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12
“迁想妙得”
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迁 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 把主观情,“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 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 即通过 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 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 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 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 原则。
而产生的雕塑艺术。 秣菟罗艺术是印度本土艺术 “犍陀罗”+秣菟罗艺术——东渐
42
第四节 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二、佛教艺术的东渐与兴盛 东渐路线:
39
“畅神说”:刘宋时宗炳 《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山水画艺 术“畅神”的功能观,即认为自 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 美的享受。“畅神说”丰富了中 国绘画的理论体系。
40
山水画在此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 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 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② 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 画创作的热情;
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220-256
(蜀221-263、吴222-280)
晋: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4
第一节 概 述
一、动乱年代 二、思想解放的时代
佛教发展 “玄学”兴起
5
三、艺术成就
1.文学、文学批评、文艺理论
13
女史箴图 东晋 顾恺之
14
列女图 东晋 顾恺之
15
列女图 东晋 顾恺之
16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7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8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9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20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2.南朝的人物画
陆探微
创“秀骨清象”的艺术典型 “清羸示病之容”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33
北齐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34
北齐太原娄睿墓壁画:出行图
35
北 朝 墓 葬 壁 画 仪 仗 队 列 图
36
北 魏 孝 子 石 棺 画 像
37
第三节 山水画的兴起
一、顾恺之与山水画
顾恺之是中国山水画最初的开 拓者和先驱。
38
第三节 山水画的兴起
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
1.宗炳 《画山水序》 “畅神说” 2.王微 《叙画》
31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局部)
32北魏Biblioteka 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北魏。每块长约 80厘米,宽约 20厘米, 厚约2.5厘米。漆屏风用木板制成,出土时 较完整的有五块,遍读朱漆然后作画,有黄 色墨书榜题和题记。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 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 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图中所示为尚能拼合 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第一、二块屏 风画用栏界分为四层。第一层六个人物,为 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
③ 玄学的兴起,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的山水画,在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玄 学风气中形成,艺术家们简淡、玄远的美感、 艺术观,奠定了1500多年来山水画的基本趋 向,使中国绘画成为一独立体系立于世。
41
第四节 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一、佛教与佛教艺术溯源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兴起于BC6世纪 佛教艺术滥觞于阿育王时代 公元初 贵霸文化是古印度、伊朗、希腊文化的混合 “犍陀罗”艺术是佛教艺术与希腊文化相结合
中国美术简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教学要求
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 的基础上,理解本期人物画的新发展, 知道山水画兴起于本期的原因以及 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 了解中国 早期的佛教艺术。
26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四、北朝绘画(留下姓名的画家少) 1.扬子华 北齐宫廷画家《北齐校书图》
27
北齐校书图 北齐 扬子华
28
2.曹仲达
“曹衣出水” 曹家样
29
3.北朝墓室绘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 北齐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北魏孝子石棺画像
30
北 魏 司 马 金 龙 墓 屏 风 漆 画
2.佛教艺术兴起 3.人物画发展 4.山水画独立 5.第一批画论、绘画理论家的出现 6.书法:王羲之
6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一、时代新风的开启者 1.曹不兴 三国时东吴著名画家,
也是记载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曹 不兴所画的佛像,史称“曹家样”, 衣纹皱褶如同贴在身上一样,故有 “曹衣出水”之说。曹不兴作品据 《贞观公私画史》记载,有《清溪侧 坐赤龙盘赤龙图》二卷,《龙头样》 四卷等。
21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22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局部)
23
2.南朝的人物画
张僧繇
中国古代四大画家:顾恺之、张僧繇、陆探 微、吴道子
张僧繇、吴道子“疏体” 顾恺之、陆探微“密体” “张家样” “画龙点睛”典故 “凹凸法”
24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三、标程千古的“六法论” 1.谢赫 2.“六法论”: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25
谢赫:南朝齐画家、画论家。擅长 肖像和仕女,并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 的默记功夫。著有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古画品录》,提出品画标准“六法”。 其中“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 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对顾恺之“传神” 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后人在艺术创 作和艺术欣赏中所要求的最高标准。谢 赫以品论画,开创了我国古代艺术品评 方面的先河。
7
误笔成蝇
相传孙权命曹不兴画屏风, 误落墨点,因绘成绳,权疑为真, 举手弹拂。
8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一、时代新风的开启者 2.卫协 西晋著名画家。顾恺之
评价其画“巧密于情思”。上 古粗率简略的画风到卫协才得 到改变。
9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魏晋风度” 秀骨清象
《世说新语》
10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1.顾恺之的艺术实践及其理论
顾恺之 理论:“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 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1
顾恺之: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他 的绘画理论和绘画风格体现了魏晋时代的 审美精神而成为这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 上的杰出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在于塑造人物不求形似,而是主张“传神 写照”,并加以实践。他的这一理论主张 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 里程碑。现存《洛神赋》、《女史箴》、 《列女图》等是他的作品的摹本。