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药剂学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第十九章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2.生物利用度3.生物等效性4.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s5.靶向制剂6.主动靶向制剂7.EPR效应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1.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将制剂分为5代。

( )2.缓控释制剂以静脉注射剂作标准参比制剂,两者血中药物浓度不呈现明显差别时,即认为生物等效。

( )3.抗菌素类药物宜于制成缓控释制剂。

( )4.剂量大于l克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5.半衰期小于1小时或大于12小时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 6.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 )7.缓、控释制剂在获得预期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 )8.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类型。

( )9.减小药物的粒径,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

( ) 10.缓释制剂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备手段使得所有药物都可以缓释。

( )11.邻苯二甲酸酞酸酯(CAP)、Eudragit E、L和S都为肠溶性材料。

( )12.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譬80%一120%。

( )13.渗透泵片中药物的释放速率为零级,并与pH无关。

( )14.某些药物需包肠溶衣,这是为了防止其在胃内分解或对胃有刺激。

( )15.制成塑料骨架片形式长效制剂,药物必须是易溶于水。

( )16.在胃肠分解的药物应包肠溶衣。

( )17.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 )18.药物以分子或微晶、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形成贮库型缓、控释制剂。

( )19.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盐的溶解度小,因此有可能延长药效。

( ) 20.药物在胃、小肠和结肠都有吸收时,可以考虑设计24小时服用一次的缓释制剂。

( ) 21.华法林不适于制成缓释制剂是由于其半衰期很长。

( )22.核黄素(维生素B2)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可制成缓释制剂,提高在小肠的吸收。

( ) 23.作用剧烈的药物为了安全,减少普通制剂给药的峰谷现象,可制成缓、控释制剂。

( ) 24.若药物在胃、小肠、大肠均有一定的吸收,可制成12小时服一次的缓释制剂。

( ) 25.最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小于12小时。

( )26.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的目的是成膜剂。

( )27.渗透泵片控释基本原理是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 )28.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5个取样点。

( )29.药物的靶向从到达的部位可以分为三级。

( )30.被动靶向制剂是由于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形成的自然分布的靶向制剂。

( )三、填空题1.控释制剂是由、和组成。

2.缓、控释制剂主要有型和型两种。

3.缓、控释制剂所涉及的释药原理主要有、、、或作用。

4.利用溶出原理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的目的,可以通过、或者等方法。

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药效延长的原理是。

丙咪嗪鞣酸盐的药效延长的原理是。

5.难溶性药物的颗粒直径增加可使其吸收,所以可以通过增加药物粒子的直径,从而药物的表面积,使溶出速度,达封缓释的目的。

6.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包衣膜、包衣膜和型的形式。

7.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8.骨架型缓、控释制剂中的药物是以或、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

9.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理化因素有:、、、、。

10.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生理因素有:、、。

11.缓释制剂的特点:①;②;③。

12.微囊技术制备控释或缓释制剂,、和等决定药物的释放速度。

13.影响不溶性骨架片释药速度的因素为、、和。

14.脂质体在体内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有:、、、。

15.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一般由和胆固醇组成,因为脂质体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的内吞作用而赋予靶向性,所以属于靶向制剂。

16.药物的靶向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指,第二级指,第三级指。

17.靶向制剂可分为、以及三类。

18.被动靶向的微粒静脉注射后,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聚集于、小于7μm时被、摄取,200~400n m集中于、小于l0nm 聚集于,大于7μm的微粒被的毛细血管截流。

19.药物载体经修饰后可将疏水表面由代替,避免作用,有利于靶向的组织。

利用修饰,可制成定向于细胞表面抗原的免疫靶向制剂。

20.前体药物在特定的靶部位再生为母体药物,基本条件是:①;②;③;④。

2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包括、、以及。

四、单项选择题1.制备渗透泵片剂常用的水不溶性聚合物是A.硅橡胶B.聚乙烯C.醋酸纤维素D.卡波普2.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口服定位释药系统的类型特点A.时控型B.pH敏感型C.生物降解型D.胃滞留型3.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生物因素是A.代谢B.pKα、解离度和水溶性C.分配系数D.稳定性4.口服迟释制剂的制备目的是A.改善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B.洽疗胃肠局部疾病C.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D.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5.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的药效比青霉素钾显著延长,其原理是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减小了药物的粒径D.药物的扩散减慢6.鞣酸和生物碱结合使用,可以使其药效比母体药显著延长,其作用原理是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减小了药物的粒径D.药物的扩散减慢7.以下属于缓释给药制剂特点的是A.降低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肠胃灭活B.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副作用C.只需,l天或在更长的时间内给药1次D.TDDS系统对药物无特别要求8.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PEGl500的目的是A.致孔剂B.增塑剂C.成膜剂D.乳化剂9.最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A.2~8h B.< l h C.> 12h D.32h10.渗透泵片控释基本原理是A.减少溶出B.减慢扩散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D.片内渗透压大于片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11.PVP在渗透泵片中起的作用为A.助渗剂B.渗透压活性物质 C.助悬剂。

D.黏合剂12.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灵活调节给药方案B.可以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C.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D.缓控释制剂特别适用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病人13.若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在大肠也有一定的吸收,可考虑制成多少时间服一次的缓释制剂A.8h B.6h C.24h D.48h14.下列哪种药物最适宜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A.地高辛t1/2 72h B.异烟肼t1/2 3.5hC.硝酸甘油t1/2 2.8min D.磺胺二甲基嘧啶t1/2 40h15.下列有关骨架片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骨架片可分为亲水凝胶骨架、不溶性骨架和溶蚀性骨架三种类型B.药物白骨架中的释放速度低于普通片C.本品要通过释放度检查,不需要通过崩解度检查D.骨架片中药物均按零级速度方式释药16.下列关于渗透泵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渗透泵片是一种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膜以及药物和辅料为片芯组成的片剂B.片衣上用激光打出一个或更多的微孔以释放药物C.释药速度受pH影响D.服用渗透泵片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药物呈溶解或混悬状态自微孔释出17.关于缓释、控释制剂,叙述正确的为A.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小于2小时),为了减少给药次数,最好做成缓释、控释制剂B.青霉素普鲁卡因的疗效比青霉素钾的疗效显著延长,是由于青霉素普鲁卡因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的溶解度小C.缓释制剂可克服普通制剂给药产生的峰谷现象,提供零级或近零级释药D.所有药物都可以采用适当的手段制备成缓释制剂18.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表述正确的是A.缓释制剂可克服普通制剂给药产生的峰谷现象,提供零级或近零级释药B.所有药物都可以采用适当的手段制备成缓释制剂C.为使某些注射剂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在体内缓慢释放,可用10%~25%PVP溶液作助溶剂和分散剂D.抗生素类药物需频繁给药才能维持治疗浓度,最适宜制成缓释制剂来减少给药次数19.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表述正确的是A.t1/2很短的药物(< l h),为了减少给药次数,最好制成缓释制剂B.青霉素普鲁卡因的疗效比青霉素钾的疗效显著延长,是由于青霉素普鲁卡因的溶解度比青霉素的溶解度小C.核黄素(维生素B2)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可制成缓释制剂,提高在小肠的吸收D.作用剧烈的药物为了安全,减少普通制剂给药的蜂谷现象,可制成缓、控释制剂20.不溶性骨架片适用于以下哪种药物的缓释A.水溶性药物B.难溶性药物C.丙咪嗪鞣酸盐D.半衰期大于12小时的药物21.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PEG的目的是A.增塑剂B.致孔剂C.助悬剂D.乳化剂22.渗透泵片控释基本原理是A.减小溶出B.减慢扩散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D.片内渗透压大于片外将药物由细孔挤出23.下列属于控制溶出为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方法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B.制成包衣小丸C.制成微囊D.制成乳剂24.测定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时,至少应测定几个取样点A.1个B.2个C.3个D.4个25.需要进行的缓控释制剂评价的是A.缓控释制剂需进行体外释放度检查中至少选取2个取样时间点B.缓控释制剂需进行体外崩解度检查C.缓控释制剂应进行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D.缓控释制剂不必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试验26.下列关于缓、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是A.用羟丙甲纤维素作骨架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可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B.维生素B:制成缓释制剂后可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C.半衰期很短和半衰期很长的药物,不易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D.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普通制剂生物利用度的80%~120%27.不属于扩散原理制备的缓释制剂有A.含水性孔道的包衣B.制成微囊C.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D.增加药物粒径28.下列药物中可制成缓释制剂的是A.核黄素B.呋塞米C.地高辛D.硝酸甘油29.下列哪组可作为肠溶衣材料A.CAP,Eudragit L B.HPMCP, CMCC.PVP,HPMC D.PEG、CAP30.下列哪个缩写是最好的膜剂材料A.PVP B.PV A C.PEG D.PHB31.下列叙述不是包衣目的的是。

A.改善外观B.防止药物配伍变化C.控制药物释放速度D.药物进人体内分散程度大,增加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32.可以用作控释给药系统中控释膜材的为A.聚乳酸B.氢化蓖麻油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微晶纤维素33.将CMC、明胶用于制剂中,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原理是A.使药物的溶解度降低B.增加黏度以减少扩散速度C.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D.药物与高分子形成难溶性盐34.片剂包衣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C.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35.下面属于对缓释制制剂工艺原理的叙述是A.减小溶出速度B.改变药物晶型C.改变胃肠道pH D.减小药物润湿性36.以下不是包衣目的的是A.快速释放药物B.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c.隔绝配伍变化D.改善片剂的外观和便于识别37.靶向的含义有几级A.2 B.3 C.4 D.538.属于主动靶向的制剂是A.长循环脂质体B.前体药物C.免疫纳米球D.阿霉素微球39.属于被动靶向的制剂是A.胃定位释药系统B.前体药物C.纳米球D.单克隆抗体修饰脂质体40.以下不是脂质体特点的是A.淋巴定向性B.缓释性C.细胞非亲和性D.降低药物毒性41.属于靶向制剂类的有A.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B.肾上腺素气雾剂C.聚苯乙烯磁性微球D.普萘洛尔黏附片42.小于100纳米的纳米囊和纳米球可被动靶向于A.肝脏B.骨髓C.肺D.淋巴系统43.大于7微米的微粒能够被动靶向A.肝脏B.脾脏C.肺D.淋巴系统44.磁性药物微球中含有下列哪种物质,使其在体外磁场引导下,到达靶位A.单克隆抗体B.白蛋白C.脱氧核糖核酸D.铁磁性物质45.用抗体修饰的靶向制剂称为A.被动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靶向制剂D.化学靶向制剂46.关于脂质体的错误说法是A.结构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团相同B.膜材主要为磷脂类和胆固醇C.注入法制备的大多为单室脂质体D.具有淋巴系统靶向性47.脂质体的特点错误的是A.缓释作用B.靶向性C.组织不相容性D.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48.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不包括A.磁性靶向制剂B.栓塞靶向制剂C.单克隆修饰靶向制剂D.热敏靶向制剂49.脂质体的特点错误的是A.缓释作用B.靶向性C.组织不相容性D.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50.用抗体修饰的靶向制剂称为A.被动靶向制剂B.主动靶向制剂C.物理靶向制剂D.化学靶向制剂51.已知肿瘤细胞上过度表达某种蛋白,利用此性质,设计相对应的靶向制剂为A.长循环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糖基修饰脂质体D.PEG修饰脂质体52.脂质体用聚乙二醇(PEG)修饰,有利于其靶向作用的是A.使脂质体表面柔顺B.使脂质体的亲水性增强C.被巨噬细胞系统识别和吞噬的可能性降低D.有利于药物缓释53.对靶向制剂的靶向效率t e描述正确的是A.t e值表示药物制剂或药物溶液对所有器官的选择性B.t e值小于l表示药物制剂对靶器官比某非靶器官有选择性C.t e值愈小,选择性愈强D.药物制剂的t e值与药物溶液的t e值相比,说明药物制剂靶向性增强的倍数五、问答题1.简述缓释制剂的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