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技术规范书

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技术规范书

单相智能费控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技术规书甲方:乙方:2014年9月1日1 适用围本技术协议适用**单相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招标、检验、验收等工作。

本技术协议规定了单相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性能构造、安全防护、技术要求、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要求。

2 规性引用文件单相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功能和技术条件应符合以下现行有效的国际、国家标准、检定规程、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勘误容以及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规。

除本规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检定规程、电力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JJG596-2012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GB/T11150-2001 电能表检验装置DL/T 460-2005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GB/T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17215.301-2007《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GB/T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则IEC62052和IEC62053以及有关IEC规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3 术语和定义本技术协议使用引用文件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装置具备自动压接功能。

被检电能表进入测试位置后,装置通过电动执行机构实现端子的自动插接。

压接后对电流电压接线柱产生的压力不超过60N,辅助端子压力不超过10N。

可同时检定24只电子式单相国网智能电能表,可以对单相电能表进行有功与无功基本误差与标准偏差检定,也可进行时钟误差检定以及电能表功耗测试的要求。

可检定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和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

4.1 规格要求4.1.1装置外观及尺寸要求4.1.1.1 装置采用机柜分体式设计。

4.1.1.2 装置尺寸:长度不大于2800mm,并在保证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长度,能控制在2400mm左右为佳;高度不高于2000mm,应尽量控制在1800mm左右;宽度应不大于900mm。

产品单位面积重量不大于200kg/m2。

4.1.1.3 表位为单面两层,共24表位。

4.1.1.4 装置前台面宽度不小于300mm。

4.1.1.5 装置两个侧面无任何铭牌、接口、插座等部件,以上部件应设计安放在台体正面或背面,位于正面的,应考虑整体设计的美观流畅。

4.1.1.6 装置应通过滚轮方式移动,就位后有固定元件保证装置不发生移动。

4.1.2 装置装单相标准电能表(以下简称标准表)配置要求4.1.2.1 标准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1级。

4.1.2.2 标准表应具备显示屏,显示电压、电流、电压电流夹角、功率因数、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电流档位等基本信息。

显示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和小数位数应不低于下表要求:4.1.2.3 应采用宽量限标准表,全量程自动切换。

标准表检定无需更换电流线,无需手动设置量程。

量程切换合理,实际电流不超过电流档位的120%。

4.1.2.4 标准表电流输入围0A~120A,电流档位设置应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4.1.2.5 标准表应同时具备高频脉冲输入输出接口,接口应为BNC(Q9)接头。

4.1.3装置配置要求4.1.3.1 装置准确度等级:0.1级4.1.3.2 装置具备全量程自动切换,电流输入围0A~120A,电流档位设置应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建议档位设置为100A、50A、25A、10A、5A、2.5A、1A、0.5A、0.25A、0.1A。

4.1.3.3 装置485通讯采取并行通讯方式,每表位均有独立的485通讯通道。

4.1.3.4 装置采取压接挂表方式,电压电流端子和辅助端子全部采取压接方式。

可实现在100A电流下采取压接挂表正常运行。

4.1.3.5 装置电压、电流、角度可独立升降变化控制,在电压132V~264V、电流0.01~100A、角度0~360度之间任意可调。

4.1.3.6 装置具有完善的故障检测和各种保护机制。

4.1.3.7 装置应同时具备电脑程控和小键盘手动控制功能,电脑程控和小键盘手动控制可随时切换。

对于电脑程控检测过程中人为干预的环节,软件应具备提示功能。

4.1.3. 装置应每表位配备独立的误差计算器。

4.1.3.10每个表位具备检测智能表时的负荷继电器动作后电流回路开路保护功能,可以在输出电流的条件下进行负荷继电器的跳闸测试。

跳闸测试结果可由装置自动判断。

4.1.3.11 装置正面具有独立的电压、电流、高频脉冲输出端子,方便对装置进行检测工作。

4.1.3.12 装置辅助电源供电应对电脑、标准表、功放分别设计,保证电脑开关与辅助电源和功放开关无关;标准表开关与辅助电源开关保持一致,与功放开关无关。

并能分别设计安全保护措施。

装置对标准表和功放供电应为同相。

4.1.4 装置相关配套设备要求4.1.4.1 每台装置应配备品牌电脑,性能稳定可靠,可实现7×24小时连续工作。

4.1.4.2 电脑主机典型配置,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器,尺寸19寸以上。

配有线键盘鼠标。

4.1.4.3 每台装置应配置1条码扫描器,条码扫描器能适用各种不同规格条码(UPC码、EAN码、ISBN码、ISSN码、39码、128码等)。

4.1.5 配套辅件4.1.5.1 应提供符合国网智能表规的,同时满足普通电能表检定需要的自动控制/检测软件。

4.1.5.2 应提供标准电能表、检定装置、检测软件的安装手册、使用说明书,以及装置原理图、接线图、产品合格证及检定证书等完善的技术资料。

4.1.5.3 应提供故障处理手册,手册中对常见的各种装置故障现象和原因予以说明,并给予维修方案。

4.1.5.4 装置上有非标准一字、十字螺口零件的,应提供对应的专用工具一套。

4.1.5.5 配套的各类电压电流线及辅助端子接线,按表位数的120%配置。

提供粗、细各一套备用的接线柱。

4.1.5.6制造单位应提供装置用到的通讯等各类驱动程序。

4.1.5.7 装置检测使用的电压、电流、高频脉冲线各一套。

4.2 机械性能要求4.2.1 通用要求装置应能实现国家电网公司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中抽检和全检项目(需其他设备配合才能完成的除外)的全自动检定,牢固耐用,性能稳定。

4.2.2 结构4.2.2.1 装置整体结构坚固耐用,外表美观。

桌面应选用耐磨、绝缘、抗静电的优质材料制作。

装置外部转角、切面应经过处理,无锐利边缘。

4.2.2.2 装置应模块化设计、各功能部件相对独立,方位设计合理,便于拆卸组装。

装置应可拆卸为货梯(宽1700mm、深2200mm、高2000mm)可运输的模块以方便运输。

4.2.2.3 标准表显示屏应外露放置。

标准表应便于拆装,标准表尾接线在打开台体外板后应直接可见,无装置其他部件遮挡。

4.2.2.4 高精度时钟测试仪应便于拆卸。

4.2.2.5 装置上各接口、端钮旁均应有文字或通用符号的说明提示。

4.2.2.6 装置接地良好。

4.2.2.7 装置走线规,导线两端应有必要标识说明导线功能或连接部件的规格、名称。

4.2.3 表位压接杆表位上压接杆应坚固耐用,可自由调节高度。

应能使电能表表尾端子排与电压电流柱有效接触,100A电流下无需打螺丝,同时压接力量不至使电能表端子排上缩错位。

建议电压电流端子压力不超过60N,辅助端子压力不超过10N。

4.2.4 接表盒4.2.4.1接表盒应同时具有电压电流接线柱和辅助端子接线柱,电压电流接线柱位置可调。

下部各表位连接线路封闭,无裸露。

4.2.4.2 电压电流接线柱应选用优质材料,耐高温、不易氧化,柱头和电能表表尾端子接触面积应尽量大。

发生接线柱烧毁时,各接线柱可独立更换。

接线柱柱头和电能表表尾接触面应选用镀银材料,柱头和金属底座应采取插拔连接方式。

4.2.4.3 辅助端子接线部分应定位准确,发生微小偏移(1~2mm)时仍可有效接触。

辅助端子接线柱可移动,在需要用夹子接线时,可下移空出电能表表尾位置。

4.2.4.4 辅助端子接线的夹子和线体应采取非焊接的一体成型工艺,保证牢固耐用。

4.2.4.5供货时电压电流接线柱默认装配大电流(100A)规格用的接线柱,小电流(10A 以下)规格的接线柱作为配件。

如使用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应按要求装配。

4.2.5 数字误差计算器4.2.5.1 装置每表位应有独立工作的高性能多功能数字误差计算器,能够实现相同类型、不同常数和等级的电能表的同时检测,满足各种检测项目的使用需要。

4.2.5.2 装置每表位的误差数字屏显示误差时至少可显示三位整数、三位小数。

同时可用于显示圈数、接收脉冲数、故障报警信息等。

4.2.6 通讯接口4.2.6.1 装置每表位具有独立运行的RS485接口,可独立完成多功能通讯测试的数据传输。

4.2.6.2 装置RS485通讯接口相关设计满足DL/T645-2007的要求,同时通过软硬件设置可兼容DL/T645-1997。

通讯包括RS485和载波(东软、晓程、)等方式。

应能方便地读取和修改多功能表数据,应能读出或自动设置各表位通讯地址。

4.2.7 铭牌4.2.7.1 标准表的铭牌容应符合JJG596-2012中1.1的相关规定。

4.2.7.2 装置的铭牌容应符合JJG597-2005中4.1的相关规定。

4.2.7.3 标准表和装置的出厂编号应由数字构成,不包含字母和字符,长度不超过8位。

4.2.8 手动操控键盘4.2.8.1 装置应配置手动控制键盘,键盘可完成所有对装置的操控容。

键盘应主要采用手动输入数字的方式,可任意输入允许围的参数,同时常用的量程、电压电流档位、功率因数以及功能应有快捷键。

4.2.8.2 键盘应配置在标准表显示屏附近。

4.2.9 安全防护4.2.9.1 装置的安全防护措施完善,出现故障时有声音报警提示,必要时能自行切断故障部件的电源,待故障完全排除后,方可恢复使用。

4.2.9.2装置具有自动探测表位电流接触状态、提示报警功能。

对于由表位上电能表引起的相关故障或非正常情况,如未挂表、电流开路等,能够自动短接切除问题表位,同时对该表位声光报警,显示故障类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