆有无机械损伤,电缆盘是否完好,对高压电缆应进行耐压试验,1KV以下的电缆可用1KV绝缘摇表摇测,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兆欧姆。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直埋电缆应按规定埋设标志桩。

电缆线路的长度不超制造长度时,应使用整条电缆,尽量避免接头,如有电缆中间接头,应设在电缆沟或隧道人孔、手孔处,并做明显标志,中间接头还应采用防爆钢保护盒保护。

电缆沟及隧道中敷设的电缆应在引出端、终端及中间接头和走向有变化处挂标示牌,注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号、用途及电缆路由。

电缆芯线的连接,均应采用圆形套管连接,铜芯用铜套管压接或焊接。

电缆头施工完毕,应进行耐压或摇测试验,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